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今日之跨境电商,让我想起一首诗:
《上邪》
山无棱,江水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今年跨境电商行业,真是跌宕起伏,剧情堪比美国大片。
海运物流,一柜难求;
中欧班列,需要摇号;
尾程快递,陷入瘫痪。
若不是对跨境电商行业爱得深沉,
怎会至今不离不弃?
----------共计3444字,大约需要10min看完--------
今年疫情发生,多方都遭受重大影响;
而对于第三方海外仓,却是一个相对利好的局势。
今年北美新建了不少第三方仓库,依然供不应求。
作为美国最大的第三方海外仓服务商——谷仓,由于旺季爆仓、尾程运力紧张,今年也不得不重新祭出“优先服务大客户宗旨”,有选择性的暂停小客户的货物入仓;
海外仓系统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易仓WMS,在今年二三季度的成交量,同比增长超30%;双十一期间,东南亚和俄罗斯的易仓WMS客户,包裹处理量同比增加59%.
···
2020年已经进入倒计时,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对于“后疫情时代”,
海外仓将迎来哪些变局?
有人说,亚马逊将全面开放仓库,
第三方海外仓将遭遇洗牌危机;
也有人说,线上消费习惯养成,
海外仓的市场蛋糕只会越做越大。
未来世界,瞬息万变,任何事都有可能发生;
当然,也有一些事,是注定会发生的。
今天想聊一聊关于海外仓,未来注定会发生的一些事:
一、海外仓的洗牌
二、 海外仓的未来趋势
三、 海外仓的世界格局发展
“通过破坏式创新,创造性打破市场均衡,企业才有机会获取到超额利润。”——熊彼特
一、海外仓的洗牌
2019年万国邮盟改革,直发类物流成本显著增加;越来越多的卖家选择备货海外仓。
2020年疫情爆发,亚马逊限制入仓,卖家纷纷将货物转战第三方海外仓。
多方利好,引爆了今年的海外仓的市场需求,
海外仓似乎正在享受着一场狂欢。
疫情褪去,谁在裸游?
“后疫情时代”,生活恢复如常,不再强制隔离。
而在疫情期间,养成的网购习惯,将难以逆转。
跨境电商的市场,会进一步扩大;
海外仓的需求,也会更上一层楼。
市场变大,并不意味着可以拥有更多的市场份额,
因为竞争者增加,同时资本入局,你更加要小心。
波特五力模型
对于海外仓而言,波特五力模型分别对应:
1.现有竞争者——其他海外仓&FBA
2.潜在竞争者——即将入局的海外仓
3.替代品:暂无
4.供应商议价能力:尾程快递公司
5.购买者议价能力:卖家客户
对于海外仓而言,“后疫情时代”最大的变数
主要体现在前两点:
1)现有竞争者——实力提升
经过疫情洗礼,海外仓很多问题被暴露出来,许多海外仓不得不被动的进行硬件升级,管理流程优化。“后疫情时代”,经过洗礼后的海外仓相对实力都会提升一个档次,若没有及时跟上,敌强我弱是很容易被大浪淘沙,消失在历史长河。
资本的入局,更是加速了行业的升级。今年7月份,谷仓的母公司纵腾集团完成7亿美金的C1轮融资,资金将重点用于G2G(Global to Global)布局,海外仓加注势必是其中一环。
2)潜在竞争者——蠢蠢欲动
疫情刺激了电商平台的发展,也让人看到了海外仓市场未来潜力。
尤其是不少做实体经济的商人,蠢蠢欲动。以海外仓服务切入跨境电商行业,相对是比较简单的操作。还有一些物流商,凭借着自己手中的直客资源,涉足海外仓,提供一条龙服务。
海外仓与货代不同的是,货代业态正在进入3.0时代——逐步巨头化,而海外仓只能算是2.0时代——百花齐放,因为海外仓分布散,重资产运行,还没有哪家海外仓可以形成地区性的垄断。
当供需调整之时,洗牌就会开始
二、海外仓的未来趋势
1.标准化
2.专业化
3.智能化
“一切行业的终极盈利都是格局,而格局是市场份额与定价权的有机组合。”
1.标准化
服务标准化
收费标准化
售后处理标准化
当下,由于存在时差、信息不透明、报价不统一等因素,导致卖家在寻找合适的海外仓时,需要费不少功夫。
以下截取一些海外仓部分报价,从中可以看出行业报价缺乏规范,会给卖家带来多大的困惑:
有些海外仓有入库费(亦称“上架费”、“清点费”)
有些海外仓则没有入库费
有些海外仓出库操作费是按照kg核算,
有些海外仓出库操作费是按照ibs核算,
有些按照抛重核算,
有些按照实重核算,
抛重计算常见是9000、8000、7000
没有统一标准。
市场迫切呼吁海外仓行业实现标准化定价。
也许行业带头大哥们,可以站出来组成联盟,率先制定行业标准,规范行业准则;
也许行业等待一个新入局者,能够打破僵局,通过市场倒逼行业变革。
