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跨境电商的老板们,多少都听过“香港公司”的妙用——有人说它能帮你合规收外汇,有人说它能优化税务,还有人说它是海外上市的“跳板”。但真要上手操作,却总被一堆问题困住:
“注册了香港公司,钱怎么安全回到国内?”
“ODI备案到底要不要做?不做会有什么风险?”
“听说用香港公司能省税,但怎么操作才不算‘逃税’?”
作为深耕跨境财税多年的老兵,今天就结合实操案例,聊聊香港公司在跨境业务中的核心价值,以及ODI备案、红筹架构这些“专业术语”背后的实操逻辑。
一、先搞懂:ODI备案不是“选择题”,是合规的“入场券”
很多人觉得“ODI备案”是大企业才需要的东西,中小跨境电商没必要折腾。但如果你想让资金合规进出中国,它几乎是绕不开的坎。
ODI的全称是“对外直接投资备案”,简单说就是中国企业(或个人)去海外投资时,要向发改委、商务部、外管局这三个部门报备。它的核心作用就两个:让钱合规出去,让利润合规回来。
-钱怎么出去? 中国有外汇管制,资本项下的资金(比如去海外设厂、参股公司的钱)不能随便汇出。只有做了ODI备案,银行才会放行,备案多少金额,就能出去多少金额。
钱怎么回来? 没有ODI备案,海外公司赚的利润想汇回国内,银行根本不敢收。比如你在海外卖货赚了100万,想分红回国内公司,没有备案的话,这笔钱可能永远“飘”在海外。
但要注意,个人做ODI备案的场景很有限,大多和“海外上市”绑定。比如你想通过红筹架构(后面会讲)在美国或香港上市,个人作为股东设立海外控股公司,这种情况才有可能获批。如果只是个人想在美国随便注册个公司收点小钱,基本批不下来。
二、红筹架构:为什么跨境大佬都爱用?
提到香港公司,就绕不开“红筹架构”。简单说,这是一套让中国企业合规对接海外资本市场的“组合拳”,常见的架构链条是:
中国个人/企业 → BVI公司 → 开曼公司(上市主体) → BVI公司 → 香港公司 → 国内实体
这套架构的核心价值,对跨境电商来说有两个:
1. 对接海外上市:想在美股、港股上市,直接用中国公司很难,开曼公司是主流选择。比如安克创新、绿联科技这些跨境巨头,都是通过类似架构实现A股或港股上市的。
2. 资金闭环管理:通过香港公司作为中间节点,既能接收海外货款,又能通过合规渠道把利润导回国内(比如通过货物贸易、服务贸易),避免资金“体外循环”。
举个例子:你在亚马逊美国站卖货,用香港公司作为“境外收货人”,国内公司把货卖给香港公司(完成出口退税),香港公司再卖给美国客户。货款先到香港公司账户,再通过合规方式回流国内,整个流程既符合外汇管制,又能享受香港的低税率。
三、香港公司的3个“神操作”,解决跨境电商的核心痛点
为什么几乎所有跨境电商都绕不开香港公司?不是因为它是“避税天堂”,而是它能精准解决跨境业务的几个核心难题。
1. 出口合规+退税:一套流程搞定
以前很多跨境电商头疼“出口没票”“退税难”,香港公司能把这个流程捋顺:
国内公司采购货物(带票),卖给香港公司(香港作为“境外收货人”),按“0110”或“9710”海关代码报关,合规出口。
货物不用真的经过香港,直接从国内发往美国、德国等目的地,但报关时的“境外收货人”是香港公司,既能享受出口退税,又符合外汇管理要求。
哪怕是“无票采购”,也能通过香港公司签合同、付货款,把资金合规付给国内供应商(包括个人),虽然税务局可能会提问,但风险主要在收款方,你这边的流程是合规的。
2. 资金归集:几百个店铺,一个账户搞定
做跨境电商的,谁手里没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亚马逊、独立站账号?如果每个账号对应一个公司、一个账户,核算起来能让人头秃。
香港公司能当“资金总管”:
所有店铺的收入,最终都归集到香港公司账户(通过平台提现、第三方支付等渠道)。
用香港公司统一核算成本(采购、物流、广告、佣金),不用管几百个店铺的“零申报”,一套账就能搞定所有财务数据。
关键是,香港没有外汇管制,美元、欧元、人民币随便换,资金调配灵活得很。
3. 处理“无票支出”:海外费用也能合规入账
跨境业务里,很多费用是没有中国增值税发票的,比如给海外红人付的佣金、亚马逊的广告费、测评费……这些钱怎么入账?
香港公司能解决这个问题:
这些费用发生在海外,香港公司作为付款方,凭商业发票、合同、银行流水就能入账,不用纠结“没有中国发票”。
因为收入(店铺货款)和成本(海外费用)都在香港公司核算,利润和税负也能算得明明白白,避免被税务局认定为“账目不清”。
四、给跨境卖家的3条实操建议
1. 先搞清楚你的“资金闭环”:如果只是小打小闹,香港公司可能够用;但如果想把利润大规模汇回国内,尽早规划ODI备案,别等资金卡住了才着急。
2. 香港公司别当“空壳”:至少要有实际的资金流水、业务合同、银行账户,别只注册不运营。否则被税务局查到,可能被认定为“壳公司”,影响后续操作。
3. 参考上市公司的玩法:安克、赛维这些巨头的招股书里,都详细披露了架构设计和税务安排,比如怎么用香港公司做集中采购、怎么通过关联交易合理分配利润,这些都是现成的“教科书”。
最后想说,跨境电商的合规化是必然趋势。香港公司也好,ODI备案也罢,都不是“避税工具”,而是帮你搭建“资金安全通道”的基础设施。与其纠结“怎么少交税”,不如先搞懂“怎么安全赚钱、合规回款”——这才是长期经营的底气。
如果你的跨境业务正卡在资金或税务环节,欢迎在评论区聊聊具体问题,我们可以一起拆解解决方案。
(来源:李李跨境财税)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