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收藏,可在 我的资料库 中查看
关注作者
您可能还需要

亚马逊选品10步走之第六步:如何验证差异化方案是否成立

只要产品的差异化功能有真实的应用场景,那差异化方案就成立。

亚马逊选品10步走之第六步:如何验证差异化方案是否成立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准备写10篇文章系统性的聊一聊亚马逊选品,下面的思维导图是总体大纲,这是第六篇“如何验证产品差异化是否成立”。

亚马逊选品10步走之第六步:如何验证差异化方案是否成立图片来源:Xmind原创

先讲个关于玻璃的故事:

1962年,康宁开发出一种名为Chemcor的钢化玻璃(含钾铝硅酸盐玻璃),比普通玻璃更薄、更轻,强度却极高,不过价格也高。Chemcor是作为汽车挡风玻璃研发的,但当时没有强制性的挡风玻璃安全标准,汽车厂商不愿选用这种昂贵的产品。营销部门另寻其他用途也没能实现,几年之后项目不得已搁置了,前后投入4200万美元,成为康宁公司史上“最大的、最昂贵的一次失败”。

直到2005年,乔布斯找到康宁,要为新手机寻找一块高硬度、防刮花的玻璃屏。风云际会,如鱼得水,康宁把早已停产的Chemcor翻了出来,重启实验,推出了大猩猩玻璃屏。

如今,康宁大猩猩玻璃屏已经出了6代,覆盖全球50亿台电子设备。液晶屏幕玻璃也成了康宁最赚钱的业务。

这个故事说明:

1. 新事物,不管是发明的新材料还是创新的新产品,一定要大部分人能承受,再好的东西没办法成本可控的规模化,都是失败产品。

2.      新事物,一定要用可落地的使用场景,产品找不到应用场景,意味着没办法市场化。不能为人所用的产品,也是失败产品。

所以验证产品差异化方案是否成立的第一个标准就出来了:差异化功能是否有真实且使用频率可观的应用场景。

此处我需要对两个概念做一下特别说明:

场景频率:大家手机里的APP,比如美团和keep 为什么美团的市值高而keep的市值低?原因是美团是解决外卖需求的高频使用场景产品,而keep是解决小众低频的工具类APP。场景频率决定了他们市值的大小。

场景真伪:比如某鞋厂开发了一款鞋子,他们想给鞋子增加两个新功能鞋面防水+后跟反光。解决的用户痛点是夜跑+雨后跑的需求。那这两个新功能消费者会接受吗?答案:一定会,因为夜跑和雨后跑是真实的使用场景。

那我们索性天马行空一下,我们想在鞋子上做一个小口袋,跑步时能放个钥匙。这个差异化方案成立吗?我的答案是:难说。原因如下:

1.这个差异化方案虽然解决了跑步时钥匙收纳的问题,是真实的场景需求,但也产生了更大的问题,如果钥匙在鞋上的口袋里丢失了呢?这个可能性还是很高的。

2.鞋子上做个小口袋跟裤子上的口袋功能是重合的,钥匙完全可以放在裤子的口袋里。

所以验证产品的差异化方案是否成立,一定要到用户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寻找答案,有应用场景支撑,产品的差异化方案就成立。

产品差异化方案是否成立的第二个标准:供应链上是否支持。

比如你想做一个差异化的功能,需要很高的模具精度,但当前的供应链技术上很难实现,那产品差异化方案也不成立。这个就是我一直在讲的卖家朋友们一定要深入供应链的原因。

产品差异化方案是否成立的第三个标准:成本是否可控。

比如某个产品,做过行业调研与竞品分析后,确定的售价在30美金,减掉中间各种环节与利润后,产品成本需要控制在50元以内。但差异化方案跟工厂沟通后成本要在60-70元了,那这个产品差异化方案就要重新复盘了。

最后是把控产品差异化“度”的问题了,太标新立异也不是好的差异化方案。

“maya”原则——most advanced yet acceptable(最先进,但可以接受).

雷蒙德·罗维 工业设计之父。指出:新产品需要具有吸引力,但不能过分标新立异。为了解决这个矛盾,罗维提出了 maya原则。指在一定度的范围内控制产品的时尚性,新颖程度。如果超过这个度,过于新颖,不但不会激起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反而会对新产品排斥。在做设计的时候,应该平衡好亲切熟悉和前卫新奇两方面,才能产生最好的效果。

卡卡孔庆黎

讲我懂的,讲大家能听懂的。

(来源:卡卡聊跨境)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

分享到:

--
评论
最新 热门 资讯 资料 专题 服务 果园 标签 百科 搜索

收藏

--

--

分享
卡卡聊跨境
分享不易,关注获取更多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