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
今天跟大家聊一个的失败案例。这不是成功的鸡汤,而是一次彻彻底底的翻车复盘。
2025年3月从其他运营手中接手的一条老链接,本来想着稳扎稳打推到日销30单以上。
结果从旺季到淡季,一路操作下来,踩坑踩到怀疑人生,最后没能成功。
但也正因为如此,这里面有很多血淋淋的教训,值得大家参考。
Part 1
刚接手:看似一切还行
产品是个老品,售价$26.99,盈亏平衡点在$17左右,利润率37%,有淡旺季属性,夏季相对来说是淡季,拿到这个链接的时间点正好是3月,旺季的尾巴。
表面数据还行,但细看问题不少,平均CPC就要$1.8,大词更是飙到$2.5以上,转化虽然还能撑住,好的时候能到20%,一般也在15%-20%之间,但自然位一直上不去,大词死活卡在后面,广告订单占比很高。
目标很直接--日均30单加利润。
没敢硬砸大词,而是先从广告增量入手,把单量慢拉到20单左右,再回头去试着推大词。
结果大词也就最多也是到第一页末尾,自然位始终卡不上去。
不过好在三月底前,还是达到了目标:日均30单,TACOS也在25%左右,稍微盈利,阶段性目标算是完成。
Part 2
淡季:转化下滑,排名掉崖
从四月份开始,市场就开始走淡,流量明显下滑,可CPC还是居高不下,大词自然位怎么推都推不上去。
转化率更是一路变差,从十几一路掉到个位数,最差的时候只有6%,看着都揪心。
广告这边也是花费能力有所下降,订单也几乎全靠广告撑着,但自然单根本没跟上来。
更糟的是,店铺也没什么BD推荐能救场。
小类排名从40多一路掉到120,眼睁睁看着往下滑真的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当时心里还想着,会员日或许能拉一波。结果就那几天数据回温了一下,转化率能回到10%左右,看似有点希望。
但节后一过,又掉回去,数据继续垮,几乎没法稳住。说白了,就是短暂回血,但根本没解决问题。
Part 3
库存压力:降价换转化
库存还压着2000多件,不打不行。硬扛也没路,最后只能硬着头皮换思路。
那时候就想着--既然高价卖不动,不如干脆把主推变体的价格从26.99直接拉到19.99,用低价先把流量和转化刺激起来。
与此同时,我又把高价的盈利款挂上架,想通过"低价带量+高价补利润"的组合去博一把。
结果确实有点效果:转化率从之前掉到6%的惨状,总算回到了9%左右,广告能花起来了,出单节奏也没那么憋屈。
平均CPC也压下来,从1.8掉到1.5,说明低价确实能把点击拉活。
但问题也很明显,大词自然位还是死活没起来。
广告一停,流量就掉,广告一猛砸,虽然有单,但几乎没利润有时还亏钱。
感觉就是在用低价续命,能维持住数据不至于彻底崩盘,但离真正把坑位打上去,还差得远。
Part 4
BD加速:短爆发,长难稳
当时有bd推荐了,新变体的A+页面还没有搞定,就报了8月中旬的BD,本来挺纠结要不要报,但库存压得人喘不过气,最后还是硬着头皮上了。
报了14天,直接拉满,想着借这波BD做最后的冲刺。
前期打法很明确,就是主攻大词,广告猛推、流量往里灌,一边拼命冲量,一边把排名单量往上拽。
那段时间每天刷后台都挺刺激的,单量最高的时候能冲到日均50单,小类排名也从130名一路飙到30名左右。
更关键的是,大词的自然位终于进了第一页中部,这在之前几个月,几乎是怎么也打不动的。
可以说,这波BD就是救命稻草。短期效果很明显,但心里其实也清楚,这种靠BD和广告强拉的爆发,不是长久之计。
只要活动一停、流量一散,能不能稳住还是个大问号。
Part 5
划线价丢失:排名彻底失守
BD一结束,想着接着用Prime专享去稳住单量,把价格定在19.99,前几天看着还不错,单量能稳在日均30单以上,小类排名也保持在40名左右的位置。
那时候还抱着点希望,觉得也许能靠价格策略把坑位稳住。
结果第四天,问题来了,直接遭了个重锤--36.99的划线价丢了,硬生生变成22块多。这样一来,Prime专享价只能往下开到18.99。
这个价基本没有利润,还埋着更大的风险,系统要是继续下探,利润直接归零。
我立刻开case,来回扯了几天,但压根没改回来。
那一刻真的是心态崩了,广告还在花,利润已经被吃光,划线价彻底没了。
链接的表现肉眼可见地往下掉,几天之内小类排名就从30多名一路跌回100名开外。
那时候真有种无力感,好不容易靠BD冲上去的势头,因为一个划线价的丢失,直接全盘崩掉。
最后只能接受现实--排名彻底失守,链接从"冲爆款"的节奏,一下子掉回了原点。
这件事给我最大的教训就是,价格体系、划线价这种"看似小"的东西,实际上能决定链接生命线。
你以为把折扣开上去就稳了,结果一个划线价出问题,就能把整个战果推回原点。
Part 6
从失败里学到的几点
1.淡旺季要分开打法
旺季时敢冲,广告猛上、单量拉升,有增量的窗口期就别犹豫。
但一旦市场转淡,再硬砸大词就是无底洞,钱花了坑位也不见得能上去。
这条链接就是典型的例子,旺季还能靠广告撑起来,淡季流量断崖式下滑,再砸广告就是陪跑。
到最后只能控预算、收窄打法,或者换思路去投冷门词、长尾词,至少还能保个出单。
2.自然位必须同步突破
整个过程中,广告订单占比始终太高,靠广告堆起来的单子看着漂亮,但自然位死活没突破。
广告还在的时候还能撑盘,一旦广告烧不动,自然单跟不上,销量立刻断层。
这个坑让我彻底记住了,自然位要跟着一起往上爬,否则盘子再大也只是虚火。
3.价格策略要留余地
当时为了转化,我把价格压得太狠,,短期看转化确实起来了,但利润空间完全没了。
真正致命的是划线价崩掉,系统认低价后,整个定价体系直接塌了。
你想往回拉都拉不动,利润、广告空间全都被卡死。
4.活动要配合好A+和变体
在参与活动时或者链接开始推广时,前期的准备工作要做好,a+这些listing要做好,流量进来了,我们也能更好的把握住流量。
5.库存+利润节奏要算清楚
当库存压在2000多件的时候,整个打法空间都被限制死了。
你不能轻易涨价,不敢停广告,所有决策都被库存和利润掐住脖子。
再叠加淡季市场,几乎就是双重夹击。到后面很多操作不是我想怎么做,而是库存逼着你只能这么做。
这个教训让我之后在备货和定价上,更谨慎地把节奏算清楚,不给自己留这种被动局面。
如果你也在老品推广中反复踩坑、广告越投越亏,或许你需要的不只是调广告结构,而是从头重新制定推品策略。
欢迎跟我们沟通,我们一起聊聊怎么让老链接着重新活过来。
封面来源/图虫创意
(来源:跨境移花宫)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