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月28日下午开始,我这边就收到各种信息、微信语音、电话还有手机短信不断地轰炸,内容都是一模一样的,都在问我关于税务局给法人发短信的事儿。
具体来说,从亚马逊报送涉税信息起,差不多小一个月时间,法人或多或少都有收到各地税务局的短信,整个行业都呈现出了一个越来越焦虑的状态。
特别是从昨天下午开始,深圳、广州、杭州等地的卖家相继收到税务局短信,感觉整个圈子的这种焦虑程度快到峰值了,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办比较好,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在我看来,焦虑也是非常正常的,之前有和一个财税口的专家聊过,严格来说,目前跨境电商行业里面,就没有一家公司是完全合规的,包括目前那几家A股上市公司也是如此,你要是按照现行的政策条文去硬扣细节,没有一家可以独善其身。
所以说,就目前情形来看,无论是完全不合规,部分合规,还是大部分合规的卖家,都是愁云密布,内心无限惶恐的。再加上一些别有用心的财税机构,培训机构,搞境内外公司注册的服务商,和少数无良自媒体,一起推波助澜,散布恐慌情绪,很多卖家吓得心态都崩了,特别是一些之前完全不走合规模式的中小卖家。
由于这两天问我的人太多了,一个个去回复也很费时间,所以我就想在这儿一并说了,基于昨天发生的法人短信推送事件,我结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经验和见解,以及跟大卖朋友、税务局工作人员等相关人士了解到的情况,发表我的一些看法,分享一些新的东西。
特别声明一下,我并非财税专业人士,我只是从一个跨境电商卖家角度出发来看这个事儿,如果有专业方面的错误,也请大家见谅。(全文4500字,建议先收藏)
1
首先,这个短信推送是税务总局根据公司所在地,冠以各地税务的名义,统一推送的,而且有一些卖家其实是完全足额合规申报的,也收到了这一条短信,这条短信无论从格式还是文案来说,全国各个省市基本是一模一样的,所以背后的发送逻辑你们懂得。
我们有一些账号是上半年刚注册,销售数据为零,法人也收到了统一推送的短信,所以我预估,未来几天,应该所有的中国店铺法人,都会收到这条统一发送的提醒通知短信。
所以说啊,就目前这种情况而言,与其各种担心你自己公司的税务风险,倒不如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安抚你的账户注册公司法人上面。
那个短信乍一看还挺吓人,什么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啥的,万一法人被短信吓到,在完全懵逼的状态下,找你扯皮,叫嚣着亲戚朋友都没得做了,再想办法狠狠讹你一笔,或者悄悄注销公司,再或者直接报警说自己完全不知情,都够你喝上一壶的。
法人这么做也无可厚非,毕竟当初你让人家当代持法人的时候,又没有和人家说存在着税务风险,现在突然遇到这种事,搁谁谁不怕呢?
关于法人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我在前几天的文章里面,已经提前说得很清楚了,大家需要的话可以仔细看看之前的几篇公众号文章:
Moss:聊聊亚马逊报送涉税信息后,最可怕的情况!
Moss:给苦于报税的亚马逊卖家吃颗定心丸!
Moss:几点思考!写在亚马逊报送涉税信息之后
2
看到这里,很多人会说,当初就是怕有这种情况,所以我亚马逊店铺后台信息填写的都是我自己的联系方式,为啥短信还是会推送到法人呢?
