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第二季度,我们接手了一款季节性户外标品。客单价15.99-19.99美元,夏季是旺季,秋季后进入淡季。
市场上竞品以铁制通用款为主,特定型号的款式较少,胶制品虽有但转化普遍偏低,我们属于特定型号的胶制品。
面对这样的市场格局,我们该如何破局?
最终,这款新品在2周内从日均几单飙升至日均60-70单,冲上小类Top20达到同类第一。
今天,我们就来复盘这场"特定型号"产品的逆袭之战,揭秘如何在不硬砸广告费的情况下,精准找到突破口,实现快速起量!
Part 1
市场分析
---发现“缝隙机会”
1.竞品格局:通用款的垄断,特定型号的稀缺
市场上80%的产品都是铁制通用款,特定型号款式较少,且头部卖家基本垄断大词流量。
胶制品的通用款存在,但转化率普遍低于铁制品。
2.用户需求:未被满足的特定型号需求
通过评论分析和竞品调研,发现部分用户需要特定型号,但市场供给不足。
头部竞品主要推通用款的,特定款的产品较少,竞争相对温和。
结论:与其在红海市场(通用款)硬拼,不如聚焦特定型号的产品,抓住未被充分满足的需求!
Part 2
广告测试
---从"盲目投放"到"精准狙击"
初期策略:自动广告试水,观察数据
推品开始时候先开了几个自动广告, 主要是紧密匹配,先跑精准流量,测试产品真实转化能力。
自动广告数据跑出来发现,通用款转化差,ACOS高(转化还不到10%),和市场头部都是通用款竞争比较激烈影响比较大,特定型号转化较好,ROAS健康(转化达到25左右)。
考虑放弃主推通用款,改主推特定型号的变体。
关键调整:砍掉低效变体,聚焦特定型号
1. 直接关停通用款变体的广告,避免预算浪费,主打特定型号的变体,把预算都烧到转化好的变体上边。
2.发现两个精准长尾词(特定型号的),虽然搜索量不大,但转化极高,打了这两个词的精准广告,推动这两个词的排名
3.放弃硬打大词(如"两个最大词"CPC高达2.0,被头部通用款竞品垄断)。就没去硬拉大词的排名,考虑先增量
终极打法:自动广告瀑布流,低成本放量
观察到特定型号款式自动广告表现优异,CPC仅1.1-1.2,远低于手动广告,且特定款式不是市场主流款,头部竞争激烈,前期先不去打关键词排名,考虑开了自动广告瀑布流。
开启自动广告瀑布流(不同竞价层级覆盖更多流量),逐步放量。前期只投了紧密的匹配方式瀑布流,后期增投宽泛的匹配方式,表现都比较好。
单量从日均几单→日均60-70单,2周冲至小类Top20!达到同类第一。
后续小类排名打上来后,又增投了几个大词精准、词组、广泛广告。迂回过来去打大词的关键词排名,这时候大词的转化也提上来了,效果比较好。
Part 3
成功关键
---4大核心策略
1.主推变体选得好:避开红海,聚焦蓝海
市场上通用款竞争激烈,特定款式需求未被充分满足,转化率更高。
选品启示:不要盲目跟风主流款,先找细分机会!
2.不硬打关键词排名,先增量再优化
大词CPC高(2.0+),竞品垄断,强行卡位只会烧钱。
转而用精准长尾词+自动广告,低成本跑出自然流量。
3.低CPC打法:自动广告比手动更高效
自动广告CPC(1.1-1.2)远低于手动广告(2.0+),ROAS更健康。
启示:新品初期,自动广告往往比手动广告更划算。
4.季节性节奏抓得准:旺季前冲刺
抓住旺季初期,仍快速起量。
教训:季节性产品一定要提前布局,否则爆发期会缩短!
Part 4
深度思考
---季节性产品的运营启示
1.选品:找"非主流"机会,避免正面竞争
主流市场已被大卖家垄断,硬拼很难突围。
特定型号的产品需求虽小,但竞争低,转化高,适合新品快速起量。
2.广告:先测试,再聚焦,不盲目烧钱
自动紧密→精准长尾词,快速迭代找到高效流量入口。
自动广告低CPC跑量,比手动广告硬砸排名更可持续。
3.增量>卡位:先有单量,再谈排名
很多卖家一上来就想卡大词排名,结果ACOS爆炸。
我们的策略:先通过精准词和自动广告跑出单量,自然排名自然上升。
4.季节性产品必须早布局
如果3月启动,爆发期会更长,单量可能翻倍。
教训:明年一定要提前2-3个月备战!
Part 5
实战总结
---你的产品是否也有“逆袭机会”?
如果你的产品也面临:
✅ 竞争激烈,大词被垄断
✅ 转化不稳定,ACOS居高不下
✅ 需要快速起量,但预算有限
不妨试试这套打法:
1️⃣找细分属性(如特定型号的产品)
2️⃣自动广告低CPC增量(避免硬拼大词)
3️⃣精准长尾词狙击(高转化低竞争)
4️⃣旺季前提前布局(避免错过爆发期)
你的产品是否也有类似的"特定型号的产品"的特征?欢迎评论区交流!
(来源:跨境移花宫)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