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收藏,可在 我的资料库 中查看
您可能还需要

郭台铭、曹德旺要“跑路”,马云跟特朗普要做“小生意”,但我们有什么好慌的?

国内优秀企业做大做强,无论是资本输出还是品牌输出,都会是中国日益强大的一种标志。


今日一早,马云会见特朗普打算做“小生意”、计划5年内在美国创造100万就业岗位的消息估计又牵扯了很多国民的敏感神经。这是马云给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的献礼么?


消息人士称,马云此次会见特朗普,主要是讨论阿里巴巴最新的美国扩张计划。在两人会面前,阿里巴巴已发表声明,称:“阿里巴巴将帮助100万美国小公司和农场主通过其平台向中国和亚洲客户出售商品,来创造100万个美国就业。”

而且马云与特朗普在会谈结束后,还互相恭维一番,气氛融洽。特朗普称赞马云是很出色的创业家,全球最好的创业家之一。马云也表扬美国候任总统“非常聪明,乐于倾听”。这节奏,再联系2016年底的“富士康苹果生产线回迁美国”、“福耀玻璃在美国投资10亿美金建厂”等消息,相信很多人莫名地“慌了”。

但,大可不必如此!

iPhone在美国生产?有点悬!

首先说说郭台铭及富士康。

2016年12月7日,代工巨头鸿海集团发布公告,宣布其目前正初步评估美国地区潜在的投资机会,借此扩增当地营运业务。具体的投资金额却是从软银孙正义的一纸“承诺书”中显现,软银投资美国500亿美金,富士康投资70亿美金。(设计台词:特朗普:“正义,快给大伙看看你的承诺书”)

而促使富士康产生投资美国意向的,多传是因为富士康受到了大客户苹果公司的压力,而更早一段时间,美国候选总统特朗普点名苹果公司CEO库克,“将苹果生产线搬回美国”。(设计台词:特朗普:“库克,把苹果带回美国”!)

由此,可以推测,富士康有可能是迫于各方压力发布公告,但并没有具体承诺一定会投、确定会投。其实从公告本身也可看出,富士康只是在初步评估投资可能,并没有详细的投资计划。

当然,我们考虑问题会习惯性地“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富士康将部分生产线迁往美国,动辄几十万的就业机会不就从中国转往美国了吗?此消彼长下,能不慌吗?

美国制造业回归并非是特朗普独创,而是奥巴马在第二任期内就呼吁实行的经济政策,但效果甚微!

从大的层面来说,有数据显示美国经济75%是金融,广告,出版,娱乐,运输等服务行业,16%是汽车,电子,军工等制造业,6%是农业,3%其他,制造业早已“空心”多年!制造业回归,不是一两句口号、一两年就能喊回来的。

单从苹果本身来说,恐怕也是不愿意的。做企业不是过家家,更何况是苹果如此大规模的企业,搬家不是说搬就搬的。从2006年第一台iPhone上市到如今已近11年,苹果的高速增长除了有世界性的产品外,也得益于其在成本方面的控制。苹果在全球共有18家组装工厂,14家位于中国。中国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确实为苹果的发展出了大力。

而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提高,苹果就算要搬迁生产线,更多的会考虑印度和东南亚等国,但绝不会是美国。

上游的苹果尚且如此,处于生产链末端的富士康就更是头疼了。据悉,组装一部iPhone的利润只有7美元,但美国工人时薪工资是15美元,而且美国工会对于加班管得特别严。有人说,富士康在美国可以上马机器人作业,没错,但说好的增加就业岗位呢?

说白了,要在美国生产iPhone不难,难的是苹果、富士康要算的是一笔复杂至极的经济账。观察分析,库克和郭台铭是商人,但政经不分家,新当选总统提前“烧把火”说的话总不能一点面子都不给,所以富士康计划投资美国或许是一种政治表态。(设计台词:富士康在美国上哪找这么多勤劳吃苦又不闹的工人呢?)

假如特朗普要硬来,说不准苹果就要遭殃,美国人“赔了夫人又折兵”。

福耀玻璃在美国建厂吃哪门子亏?!