主要原因是当时你弄公司的时候,在个税APP注册这个环节,如果用的是法人的电话,这个统一推送短信就会发到法人手机号的。很多人可能都没注意到这个点,之前的关注焦点都放在账户后台信息上面了,而且啊,现在更改税务登记手机号已经来不及了,这两天法人都已经集体收到了。
基于目前短信推送和接到税局电话的这一系列新情况,今天我讲几点新东西:
就目前的最新情况来看,各地方税务局刚刚收到了来自总局提供的具体数据,而且比较吊诡的是,收到的数据还是销售额,而不是回款。

很多内地的税务连亚马逊是啥都不知道,很多是想直接按照国内销售的模式来处理,要知道亚马逊是不可能给你开正规增值税发票的,而且这是进出口业务。所以我感觉,各地税务局目前也都可能处于懵逼的状态,我和他们交流以后发现,感觉比我们卖家还要凌乱,目前也只是让卖家自己核对数据,给一个合理的解释,其他的他们估计也在商量探讨。
所以,以此推断,各地税务局核对完目前的数据,并且把这个事情理解消化,再出台一个相对确定的过去补缴和未来征收的方案,我预测还需要一段时间。
很多人收到短信,或者接到电话以后就慌了,毕竟短信上说你要抓紧处理,不然会有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还有税局直接电话告诉你,你要按照销售额交增值税。做过亚马逊的卖家都知道,真这么缴就破产了。
但是呢,我想和大家说的是,千万不能着急,我们目前能做的事情还是继续耐心等待,等税务那边有一套明确且合理的方案政策出来,我们再去响应国家号召,进行相关操作即可。
就算你有接到税务局电话,让你给出解释或者核对数据的,我觉得该解释解释,该配合配合,但是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还是尽量先等一等,拖一拖,再过一段时间,政策肯定会变得更贴合行业实际,越来越明朗的时候。
3
所以,我再次苦口婆心地奉劝各位,目前这个节骨眼上,千万不能着急,盲目去主动申报或者更改申报,没有任何意义。在目前这个形势下,你怎么报数据都是对不上的,都没有任何的条文依据,而且很容易给你后面埋雷。
具体来说,买单出口,加进项发票,几乎可以说是跨境电商卖家的原罪,增值税你怎么缴怎么报嘛?税务局拿到的是你的销售额,亚马逊平台那边一大堆成本都是无票的,各种漏洞跟蜂窝煤似的,一大堆不确定的因素和经不起推敲的东西,不管你怎么申报,怎么核算数据,现在来看都是有问题的。
对了,你不要再和我谈归集了,前面还要专门冠以上市公司“赛维”两个字,说了多少遍了,如果死抠条文的话,完全合规模式应该如下所示:
· 没有任何的归集,所有店铺后台主体公司都是独立的运营主体,完全的一对一进行操作;
· 进项票也是店铺主体公司一对一,店铺主体公司一对一自主报关出口和退税;
· 亚马逊回来的钱通过亚马逊官方收款,直接回到一对一店铺公司的公账。
按目前的政策,如果你做不到我上面说的这个样子,你就很难说是完全合规的。
所以我又要老生常谈了,现在除了继续耐心等待和想办法拖以外,我们能做的事情,就是想办法把公司注册地从内地穷困偏远的地方,挪到诸如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或者进驻到各大跨境电商产业园。
否则,等到后面各地税务局核对完数据,也弄明白亚马逊是咋回事了,就算有相对统一性的政策出台,把公司注册在偏远穷困地方的卖家,潜在的风险还是非常大的。

4
可能这么说大家不好理解,我再举个例子吧:
昨天和朋友喝酒的时候,这位卖家朋友谈到了一个他亲身经历的例子,过年回老家的时候,他老家属于那种内地贫困地区,在当地搭出租车的时候,司机告诉他,因为财政困难,政府为了创收,等红绿灯的时候,只要一压线,就罚款200元。
要知道正常咱们在深圳的话,闯红灯的判定主要依据是电子警察抓拍的三张照片组成的证据链。可按照他老家的特别标准,第一张照片,只要压线就算闯红灯了,你说你哪里去说理啊?
而且跨境电商还是那么新的一个东西,就算有相对统一的政策出来,如何去理解,如何去定义,如何阐述,还有如何去执行?不还得靠各个地方税务局嘛?

