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6月23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互联网平台企业报送涉税信息相关事项的公告》。
要报什么?谁来报到底?什么时候报?不报会怎么样?税务局重点关注谁?怎么判断你是不是“异常企业”?
Yiju谈跨境提出了整理了电文要点,今天一起搞来懂2025年商税新规重点!
1.平台自身基本信息:包括平台域名、业务类型、运营主体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及名称等。
2.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信息:身份(姓名、身份证号或信用代码等)、上季度收入(含外汇、直播收入、服务收入等)。
*直播相关需额外报送主播及其合作方的收入与身份信息。
1.境内平台:所有具备交易闭环的电商平台(如淘宝、京东、抖音、美团等),以及取得ICP备案或许可证的平台企业。
2.境外平台:
l 境内有运营实体且取得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的:境内有运营实体负责报送;
l 境内有服务团队但未证明的:则由负责招商、运营、推广的获境内供应商承担报送任务;
l 未在境内设置机构的境外平台:则必须委托完全境内代理人报送。
滞留情况:从事货物、家政等消防劳务的从业人员,或通过政府共享已获取的数据免重复报送。
1.首次报送:在新规实施后,平台应于2025年10月1日至31日期间,首次报送平台内经营者/从业人员的身份及上季度收入信息。
2.定期报送:自此以后,按季度末后的次月内进行:即每年1月、4月、7月、10月的纳税申报期间内完成相关数据报送。
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并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1.电商商家:平台报送的实际销售数据若与申报不符,将触发税务稽查;尤其是隐瞒收入、刷单行为的商家。
2.主播/网红:因打赏、广告、带货等收入易与个人申报不符,会被重点监控与稽查。
3.跨平台经营者:多个平台有交易行为的经营者也被税务机关统一比对监管。
1、查收入:如私卡交易,企业存在利用私户计提销售货款隐藏部分收入,两套帐、少缴税款的行为;
2、查利润:如报送税务局的资产保管表与利润表勾稽关系有出入,企业常年亏损却经营政策,利润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3、查成本费用:如虚开发票,多结转成本,主要成本大于主营收入、差旅费、会议费、咨询费异常等;
4、查应纳税金:
①增值收入长期大于企业收入回报;
②企业应纳税额大幅增加,税负率异常,上下波动超过20%;
③公司大部分员工长期在个税起征点以下;
④ 员工个税申报表中的工资与企业申报的工资不一致;
⑤企业期末存货与留底税金不匹配;
⑥企业实际收资本增加,而印花税却为0;
⑦盈余公积转增资本,个人股东却未缴纳个税;
⑧ 企业所得税贡献率长期偏低。
5、查库存:核对采购数量、销售数量与库存是否一致,查内容与账面是否一致。
1.如实申报收入:确保与平台报送数据一致,避免因数据不符被追责。
2.规范财务管理:建立完整的账务制度,真实记录收入、成本、费用等,确保数据可查可核。
3.保存涉税资料:保留良好的交易记录、合同、物流单等凭证,作为收入合法性的证明材料。
4.关注税收政策:持续开展电商税收政策及变化,确保及时合规,合理享受税收优惠。
以上就是Yiju谈跨境给大家带来的内容分享,评论区可以聊聊您对2025电商税新规的看法!
(来源:Yiju谈跨境)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