到了2016年12月20日左右,“玻璃大王”曹德旺要跑路的新闻不胫而走,其实无非是福耀玻璃拟投资10亿美元在美国建厂。

当然,曹德旺关于中国企业税费过高的看法也引起了各方反应,特别是“除了人力,什么都比美国贵”的言论让福耀玻璃投资计划蒙上了“跑路”的头套。

曹德旺在采访中表示,美国恢复制造业大国的决心很大,当地的招商机构抛出了非常有吸引力的优惠条件。这样的一幕与早年间中国国内在引进外资时的场景是否很像?(设计台词:曹德旺:“美国人给这么好的招商条件,让我考虑考虑”)

这说明美国实体经济已经空心化,相比于中国,美国始终存在工人成本高、工会力量大、环保标准严等不利于制造业发展的因素。

而作为一家企业,福耀玻璃决定美国建厂,是从企业经营的实际需求出发的。与当年的通用、大众、丰田等跨国企业最初在中国投资建厂一样,福耀玻璃无非是遵循着同样的逻辑,在国内发展成熟,走出国门只是顺势而为。

而这种符合经济逻辑的企业对外投资,也是国家“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所鼓励的。

福耀玻璃在美国建厂,一方面的确给美国政府创造了就业、增加了税收,另一方面,福耀玻璃将成为国际化品牌进一步增加国家市场份额,当然最主要的,大部分利润还是在福耀手上!我们不吃亏!(到美国建厂,赚得就是美金了)

就像苹果在中国建厂,增加了中国就业岗位,但大部分利润不还是苹果的嘛!给苹果打工,累的是我们中国人,赚的钱却是毛毛雨,污染也留在了中国。换过来,让美国人给福耀打工,不好吗?

(设计台词:去中国企业打工也要排队了!)

阿里进驻美国,当属为国争光

最后说说Jack马云。

1月5日腊八晚,马云在三亚为100位乡村老师颁出1000万元的大奖,还奉献了小品“处女秀”,既赚了观众泪点,又戳中大伙笑点,总之是好评声一片。

(马云与宋小宝联袂出演小品)

谁料,他转眼就飞到大洋彼岸的美国,于北京时间1月10日凌晨会见川普,还底气十足地说要在5年内为美国创造100万个就业岗位,不明就里地观众很可能会觉得马云在献殷勤。

短短5天,前后反转是否真如表面这么大呢?其实不然!

作为中国甚至亚洲地区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阿里巴巴发展日趋成熟,2016“双十一”1206亿的成交业绩再次刷新历史,马云个人也在年末重登中国首富宝座。

还是同样的“套路”——企业做大了,就该走出去。马云也好、阿里巴巴也好,目光不会只盯着亚洲地区,而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自然会是阿里巴巴国际化的主要市场。

中美两国是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合作”必然要比“中美竞争”制造更多的发展机遇,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马云说中美两国关系应该加强、更加友好,就是基于这种考虑。

(中美合作利大于弊)

与郭台铭、曹德旺出身制造业不同,马云是电商界代表,身份没有制造业那么敏感,阿里巴巴只是一个电子商务平台,实际不生产任何东西,可以有效规避“反倾销”、“贸易摩擦”等敏感领域。

说到美国,说到电商,自然避不开亚马逊。作为全美最大的网络电子商务公司,亚马逊2004年收购卓越网正式进入中国市场,虽然十多年来一直处于中国电商市场第二阵营,但比起雅虎、eBay、Myspace和谷歌的惨败而归,亚马逊在中国过的还是很滋润的。

截止目前,亚马逊在中国拥有15个营运中心,总面积超70万平米,不仅拥有自建的物流仓储系统,还有配送队伍和呼叫中心。

(马云与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

如今,马云带领阿里巴巴计划在美国搭建平台,将美国的东西卖到中国和亚洲,效仿亚马逊进占中国,“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以电商之名“反攻”美利坚大陆,实乃为国争光的大好事啊!

与亚马逊刚进入中国时专注于图书一样低调,马云也很谦虚,他说“阿里巴巴将帮助、支持美国100万个小企业,尤其是中西部的农场主”,数量虽多,但目标是小企业,卖农产品。

相当于告诉世界,我们只想来帮美国农民卖特产,不是来抢占市场,更不是来窃取核心技术机密的。(设计台词:马云:“把这些美国特产卖到中国去”)

对于我们中国百姓来说,最为实惠的,当属能够平价甚至低价购买到来自美国的各类土特产了!搞不开心了,甚至可以给美国人来几个差评!

如此酸爽,你们到底慌啥 ?

写在最后

中国一直鼓励国内优秀企业做大做强,走出国门,立足国际,无论是资本输出还是品牌输出,都会是中国日益强大的一种标志。

孩子大了,总要出去闯。我们无须过于担心企业回不来,富士康、福耀玻璃和阿里巴巴的根在中国。

相关标签:

分享到:

--
评论
最新 热门 资讯 资料 专题 服务 果园 标签 百科 搜索

收藏

--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