已收藏,可在 我的资料库 中查看
您可能还需要

中国鞋子大举进入尼日利亚,本地制鞋业大倒苦水

尼日利亚的Ariara市场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曾经是非洲重要的鞋子贸易集散地,喀麦隆、加纳等国邻近国家的顾客经常前往采购鞋子,然后进行转出口。如今,尼日利亚的制鞋行业的辉煌时代一去不复返。尼日利亚本国的制鞋业内人士表示,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和阿联酋等

中国鞋子大举进入尼日利亚,本地制鞋业大倒苦水

尼日利亚的Ariara市场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曾经是非洲重要的鞋子贸易集散地,喀麦隆、加纳等国邻近国家的顾客经常前往采购鞋子,然后进行转出口。如今,尼日利亚的制鞋行业的辉煌时代一去不复返。尼日利亚本国的制鞋业内人士表示,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和阿联酋等国的鞋子大量涌入,而尼日利亚顾客对外国鞋子喜爱有加,于是本国生产商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

雨果网从尼日利亚《卫报》6月1日的报道中获悉, 尼日利亚的Ariara市场一度是非洲鞋业的重要贸易集散之地,如今该地的制鞋商大倒苦水: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基础设施落后、顾客减少、来自中国及周边国家的大量进口等导致尼日利亚鞋业面临窒息的境地。

制鞋商们抱怨道,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外国鞋子大量涌入,交通设施落后和电力不足是制鞋业无法发展的主要原因。在尼日利亚“Powerline”制鞋协会、Ariaria国际鞋业市场组织等的支持下,制鞋商目前正启动一项计划,力求推动政府采取措施禁止外国成品鞋进口。

在东南区域尤其是Ariara鞋子市场的强劲需求的推动下,尼日利亚的制鞋工业在上个世纪70-80年代红红火火,每年生产了大量的成品鞋,除了满足内需之外,甚至还出口国外。然而,当中国鞋子大量涌入之后,本地制鞋业变得无足轻重了,其美好时代就此终结。

目前,尼日利亚Abia州的制鞋业雇佣了5万名年轻工人,每年曾为州政府缴纳数量可观的税收。但是,现在中国鞋子正以惊人的速度吞噬本地的制鞋业。

尼日利亚顾客越发倾向于购买外国进口的鞋子,这使本地制鞋工厂不得不仿造外国鞋子,甚至有时在鞋子上印上“意大利制造”的字样。

业内人士表示,自从中国和阿联酋的鞋子大举进入尼日利亚以来,本地的制鞋业面临极其艰难的境地。

他们表示:“我们做的鞋子比中国和迪拜制造的更好,但是许多尼日利亚人偏好外国制造的鞋子,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在鞋子上印上外国制造的字眼。中国鞋子只能穿一年,但是我们制造的鞋子至少可以穿两年。”

“顾客们喜欢迪拜和中国制造的鞋子,这鞋子没穿多久就坏了,但是他们仍然喜欢这些外国鞋子,所以我们本地的制鞋工业日渐衰退,苟延残喘。与此同时,我们缺乏学徒工,因为制鞋业的收入每况愈下,不足以支持家庭开支,许多学徒工人转而加入三轮车载客的行当以贴补家用。”

“以前,喀麦隆顾客仍不时光顾Aba购买鞋子、箱包和皮带等。一些产品出口到喀麦隆、加纳和埃塞俄比亚等国家。如今他们来到尼日利亚后看到中国的鞋子,转而购买中国产品了。于是,这形成了一个怪异的现象,外国人进入尼日利亚购买中国产品。”

“政府应当支持我们的产业,这里交通不便,加之现在又阴雨绵绵,电力不足。尼日利亚的制鞋业正在悲催地坐以待毙。中国竞争者来到我们的国家拿走鞋子样品,抄袭我们的设计,然后在其国内批量生产,最后大举进入我们的市场。”

“尼日利亚人尤其尼日利亚妇女很喜欢中国的鞋子和箱包,因为她们喜欢那种浮华而不耐用的东西。这种行为对我们的经济极为不利。中国鞋子没多久穿坏了,完了他们又买新的中国鞋子,如此循环往复,完全是在为中国经济建设做贡献。”

一部分业内人士提议,尼日利亚应该减少从中国和迪拜进口鞋子。

雨果网了解到,几年前,尼日利亚政府发布了“禁止进口商品名单”,包括男式皮鞋在内的41种商品禁止进入尼日利亚市场。不愿眼睁睁丢掉这个非洲大市场的温州人,最先出手。温州双合盛鞋业有限公司和哈杉鞋业有限公司在尼日利亚的鞋厂先后启动。当年年底,鲁宾斯的尼日利亚社邦实业也开始进入运作阶段。

然而,与国内投资相比,境外投资面临更大风险和不确定性:东道国政府政策或政局的不稳定,乃至政府干预经济的行为等风险,单凭企业一己之力,实在难以规避和抵御。

比如,尼日利亚政府曾经发布一条“本地化采购的命令”,要求制鞋业的原辅料必须在当地进行采购。这使许多外资企业承受巨大的生产压力。

在经营多年之后,因顶不住各种压力,部分中国鞋厂将其在尼日利亚工厂关闭。(编译:吴以辉)

相关标签:

分享到:

--
评论
最新 热门 资讯 资料 服务 果园 标签

收藏

--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