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向好,有的行业开始与春天同步,有的行业却开始进入“冬寒”,因为这类行业的疫情“后遗症”和“并发症”开始显现。
“冬寒”时间不可预知。国际货代身在“冬寒”之中。
国内疫重,停工停产,货代盼望等待;国内疫轻,海外疫重,停航闭关,货代不知所措!
国际货代是国际贸易与国际运输中间服务行业,流动资金是国际货代运营资金的主要来源。疫情,导致货代业务多半业务中断。运输公司紧逼催款,货主公司延期付款,导致货代公司资金面临“干涸”危机。
公司业务资金且不说,公司员工开资钱从哪里来?养家糊口怎么解决?公司没有钱,需要减员吗?公司业务减少,员工要离开吗?疫情之下,一大批货代公司要关门吗?一大批从业人员要失去工作吗?
在此危机时刻,中国国际海运网、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际货代分会和WIFFA国际货代信用平台向全国货代企业和从业人员发出十项呼吁,且减薪且生存,抱团取暖,共御“冬寒”:
国际货代企业,做好公司资金预算,减少其它开资,尽量不要减员;
国际货代行业从业人员,爱护自己的公司,理解公司苦衷,不跳槽、不离职、不泄气;
对于资金十分困难的货代公司,与员工协商,先60-70%开资,余下30-40%工资疫情后补发或入股公司;
如果公司目前业务清淡,人员闲置,可以向当年的阿里巴巴学习,组织员工一起作些“小买卖”,且养家,且期待;
公司业务淡,人气却不淡。抓住空闲时间,组织员工进行学习,进行培训,进行多项文化活动;
公司组织员工一起开发网络货代新模式,突破自己,选择未来,开始新征程;
货代从业人员虽然面临工作危机,但信心不丧失,乐观不改变。多陪父母,关爱家人,相互鼓励,共享天伦;
强者不欺弱,弱者不失品。大公司与小公司相互包容,相互理解,不行霸道,不死逼债,不互斗恶;
货代与货代,加深合作,初心不忘,继续探索多式联运模式,继续开发资金融通模式,继续为“一带一路”国家长久战略做贡献;
对于货代的融资困难、开票的困难、美元支付的困难等一系列老大难问题,货代需要形成一个共同声音,向国家有关政府提出建言,尽快改变目前局面。
国际货代不被重视,但不代表不重要。中国80%的国际贸易服务是通过货代完成。如果中国货代“病了”,中国国际贸易也会生病。货代需要自爱,也需要被爱!
(来源:海运信息)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