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跨境出口情报局
作者:局座
当Temu刚刚宣布"广告重启"的利好消息时,不少卖家正准备松一口气。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政策调整让市场再度陷入混乱——平台不仅冻结广告准备金,更对前端访问权限层层设卡,引发卖家集体吐槽:"平台到底在怕什么?"
广告准备金成"紧箍咒",卖家直呼"被套路"
据悉,Temu近期在后台强制冻结卖家账户中的1000元作为广告准备金。这一操作让许多卖家措手不及,"还没缓过劲,就又被卡脖子"成为普遍抱怨。
"凭什么强制扣款?我不投广告就不行吗?"一位卖家向局座抱怨。更令卖家不安的是,平台要求必须签署《推广服务条款》才能使用广告功能,否则将被强制退出广告系统。这种"先斩后奏"的策略,被业内人士解读为"为后续资金冻结埋下伏笔"。
一位全托管卖家透露:"系统提示必须签署条款才能投放广告,否则账户直接被踢出。"这种看似"自愿"的协议,实则让卖家在不知情中为平台后续操作打开了"后门"。
流量分配"失衡",广告成"双刃剑"
随着广告政策收紧,卖家们发现平台流量分配逻辑正在发生微妙变化。"以前全托管还能享受站外推广支持,现在这种资源几乎消失。"有卖家反映,订单量持续下滑,而广告投放却成为"不得不做的亏本买卖"。
数据显示,当商品毛利低于40%时,广告投入往往导致亏损。"单靠广告已难以见效,必须配合活动才能获得有限流量。"一位卖家坦言,平台正在将流量分配机制转向"广告+活动"的双轨模式。
这种转变背后,是Temu对广告收入的强烈依赖。业内人士分析:"平台通过锁定广告准备金,实质是在逼迫卖家增加投放,从而提升广告分成比例。"但对卖家而言,这意味着"免费流量窗口正在加速关闭"。
前端访问权限"筑墙",卖家被迫"摸黑操作"
更让卖家头疼的是前端访问权限的持续收紧。据卖家反馈,平台已全面封锁非本地IP访问,即便使用梯子或插件,店铺页面仍无法正常显示。"连自家店铺都看不了,这是在防谁?"一位卖家质疑道。
资深卖家透露,目前仅允许当地家庭宽带IP访问前端,机房IP和海外代理均被屏蔽。这种"本地化"策略背后,暗含两层考量:
1.数据真实性:切断虚假流量干扰,确保用户画像和流量分发精准;
2.区域独立化:通过限制跨区套利,强化各市场独立运营能力。但对卖家而言,这种"技术壁垒"意味着运营成本陡增。此前通过插件监控流量、批量操作的便利已不复存在,平台与卖家之间的"透明度"被进一步拉大。
卖家"曲线救国":绕过限制的生存之道
尽管平台设下重重关卡,仍有卖家摸索出"曲线进入"的方法。例如通过修改商品链接中的店铺ID,或注册前端账号关注自家店铺,实现有限访问。但业内人士提醒:"这些方法未在平台官方文档中说明,随时可能失效。"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Temu买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绕过技巧",也被视为平台变相"默许"的信号。这种"灰色地带"的操作,折射出平台与卖家之间日益紧张的博弈关系。
行业观察:平台扩张与卖家生存的"生死时速"
Temu的政策调整,本质上是其快速扩张战略下的必然选择。通过广告化、市场化手段提升营收,同时强化本地化运营以应对监管压力。但对卖家而言,这种"强推"策略正在加剧生存压力。
"平台在用规则收割流量,而卖家只能被动适应。"一位资深从业者感慨。在"广告准备金"与"前端封禁"的双重夹击下,如何平衡成本与流量,成为每个卖家必须面对的难题。
封面/图虫创意
(来源:雨果网的朋友们)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雨果跨境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