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货物贸易总额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已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为跨境物流快速发展提供了货源基础。过去5年,我国跨境电商贸易规模增长超过10倍,跨境物流需求强劲,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随着跨境电商的高速发展,一体化物流供应链服务需求不断增长,跨境物流企业由提供运输等单一环节服务,向报关清关、海外仓储、分拣配送等多元化服务发展。
1、跨境物流的复杂性与挑战
1.1 跨境物流履约链条管理难度高
跨境物流涉及范围广,面对多环节、多角色,除了要关注不同国家的差异,还要针对货物差异采取不同的履约方式,物流企业逐渐陷入了物流供应链的高难度管理困境。
如今已是智慧物流时代,如何利用数字化手段提升履约效率,降低履约成本,助力跨境物流降本增效已成为当下物流企业的必答题。跨境物流的履约链条还存在巨大的效率提升空间。
1.2 长链条、物流费用高
与国内物流行业相比,跨境物流的单位履约成本较高,其中大多数成本集中在非干线部分,在成本分配上,目的国落地配费用占了大头,有些产品能达到60%,且由于订单密度问题,现在的履约成本居高不下。
1.3 时效长、资源调整空间大
跨境物流的履约时效远比国内要长,通常都要1-2周,3-4周的时效产品也很常见,这就给物流服务商留下了很大的调整空间,可以通过资源的数字化,在时效和成本之间做动态调整。
2、数字化助力跨境物流降本增效
2.1 交易效率提升
跨境物流中决策主体众多,交易行为频繁。因此,在诸多环节中都存在交易效率提升的空间,关键是围绕交易主体,通过拓宽交易主体资源池、增加交易主体信息字段两种手段来提升交易效率。
拓宽交易主体资源池能够打破固有可选资源范围,优化供需匹配质量,在更大范围内寻求最优解;而增加交易主体信息字段则能让交易主体更透明、更易识别,提升资源的识别精准度和匹配速度。
数字化是必须具备的能力。
2.2 运营效率提升
在跨境物流履约交付的过程中,经常有物流企业因为数字化能力较差,出现履约资源运用效率低的问题,例如拖车效率低、仓库闲置、舱位闲置、派送密度低等。
而数字化在优化网络布局、帮助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互联互通和系统集成、提高资源利用率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运营效率提升的本质是通过增加适合的订单,降低边际成本。通过数字化算法,合理布局大仓、转运中心、派送中心等,对成本的影响巨大。
2.3 管理效率提升
除了交易效率和运营效率,跨境物流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单证多、操作环节多,存在大量的客户管理和供应商管理等协调组织工作。
在客户层面,数字化能够解决实时轨迹跟踪、货物异常查询、风险预警等问题,帮助客户了解货物的实时动态,降低与客服的联系频率,减少人力成本。
在企业内部,跨部门数据对接是非常繁杂的工作,目前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手工处理,效率低下,数字化有利于推动单证信息核对、审批流程等方面的数据转化工作进展,帮助不同部门之间信息流转。
在履约层面,在海关沟通、末端配送信息、船司舱位信息等资源配置工作上,比起邮件和电话,数字化能够提升沟通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来源:海外仓市场观察员Yejoin)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