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港正经历着反常的寂静。作为承担全美40%海运集装箱吞吐量的超级枢纽,其作业码头陷入异常沉寂——起重机停摆、堆场空置率攀升、工人轮班频次缩减。数据显示,该港整体货运量同比下滑35%,中国相关货量更遭遇腰斩。
"这是我们近十年来最严峻的挑战。"洛杉矶港执行董事塞罗卡向媒体坦言,自145%报复性关税生效后,中国输美货物呈现断崖式下跌。原定5月抵港的80艘货轮中,已有16艘取消航程,6月航次取消率进一步攀升至23%。这种"低速运转"状态正从西海岸向纽约-新泽西港、萨凡纳港等全美主要港口蔓延。
1. 进口商紧急刹车
• 订单冻结:华尔街日报调查显示,美国进口商已取消超47亿美元订单
• 成本倒挂:部分预付订单因关税吞噬全部利润空间,被迫计提损失
• 替代困局:机电产品、定制化家居等不可替代品类陷入"零库存"僵局
2. 中国卖家战略收缩
• 平台转向:Temu关闭中美直邮通道,速卖通启动欧洲仓备货
• 成本重构:单个包裹物流成本激增3-5倍,中小卖家退出率超40%
• 渠道迁移:80%受访企业加速布局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
3. 港口主动降频
• 作业调整:洛杉矶港启用"经济模式",缩减30%码头作业班次
• 船舶管控:建立动态泊位分配系统,单船等待时间延长至72小时+
• 成本转嫁:滞港费标准上调15%,货主仓储成本增加2.8倍
【制造端】
• 头部企业:海尔、格力加速墨西哥产能布局,越南二期工厂投产率超80%
• 中小厂商:珠三角35%玩具厂转型ODM模式,专注中东定制化订单
• 政策博弈:美国拟下调东南亚关税至25%,构建"去中国化"供应链
【消费端】
• 库存危机:沃尔玛、塔吉特等零售商收缩30%节日备货量
• 价格传导:电动工具、智能家居终端价已上涨60-120%
• 渠道变革:超2000家中小零售商转向Shein本地仓现货采购
【物流链】
• 海运变局:美西航线运价暴跌42%,船公司取消15%定期班轮
• 空运遇冷:中美包机运力缩减55%,货代美线业务量下滑70%
• 监管升级:美国海关启用区块链溯源系统,转口贸易违规率骤降83%
在北美市场,头部企业正通过"三位一体"策略维持基本盘:
• 成本分摊:安克创新将关税成本拆解至研发、营销环节消化
• 本土渗透:TikTok Shop美区本地卖家占比提升至65%
• 合规再造:三态股份建立关税预付系统降低查验风险
新兴市场则呈现"多点突破"态势:
• 中东爆发:Jollychic沙特订单增长300%,极兔中东专线时效缩至5天
• 拉美机遇:美客多中国卖家数量同比激增470%
• 东南亚联动:Lazada跨境仓备货量提升200%,RCEP红利持续释放
这场由关税引发的供应链地震,正推动行业走向更深层的变革:
1. 能力再造:从"成本优先"转向"关税抗性"供应链建设
2. 市场重构:形成"北美守存量+新兴拓增量"的双循环格局
3. 模式进化:海外仓+本土化运营成为破局关键
正如马士基最新航运报告指出:"全球供应链正在经历1994年北美自贸协定以来最剧烈的结构调整。"当关税大棒落下,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这不仅是成本转嫁能力的比拼,更是全球化布局智慧的终极考验。
本文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决策依据
(编辑:江同)
(来源:SISA中墨供应链)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雨果跨境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