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跨境电商圈,收款方式几乎每几年都会出现令人兴奋的新变化。依赖早期银行电汇(T/T),后来出现了第三方收款工具,再到如今的认可解决方案:虚拟卡、离岸账户、数字货币……选择越来越多,但真正能沉淀下来的并不多。
很多人觉得PayPal已经“老了”,但实际情况是,它仍然是全球覆盖率最高、买家接受度最广的收款方式之一。
对独立站卖家而言,PayPal几乎是转化率工具,客户看到熟悉的支付方式,才会安心下单。
对B2B客户而言,PayPal相对灵活,资金到账比传统的银行电汇更快。
目前,欧洲卖家认为手续费高,风控严格,但客户认可度足以具备不可替代性。
几乎所有边境卖家都遇到过这种情况:
账户突然受到限制,要求提供发票、物流单、合同;
正常交易却触发“身份核验”甚至人脸识别;
大额资金到账被暂时冻结。
这背后其实是PayPal的合规压力。随着全球反洗钱、反欺诈监管趋严,PayPal必须通过技术手段过滤高风险交易。这种严格的风控,带来了卖家常说的“麻烦”,但也保证了在全球支付体系中的地位。
与PayPal抱怨风控,不如学会和它关心。
合规经营:真实交易、保留合同和发票,避免高风险行业。
账户规划:根据业务量合理设置主体和注册地区,如香港、新加坡、英国账户各有优势。
专业支持:针对流水增量的卖家,专业顾问团队能够根据数据提供定制化方案,降低冻结风险,提高额度。
未来几年,跨境收款一定会更加合规化。灰色通道和非正规代收,最终会被清理。PayPal的严格,也意味着它能够长期存在,甚至会继续在B端大额交易和独立站生态中发挥作用。
结语:
与其说卖家选择PayPal,还不如说是市场选择了PayPal。能否在合规和风控之间找到平衡,才是跨境人能不能走远的关键。
(来源:跨境中界站)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