在期待海外仓实现标准化的同时,卖家也希望出现一些细分品类专业服务的海外仓。
2.专业化
产品大件化
产业专业化
1)产品大件化
在2018年之前,跨境电商的产品还是以3c、汽配等中小件产品为主。海外仓大多数还是提供中小件产品的一件代发或者换标的服务。
随着近两年,基础物流的完善,大件产品开始在跨境电商平台的销量逐年翻番,今年疫情更是刺激了大件产品的销量爆涨。
无忧达海外仓是比较早意识到大件产品趋势来临,率先喊出了:“大件海外仓,就用无忧达”的口号。
整体而言,现在所有的海外仓对于大件产品的运作能力都是有待提高。因为要转型做大件产品的服务,不仅仅是硬件设施的改变,整个仓储的操作流程和管理方式都需要做改变。
小件仓储管理 VS 大件仓储管
a.仓库的布局不同
小件产品都是摆放在货架上,而大件产品有些不上货架,直接托盘摆放。
b.出入库的逻辑不同
小件产品通常是“先进先出”的拣货逻辑,而大件产品更多是“就近原则”进行拣货。
c.硬件设施的要求不同
2)产业专业化
现在越来越多的卖家选择走精品路线,铺货的模式越来越难以带来持久盈利。
今年安克的上市(如今市值破700亿刀),也是让人看到单一品类做到极致,也是十分牛逼。
随着跨境电商行业越来越成熟,对海外仓的专业化会有更高的标准,专门针对汽配产品、家电产品、家具产品等细分类产品的专业海外仓,呼之欲出。
3.智能化
第一阶段:机械化——提高效率
第二阶段:数据化——为客户赋能
机械化——提高效率
机械化,是所有海外仓的共识,今年这个痛点被疫情无限放大:
1.疫情导致许多海外仓人手严重不足,极大影响仓库运转效率;
2.美国海外仓大多数仓库人员是墨西哥劳工,在管理方面存在不小的挑战;
数据化——为客户赋能
今年双十一,淘宝成交额再创新高,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仓库前置。
往年,都是订单来了,在卖家仓库进行打包发货。而今年通过数据分析,提前将热销款打包备货到指点仓库,订单来了直接就近发货。
海外仓,相当于就是跨境电商企业的前置仓,卖家通过自己数据可以进行分仓布局,海外仓同样可以根据以往数据,给卖家提供仓库备货建议。正如FBA智能分仓。
海外仓后续的服务,势必需要通过自身数据的沉淀,给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更全面的数据报告,实现双赢。
三、 海外仓的世界格局发展
今年发生的2件大事——RCEP的签订与英国脱欧,深刻着影响着世界地缘政治的走向,同样影响着跨境电商行业的海外仓发展。
1)RCEP,东南亚将会成为世界的支点
耗时8年的RCEP谈判,终于在2020年尘埃落定。
RCEP的达成,意味着全球最大的经济自贸区的形成,覆盖30%的全球人口,GDP占全球总量29%.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东南亚势必会承接中国制造的部分工业;同时,东南亚与欧美之间的关税政策更有利于贸易往来,比如越南与欧盟于2019年签署的双边贸易协定,10年内双方将逐步消减直至取消双边贸易中的99%关税。
“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犹如三国时期的荆州。”——李聪,纵腾副总裁
世界航线图
2)英国脱欧,欧洲海外仓将会有新动作
纷纷扰扰4年的脱欧事件,在今年圣诞前夕以英国“协议脱欧”进行终结。2021年1月1日英国将正式完成脱欧。
英国脱欧对跨境电商卖家的影响:
1.海外仓选择,需要在两地布局
2.产品认证,英国启用UKCA,CE认知仅适用欧盟
英国因为进口申报政策比较宽松,一直被中国卖家视为进入欧洲的重要门户,很多跨境电商产品都是优先发往英国,以此为跳板,再将货物销往欧盟各国。
现在双方协议规定继续保持着“取消关税”的贸易合作,即英国与欧盟之间的货物流转不需要增加关税,但是会增加审核流程。这同样给跨境电商行业带来不少影响,因为过关检查时效加长,无疑会影响跨境电商的客户体验。这将增加市场对泛欧地区的海外仓需求,货物需要放到两地的海外仓分别运作。
对于有兴趣入局的第三方海外仓,不妨可以考虑法国和德国这两大欧洲大国周边,建立合适的服务泛欧的海外仓,比如荷兰、比利时等。谷仓已经在欧洲门户地区——捷克落地,建立了大型的欧洲地区中转站。
(来源:姜太公的剑)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网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
(来源:姜太公的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