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打了一个多月的“关税战”终于暂时停火了,5月14日起,中美最新的关税政策已经开始实施。特朗普的“服软”标志着中美在贸易博弈中进入“边打边谈” 的新阶段。
未来90天,美国对华关税由145%下调至30%,而广大跨境电商卖家颇为关注的T86政策也有变动:800 美元以下的小额包裹从价关税税率,从120% 降至 54%。保留每件 100 美元的从量税,取消 6 月加税计划。但关税下调却反而给跨境电商卖家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烦。
关税骤降,
美线物流掀起“出货潮”!
关税下调对依赖中国供应链的美国企业来说是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据了解,此次消息一出很多美国客商就立即通知中国工厂放行发往美国的货物,表示宁愿涨价也要进口中国商品。
据央视报道,大批美国采购商已迅速行动,开始抓紧囤货。
浙江义乌一家物流公司负责人称,美国客户加快速度出货,“今明两天进货量可能有2000立方米”。
在东莞,由于对美发货量大增,一家物流企业员工进入“三班倒”节奏。据负责人介绍,公司一天就订了200多条柜。
在深圳盐田港,积压多日出口美国的货物正迅速安排订舱、拣货、包装、打板、装箱。码头值班经理告诉记者:“每天有6班开往美国的船,现在调度很忙。”
图源:央视新闻
关税降下来了,不少国内跨境电商卖家也想趁着窗口期尽快把货物发出去,毕竟距离亚马逊Prime Day大促不远了。预计未来这段时间会迎来很大一波美线出货潮方面带来了不小压力。
有卖家告诉侃侃:美森轮船向客户发出通知,宣布从5月22日起,对于所有从中国上海、宁波及厦门去往美国的大柜加价,加幅为USD1500/40尺柜。
本来寄希望关税下调后,运费能降低一些,但这波出货潮引发的连锁反应,让广大卖家始料未及。“本来谈好的关税跌10%就降0.5,现在货代报价反而涨了。”一位卖家吐槽道。
就在发稿前,有卖家还收到了AGL的涨价预警邮件。眼下的出货潮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卖家无论是供应端或者是货代出货方面都要做好规划。
卖家闹心,
未来90天是关键期
尽管面临运费上涨的不利局面,但一些亚马逊卖家表示,涨价也得趁着这个窗口期发货,谁知道特朗普啥时候变卦,他翻脸比翻书还快。
我们再来看看T86关税下调后卖家圈的反应。据观察,国内不少卖家并不持乐观心态,直呼“还不够”。
许多自发货卖家表示,54%的税率,加起来还是不便宜。尤其对于依赖小包直邮的FBM模式来说,成本还是太高,并且还有每件100美元的从量税。“除非自发货利润极高,若不恢复小包免税政策,自发货还是没得玩。”知无不言社区中卖家吐槽道。
让卖家担心的不止成本还有清关时间依然延长。此次从价税的调整并未改变清关流程的复杂化,中国直邮包裹清关时间仍需 7-10 天,较免税时期延长 3-5 天,影响产品派送的时效性以及客户购物体验。
但对FBA卖家来说,本次中美关税的下调,还是有利好的,T86新政还是清除了一批低价跟卖的自发货卖家。
总的来说,无论是哪种模式,广大亚马逊卖家仍需关注未来长期运营的稳定性。美对中加征的 24% 关税只是在初始 90 天内暂停实施,未来可能仍有变数。业内专家建议抓住窗口期为将来做更多长远布局,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政策不确定性推动平台转向“半托管+海外仓”模式,如Temu鼓励卖家提前备货至美国仓库,缩短配送时间并规避关税风险。大卖们也在加速布局,安克创新在东南亚的产能已经能承担 40% 的对美出口,致欧科技用 “东南亚 + 中国” 双供应中心的模式降低关税影响。
对于中小卖家来说可以“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通过经营多个跨境电商平台发展多线业务,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据了解,像韩国电商平台Coupang,俄罗斯电商平台Wildberries,法国电商平台Fnac&Darty等都接连向中国卖家抛出橄榄枝。
此次关税调整是中美经贸关系的一次重要“降温”,但并非终点。关税降了,但真正的竞争力还得靠卖家自己——要么把成本压到极致,要么把产品做到不可替代。
(来源:侃侃跨境那些事儿)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