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跨境营销的赛道上,多数品牌仍在为 “如何联系到达人” 而焦虑,却鲜少思考:怎样才能让海外达人主动向你伸出橄榄枝?
事实上,达人合作的核心并非单向 “推销”,而是让对方感受到 “与你合作是明智之选”。以下从三个维度拆解这一逻辑,助品牌实现从 “找达人” 到 “达人找你” 的转变。
当达人或其经纪人决定是否与一个品牌合作时,绝不仅仅只是看报价,还会点开品牌的主页。一个杂乱无章、内容空洞甚至只有硬广的账号,会扼杀所有合作的可能。达人也在挑选品牌,他们希望合作对象是专业、有调性且能为自己内容增色的。
图片来源:Instagram
因此,品牌的社媒账号(无论是品牌号还是个人商务号)必须进行精细化运营。可以多分享你的品牌故事、用户的正向反馈、有趣的幕后花絮,甚至是创始人对行业的独特见解。
图片来源:Instagram
一个内容优质的账号,传递出的是一种“我们很专业,我们懂内容”的强烈信号。这会让达人觉得,与你合作不是一次简单的广告交易,而是一次能产生优质内容的强强联合,他们自然会更感兴趣。
海外达人,尤其是欧美市场的创作者,对 “尊重感” 的敏感度远超想象。那些能让他们主动靠近的品牌,往往赢在 “细节处的用心”。
沟通的前提是了解。直接甩去合作需求的邮件,多半会石沉大海;而先花时间研究达人内容的沟通,却能快速破冰。
比如在私信前,先关注他们的 TikTok 或 Instagram 账号,认真点赞、评论几条内容——哪怕只是提及 “你上周关于XX的视频里,那个XX细节处理得很巧妙”,这种 “我认真看过你的作品” 的信号,会让达人感受到被重视。在此基础上再说明合作意向,回复率会显著提升。
合作方案的 “专属感” 也至关重要。冷冰冰的brief会让人觉得敷衍,可以在brief里融入达人的名字、头像,甚至结合他们过往的内容风格,给出具体的创作灵感(比如 “你之前做过晨间 routine 系列,我们的智能水杯或许能成为‘早起喝水挑战’的道具”)。
图片来源:Instagram
这种 “为你量身定制” 的用心,会让达人觉得 “这个品牌懂我”,合作意愿自然升温。
达人最怕的是合作过程中的 “麻烦”:改来改去的需求、冗长的审批流程、模糊的沟通指令…… 这些都会让他们对品牌望而却步。而那些能让达人主动合作的品牌,必然在 “流程顺畅度” 上做到了无可挑剔。
首先,沟通要 “清晰且聚焦”。合作初期就明确目标:是侧重产品曝光,还是引导转化?需要哪些素材(图片、视频、测评文案)?交付时间节点是什么?
这些信息与其在多封邮件里反复补充,不如在首次沟通时就条理分明地列出,甚至可以附上一份简单的合作流程图,让达人一眼看清 “从对接 to 发布” 的全流程。
其次,要给予达人 “创作主动权”。达人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的粉丝喜欢什么,过度干预内容创作(比如 “必须说这三句台词”“画面必须这样拍”),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只是 “发传单的”。
聪明的品牌会提供核心信息(如产品禁忌词),但把创作空间交给达人 —— 信任他们的专业判断,反而能产出更自然、更易被粉丝接受的内容。
最后,“履约能力” 是口碑的关键。别一开始就盲目寄样品,而是先通过沟通激发兴趣,确认达人诚意后再推进;内容发布后及时跟进数据,给予反馈;出现问题时第一时间沟通解决,不甩锅、不拖延。
这些细节会让达人觉得 “这个品牌靠谱”,还可能向其他达人推荐。毕竟,没人愿意错过 “合作省心又高效” 的品牌。
让海外达人主动找你合作,本质上是一场 “价值与信任的双向奔赴”:品牌通过价值塑造吸引关注,用细节温度建立连接,靠流程靠谱巩固信任。
当这三者形成合力,达人从 “被动接受” 到 “主动靠近” 的转变,便会水到渠成。
(来源:网红营销克里塞)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