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有个特别火的词叫KOC,与KFC一字之差却天壤之别。
KOC是何方神圣?
KOC全称为“Key Opinion Customer”,即关键意见消费者,对应KOL(Key Opinion Leader,关键意见领袖.
两者也有本质性区别:
KOL是公域,KOC是私域;
KOL是头部,KOC是腰部;
KOL是专家,KOC是朋友;
KOL赢在影响,KOC胜在真实;
KOL是在某一行业内拥有话语权的人,是一种单向的意识输出,而KOC热衷于分享各种好物及真实使用感受,本质是“晒”;在如今经济不景气下,头部投放成本是越来越高,强调信任关系而又价廉质高的KOC顺势而为变成甲方的首选。
这么躺赚的身份,如何打造呢?
通过与多名多领域KOC交流后,总结体会浓缩为6步骤:
1,找好自身定位,要够垂直细分,
2,圈定精准消费者,比如KOC人设是登山爱好者,就不要找雪茄收藏者,
3,针对人群持续输出对味的内容或活动,如上可分享登山心得或者专业装备,
4,分发到合适的新媒体渠道,比如Tiktok,YouTube、Instagram、Facebook、Snapchat、Twitter、Vine、Pinterest等,
5,引粉到个人号或者独立载体,比如facebook group或者搭建私域流量池,
6,引导转化形成闭环生长,
以上是KOC的营销模式:内容+社交+电商;
那KOC对跨境卖家有何启发呢?
如今大部分跨境卖家是在中心化平台下求生存,受到各种政策约束,同时流量成本与日俱增,消费者因为可选择性变多后,复购也锐减很多,在全民社交年代下,流量越发的分散,作为卖
家既要改变经营思路,从经营流量思维迭代到经营人思维,开始建造自己的私域流量,给对的
人对的内容,也要在用户中找到或者培养KOC,让口碑自生分享裂变,以低的费用安全的方式产生更大效益;
KOC走红原因是流量红利萎缩的行业焦虑,也是时代给的新机遇点,经营好自己的私域流量,为稳步上升铺路为今后战略投资。(来源:有粉营销)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网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