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刚过半,跨境电商行业迎来了一场真正的“大地震”。
继6月20日,国务院发布《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明确了“谁来报、报什么、怎么报、不报怎么办”;
6月26日,国家税务总局正式发布《2025年第15号公告》:境内外平台一视同仁,须按季度报送经营者身份 + 收入信息。
这意味着:从2025年起,跨境电商正式告别“税收灰色地带”。所有平台上的中国卖家,不管你在哪个平台、用哪个币种结算、甚至在境外开店——税务局都能看到你的真实流水。
图片来源:融创云学院公众号
图片来源:融创云学院公众号
公告附件明确列出以下两大类数据:
①卖家身份信息
姓名 / 公司名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纳税人识别号
店铺名称、唯一识别码
联系地址、联系方式等
②卖家收入信息(按季度)
收入总额(不扣除平台佣金)
退款金额 净收入(总额 - 退款)
订单数量
税务局将直接掌握店铺每笔销售的真实流水,与企业申报数据直接比对,零申报、拆账、离岸转移等传统手段风险陡增。
1.数据透明化
店铺收入、成本、利润完全穿透,税务可直接比对是否偷漏税。
2.合规成本上升
开票、申报、记账、付款全流程需对齐,三流一致。
3.平台合规加码
平台可能提高开户门槛、实名+税号强制绑定、无票资金被冻结。
4.架构被重塑
灰色出入金路径行不通,催生境内+境外双主体合规运营模式。
Step 1:自查风险
立刻比对企业税务申报 vs. 店铺销售数据。
若存在“零申报 + 高销售额”,属高风险对象 考虑主动补税、自查函,避免高额滞纳金或失信处罚 。
Step 2:规范做账、合规申报
停止零申报,建立账本、规范核算 。
正确认收入与成本(采购、物流、推广等) 。
多角色运营场景(如代运营)合同需写清责任、留痕数据 。
Step 3:规划架构,控制风险
评估设立境外公司(如香港)+ 境内企业协同模式 。
收–票–税–账 全流程统一设计,避免税务穿透追责 。
境外收入最终回国仍需完税,提前规划合法路径。
图片来源:融创云学院公众号
本次公告的落地,标志着跨境电商正式从“野蛮生长”走向“合规监管”时代。这对靠信息差、零申报、避税套利的卖家是“生死线”;但对那些坚持规范运营、重视产品与品牌的卖家,反而是一次公平竞争和良性发展的重大转机。
越早转型合规,越能赢得下一个十年。
(来源:融创云)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