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亚马逊Prime Day将于7月举行:亚马逊宣布2025年Prime会员日活动将于7月在全球范围内举行。在今年的活动中,爱尔兰的Prime会员将首次在爱尔兰站点上享受Prime优惠。
部分卖家退出亚马逊Prime Day:据报道,部分以往在亚马逊Prime Day期间销售中国制造商品的第三方卖家,今年将减少折扣商品数量甚至选择退出活动。这一调整主要源于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的高额关税,迫使卖家为维持利润空间而做出策略调整。
亚马逊延长解除ASIN发货限制时间:亚马逊4月9日调整发货系统后,大量卖家因库存周转率低或库龄长被限制创建货件,原定于4月25日恢复的ASIN发货权限,其解除时间被推迟,引发卖家广泛焦虑。尽管部分卖家通过联系客服(需提交库存及销售计划)申请解除限制,但多数卖家仍面临备货难题。
亚马逊一季度净销售额同比增长9%:亚马逊公布的2025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净销售额达1556.67亿美元,同比增长9%;净利润171.27亿美元,增幅达64%;每股摊薄收益1.59美元,同比增长62%。
亚马逊卖家遭遇“门槛陷阱”:近日,有卖家在论坛上反映,亚马逊平台先降低销售某品牌门槛(购10件商品即可上架),10天后却突提门槛,需100件商品发票才恢复销售权。卖家质疑平台沟通不透明,客服仅回应“重新申请”,且不保证规则不再变更。其他卖家也抱怨有类似经历,即使提交合法文件仍频繁被拒。
沃尔玛恢复中国进货:自特朗普政府实施"对等关税"政策以来,沃尔玛的采购策略发生显著调整:从最初要求中国供应商承担高额关税,到20天后因库存压力被迫自行承担关税并恢复从中国进货。
美国母亲节支出预计将达到341亿美元:调查报告显示,2025年美国母亲节消费者支出预计341亿美元,高于去年的335亿美元。84%的美国成年人计划庆祝母亲节,人均花费预计259.04美元。消费渠道中,36%网购、32%百货商店、29%专卖店、25%选择本地或小型企业。
美国40%电商支出为冲动购物:美联社报道显示,美国冲动购物现象普遍,2024年消费者支出占经济70%,预计2025年零售总额增长2.7%-3.7%,其中电商消费中40%属于冲动性购买。约22%美国人因冲动购物严重影响财务,该现象广泛影响职场成年人及大学生群体。
“甲亢哥”中国行带火太极扇:美国网红“甲亢哥”中国行,让中国折扇再次受到海外关注。TikTok上与中国扇子相关话题播放量超千万次,视频超数十万条。TikTok美区居家日用类目中,某小店的一款中式纯色折扇近28天卖出1.03万件。在亚马逊上,各类扇子也很畅销,如一款5.48美元的竹制丝绸折叠扇,月销量4000多件。
中美关税政策重塑电商物流链: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并终止低价值免税政策,导致中国出口美国电商货运量大幅下滑,多条货运包机航班4月底起取消,未来数周可能取消更多。部分货机运力转向需求增长的墨西哥及拉美市场,中国主要航空公司正考虑取消部分航班,若落实将加剧中美空运运力紧张局面。
德国一季度经济小幅回升:最新数据显示,经价格、季节和工作日调整后,2025年一季度德国GDP环比增长0.2%,结束连续下滑态势,实现小幅回升,经济初现企稳迹象。数据表明,私人消费与投资较上季度均有增长,成为经济回暖的主要支撑。
西班牙停电催生跨境电商机遇:近日,西班牙、葡萄牙及法国部分地区突发大规模停电,催生当地消费者囤货需求,不少人通过AliExpress、Temu、SHEIN等中国跨境电商平台采购物资。随着西班牙消费降级趋势加剧,线上购物需求持续上升,其文化多样性更使其成为中国品牌辐射北非、拉美市场的枢纽。
俄罗斯多地网购爆发式增长:最新数据显示,俄罗斯各地区网购增长迅猛,塞瓦斯托波尔、车臣共和国和克里米亚网购增长率分别达113%、99%和92%;图瓦、楚科奇等10个地区增长率达70%-80%。在百万人口城市中,鄂木斯克、车里雅宾斯克和彼尔姆交易量增长最快。
巴西电商购物车放弃率超八成:最新数据显示,巴西电商购物车放弃率超80%,未完成交易订单直接影响零售商转化率与业绩。通过技术手段整合产品选品、客户服务及支付环节,打造动态购物体验,成为破解高放弃率、提升转化率的关键。
TikTok匈牙利用户达310万:TikTok正加速欧洲电商布局,目前匈牙利用户达310万,欧洲整体月活用户规模庞大——西欧约1.03亿、中东欧约9200万。TikTok Shop已在全球多地落地,计划6月在日本上线,目前正面向卖家开放招募。
(来源:亚马逊小姐姐成长记)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