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6月19日之前未达成协议,我将延长TikTok的最后期限。"
美东时间5月4日,特朗普在海湖庄园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采访时,再次抛出这一极具戏剧性的表态。
图片来源:路透社
这位曾以"国家安全威胁"为由对TikTok挥舞禁令大棒的总统,如今却坦承:"TikTok帮助我在2024年大选中赢得了年轻选民的支持,它非常有趣,必须受到保护。"
如果特朗普不是画饼,那这是他第三次延长国会对TikTok的禁令期限。
图片来源:网络
在2025年中美关系持续紧张的背景下,TikTok的命运早已超越商业范畴,成为大国博弈的筹码。
一方面,美国政界对数据安全的担忧从未消散;另一方面,TikTok作为拥有1.7亿美国用户的超级流量入口,其政治价值正被重新评估。
正如特朗普所言:"我希望看到这件事得到解决",但前提是中美需先化解关税争端”——这为即将到来的谈判蒙上了更多不确定性。
4月9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145%的关税,如今这场"关税风暴"将使供应链中断进入最后倒计时。
近期,进入洛杉矶港的船只数量将比去年同期下降35% ,而原定于5月停靠的船只中有四分之一已经被取消。
长滩港本周下降了38%。中国出口商正在停止生产,要么在寻找新市场,要么在寻找其他业务。
洛杉矶港执行董事吉恩·塞罗卡警告:"距离供应链中断只剩几周时间!"数据显示,洛杉矶港近半数业务依赖中国商品,而未来来自中国的进口量预计将暴跌75%-80%。
最后一批享受关税豁免的中国货轮正陆续抵港,后续船只已大幅减少。
美国零售商联合会数据显示,目前库存仅能维持6-8周,返校季和圣诞季订单陷入混乱。
"从下周开始,商品短缺和价格暴涨将同时到来。"韦德布什证券分析师丹·艾夫斯指出。
从电子产品到婴儿用品,美国消费者日常依赖的数千种商品面临断供风险,沃尔玛、塔吉特等零售巨头不得不做出痛苦抉择:以翻倍价格采购中国商品,还是彻底下架相关品类?
尽管美国政府试图推动供应链转移,但现实远比想象残酷。
摩根大通数据显示,美国企业从中国进口的玩具、服装、鞋类占比仍居全球首位。
纽约零售协会负责人玛丽亚·托雷斯直言:"我们找不到第二个能同时满足质量、产能和成本要求的替代市场。"
图片来源:推特
航运专家估计,目前三周的货运低迷至少会持续两个月,而且不会仅仅持续三周。
图片来源:网络
这就是为什么UPS昨天宣布裁员2万人。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各大公司都在下调所有未来盈利预测,因为这些预测本质上是不可知的,并且都在拼命削减开支。
这就是为什么在财报季,宝洁、高露洁棕榄、阿迪达斯以及几乎所有其他公司都在谈论涨价和下调预期。
这就是为什么Temu和Shein订单贴上巨额“进口费”。
图片来源:网络
这场关税博弈的结局,或许正如《华尔街日报》所评:"伤害美国消费者的子弹,早已在华盛顿的枪膛里上膛。"
当传统外贸企业困于关税泥潭时,泡泡玛特却以惊人的475%海外营收增速,在北美市场创下8小时直播狂销150万美元的纪录。这家中国潮玩巨头的崛起,揭示了一条完全不同于传统"低价出海"的破局之路。
图片来源:泡泡玛特
泡泡玛特抛弃了传统的4P营销理论(产品、价格、渠道、促销),转而采用奢侈品级别的4E战略:
体验(Experience):盲盒开箱的惊喜感、限量款的稀缺性,将购物转化为情感冒险;
独家性(Exclusivity):与全球艺术家合作打造IP矩阵,LABUBU等顶流IP已成文化符号;
图片来源:TikTok
参与度(Engagement):泡泡玛特LABUBU新品首发即顶流,TikTok直播中9.5万人在线抢购,粉丝自发创作开箱短视频形成裂变;
情感(Emotion):蕾哈娜背着LABUBU出街、凯特·布兰切特收藏MOLLY系列,明星效应催化情感认同。
图片来源:TikTok
泡泡玛特深谙"一区一策"的精髓:
在欧美市场定价为国内的2-3倍,塑造轻奢形象;在东南亚则仅溢价7%-24%,贴合当地消费水平。
这种灵活策略使其在2025年Q1实现北美营收895%的井喷式增长,更登顶美国APP购物榜。正如CEO王宁所说:"真正的全球化不是卖便宜货,而是让世界为你的文化买单。"
TikTok的生存博弈与泡泡玛特的逆势崛起,共同指向一个核心命题:在中美竞合的新常态下,中国企业必须从"成本优势"转向"价值创造"。
正如《经济学人》所警示:"试图通过关税重塑全球供应链,终将被Z世代用钱包投票推翻。"当美国青少年为抢购LABUBU新品在TikTok直播间疯狂刷屏时,这场关于贸易、文化和影响力的深层变革,早已悄然开启。
(来源:发哥聊TikTok)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