所以啊,假设你的店铺主体公司注册在贫困边远地区,可以通过注册地迁移的方式,挪到一线城市或者跨境电商产业园,这对于做欧洲的卖家来说也比较友好。因为大家都担心换公司影响VAT,跨区域迁移这种模式的话,法人名字和统一信用代码都没变,公司名字变了让税代帮你更名即可,当你改了公司名字,尽快去重新申请,赶在亚马逊发现你名字不对之前,把新下来的更新好就行了,也不会影响你后面销售,麻烦也会少很多。而且这种方式触发视频的概率很小,顶多有个明信片验证。
当然,地址迁移速度比较慢,可能得2-3周;如果想要更快,且不考虑VAT问题,就直接用新的深圳公司整体替换之前的内地公司,法人可以一样嘛,这样风险度也是可控的。就目前平台替换主体而言,只要不涉及跨境换,比如中换美,中换港,都还算正常,触发视频验证的概率是比较小的。
另外,这一次政策并不是冲着跨境电商这个行业来的,你看短信上写的,也是互联网平台嘛!而并不是跨境电商或者出口外贸,这次查税是针对全域的互联网平台来的,国内抖音、拼多多商家,可能比你还要慌,他们也是一个头两个大,而且他们也会面临多店铺归集是否合规的问题等等。另外,税务局目前也在想办法研究怎么处理这波国内电商平台数据呢,还没轮到跨境,毕竟国内的数据体量要大得多,而且申报金额和实际数据偏差也非常大,跨境是排在后面的,我们完全可以再等一等,抄一下国内电商的作业,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党和国家还是很重视我们跨境电商行业的,一定会出台一个明确且符合行业实际的政策,到时候我们再按照要求纳税即可,我们要相信我们的党和国家。
5
综上所述,目前这个情况,收到短信或者接到电话以后不要慌,先暂时能拖就拖一拖,就像我通篇说的那样,你现在去申报,不管申报什么数据,都是不对的,都是没有依据的,我们现在能做的只有等待。
当然,还得全力解决两件事情:
第一个就是尽力安抚法人,法人千万别出问题,出问题了都是大问题,很多人说出了这个事儿,很多亲戚都没法做了,税局打电话说有大几百万销售额没报,把亲戚都吓傻了,这一类法人的问题一定要重点解决重点处理,后面很多事情和相关操作都需要他们配合的。
第二个就是把店铺公司注册地从偏远贫困的地方挪出来,放到深圳等一线城市,放到跨境电商产业园。如果你按照我上面说的都做到位了,我觉得就没有啥大的结构性风险了,后面等明确的政策方案出来了,该补缴税就补缴,后面该合规纳税就合规纳税就好了,不行咱们还可以把价格一起涨上去嘛!
最后啊,我再多唠叨一句,现在在这种非常不明朗的情况下,别去主动申报或者更改申报,以拖待变是最好的解决方法。但是拖也是有技巧的,被打电话了,被喊过去了,态度要诚恳,配合要积极,千万不要消极抵抗,不配合;或者是过于急躁、说话不经思考,乱怼人;态度一定要好嘛,但是想办法去拖嘛,和税务打过交道的都知道,特别是大城市,税务并不是想整垮任何一家企业,而只是想合理合法收税而已,这里面的灰度和弹性空间是足够大的,拖到十一月底,说不定大家期待已久的“无票核定征收”已经正在路上了呢?
之前有听过一个税务工作者讲过一段话,个人深以为然,照例再次分享给大家:
“我们国家为创业者在中国做生意,提供了非常好的福利和便利,比如好的交通建设和基础设施,好的治安条件和安全的环境,全球优质的供应链和完善的法律保障,提供了这么多,那么国家其实也是你企业的股东,税收其实也算是利润分成的一部分,你通过国家给你创造的这么好的营商环境赚了钱,你以税收的形式回馈股东,不应该是理所当然的吗?”
封面来源/图虫创意
(来源:侃侃跨境那些事儿)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