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收藏,可在 我的资料库 中查看
您可能还需要

印度能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吗?

随着中国工人工资水平以及企业生产成本日益高涨,一部分外资企业撤离中国转移到巴西、印尼等新兴经济体国家。在这场外资转移大潮中,印度眼巴巴地渴望这些撤离中国的外资制造企业流向印度,以提振其制造业的总体水平,同时促进印度产品出口。印度甚至想成为继中国之后的第

印度能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吗?

随着中国工人工资水平以及企业生产成本日益高涨,一部分外资企业撤离中国转移到巴西、印尼等新兴经济体国家。在这场外资转移大潮中,印度眼巴巴地渴望这些撤离中国的外资制造企业流向印度,以提振其制造业的总体水平,同时促进印度产品出口。印度甚至想成为继中国之后的第二个全球制造业中心,但是印度面临许多问题,比如基础设施落后、履约效率低下、劳动力技能水平较低以及制造业产出在经济中占比较小等。要吸引外资、发展其制造业,印度要走的路还很长。本文作者对印度制造业发展提出一揽子建议。

印度“德里-孟买”工业长廊发展公司CEO 在印度《经济时报》7月11日撰文:

世界上最大的电子产品外包业务巨头富士康集团在中国拥有庞大的工厂,雇佣工人数高达120万人。如今,中国工人的待遇要求越来越高,富士康开始将资本向海外转移,在印尼和巴西等国开设工厂。

当中国工资水平逐渐上升,投资成本日益增加之际,印度是否可以趁机填补这个真空而成为全球制造中心?

令人警醒的消息是,印度GDP增长率下滑至5%,这是十年来的最低点,同时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在五月份也下降到了50个月以来的最低点。这意味着印度工业复苏进程遇到了一定的阻力。

当中国、巴西和南非的制造业增长率高于其GDP增长率之时,印度制造业在GDP的份额中仅仅停留在15%,制造业雇佣的劳动力也数量也仅占总额的12%。

然而,制造业对印度出口行业的贡献率高达50%,制造业创造的每一个工作岗位,其产生的效应相当于服务行业的三个工作岗位。

印度制定了新的制造业产业政策,欲图在2022年之前将制造业产出在GDP中所占的比例提高到25%,同时再新增出1亿个工作岗位。

要达到这个目标,印度必须一门心思发展制造业,应当将思维从保护工作岗位转变到创造工作岗位。印度应当大力发展制造出口产品的劳动密集型工厂,在2030年之前将农业部门的劳动力雇佣率从现在的58%降低到25%,因为届时工业部门的劳动力需求量将增加到两倍。

印度如何引导本国的制造业革命?

首先,制造部门必须实现增长12-14%的中期目标,同时出口行业必须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现20-25%的实际增长率。

第二,中小型企业所雇佣的劳动力必须达到40%,其产出必须达到印度工业总产出的45%。中小企业在创造工作岗位方面应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必须大力扩大中小企业的业务规模,确保中小企业获得更好的生产技术、为产业革新提供财政资金支持以及建立工人技能培养机制。

第三,食品加工、服装纺织、皮革加工和鞋子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所雇佣的劳动力必须达到中小企业总雇佣量的60%。

第四,能源费用构成制造企业的成本支出的主要部分,印度必须推动其能源部门的发展,取消煤气等方面的限制性政策。

第五,印度交通物流费用高昂,70%的集装箱运输通过公路运输的方式进行,印度必须尽快将公路运输的模式转化到铁路运输的模式上来。贯穿印度东西部的专项运输长廊应发挥作用,减少物流运输费用。

第六,印度必须对码头等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因为印度目前的物流周转时间平均为3.5天,对比之下,香港的物流周转时间仅仅为10个小时,而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也只需16.5小时。IMD对全球57个国家的进行了竞争力调查,在其发布的世界竞争力调查报告中,印度在57个国家中因缺乏世界级的基础设施而位列第54。

为了实现制造业飞跃的目标,印度必须制定更加有吸引力的投资政策,提供土地、劳动力和资本。

印度必须缩减业务运作时间、提升经济运作效率。印度的合同履行时间是经济合作组织国家的平均履约时间的两倍,同时合同履行成本是高达合同总成本的40%。

印度老旧的劳动法律是落后而不合时宜的,印度的劳工法使印度工人懒散不工作却受到保护,这对吸引投资是有害的。因此世界银行“适合投资国家”名单里,印度在186国家中位列164位。

印度必须发展工业集群,完善工业产业链和供应链,降低物流费用、培养和提高劳工技能。

在过去三十年中,日本公司纷纷投资中国,如今这些日本公司渐渐地感到他们在中国投资收益逐渐下降。印度应当采取行动,夺取先机,使自己成为这些公司的另一片投资热土。总体而言,在未来二十年,大量的制造工厂将从大到国家迁往发展中国家。印度必须抓住这个机会,摆脱吸引外资方面的落后境地,为结构年轻化的印度人口尽可能的提供工作机会。 (编译:吴以辉)

相关标签:

分享到:

--
评论
最新 热门 资讯 资料 专题 服务

收藏

--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