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亚马逊大卖广告玩法呈现全渠道融合、全漏斗布局、数据驱动动态优化三大核心趋势,结合Prime Day等大促节点,广告策略需覆盖预热期、爆发期、延续期,并通过站内广告与社媒内容协同实现增长闭环。以下是具体玩法及实操建议:
一、全渠道广告融合:站内+站外协同驱动
1. 站内广告组合拳
- Sponsored Products (SP):
- 预热期:用自动广告挖掘长尾词,手动广告主攻高流量大词(预算充足时),设置竞品ASIN定位广告拦截流量。
- 爆发期:提升核心ASIN曝光,结合“Prime Day Exclusive Deal”标签,通过固定竞价争夺首页顶部广告位。
- 延续期:回归盈利性投放,清理剩余促销库存,配合Listing优化(主图、视频、A+内容)提升转化。
- Sponsored Brands (SB):
- 制作品牌头条广告,突出PD独家折扣,引流至品牌旗舰店或核心爆款Listing。
- 结合关键词+受众双重触达,提升品牌认知和复购。
- Sponsored Display (SD):
- 面向站内用户定向投放,强化加购未购或浏览用户召回。
- 配合DSP工具重定向“已浏览未购买”用户,提升复购率。
2. 站外社媒内容联动
- 短视频广告:在TikTok Top View、Instagram Reels Ads等平台投放高效CPM曝光素材,结合挑战赛、使用说明+真实场景对比,建立信任感。
- 达人合作:与中腰部达人达成合作,制作短视频+图文种草内容,激发用户UGC内容裂变。
- 数据追踪:使用带Amazon attribution tag的链接,实时追踪来源和转化路径,优化社媒投放策略。
二、全漏斗广告布局:覆盖用户决策全链路
1. 引流期(活动前3-4周)
- 目标:积累数据与点击热度,铺设转化基础。
- 策略:
- SP广告测试搜索关键词,逐步放大优质词组。
- SB广告造势,突出品牌第一印象与好感度。
- 预算为平时1.5倍,平衡前期测试成本与流量积累。
2. 转化期(活动当天及后两天)
- 目标:提升核心ASIN曝光,实现站内站外协同爆发。
- 策略:
- SP广告提升核心关键词竞价,争夺首页顶部广告位。
- SB广告视频形式吸引潜在消费者关注,点击跳转至品牌旗舰页。
- 站外短视频广告(如TikTok、Instagram)同步投放,预算为平时2-3倍。
3. 延续期(活动后7-10天)
- 目标:精准触达跳出用户及未购人群,推动二次转化与潜在复购。
- 策略:
- SD广告面向站内用户定向投放,强化加购未购或浏览用户召回。
- 社媒再营销广告精准触达未购人群,预算恢复至常规水平。
三、数据驱动动态优化:提升广告ROI
1. 关键词策略
- 长尾词深耕:挖掘搜索量1000-5000、竞争度低的长尾词,通过工具(如Helium10)生成高频拼写错误词(Typo词),单独建立CPC<$0.3的广告组精准投放。
- 竞品词拦截:投放竞争对手品牌关键词,用工具拉取主要关键词搜索结果页排名靠前ASIN,结合产品定位与类目定位细化投放。
2. 预算操控术
- 黄金时段提前耗尽预算:每日预算缺口控制在5小时内,触发算法加权,提升广告权重。
- 高峰时段竞价上调:Day1关键时段(7 AM、6 PM)CPC最高建议预算提升至平日的3倍,并实行时段/小时调度投放。
3. 广告架构优化
- 分层管理:广告组合(商品投放、品牌推广、展示型推广)> 广告活动(自动、手动、视频、商品集等)> 广告组(具体产品或关键词)。
- 否定关键词:排除效能较低的顾客搜索词,改进广告投放效果。
四、大促专属策略:Prime Day实战案例
1. 预热期(活动前1个月)
- SP广告:自动广告积累数据,手动广告主攻高转化关键词。
- SB广告:制作品牌视频广告,突出“Prime专属”“限时优惠”等关键词。
- 社媒内容:与达人合作发布预热短视频,引导用户关注品牌旗舰店。
2. 爆发期(活动当天)
- SP广告:提升核心ASIN竞价,争夺首页顶部广告位。
- SB广告:视频广告吸引潜在消费者关注,点击跳转至品牌旗舰页。
- 站外广告:TikTok Top View、Instagram Reels Ads同步投放,扩大曝光。
3. 延续期(活动后1周)
- SD广告:重定向“已浏览未购买”用户,推动二次转化。
- 社媒再营销:精准触达未购人群,提供“最后机会”或小额额外优惠。
封面来源/图虫创意
(来源:小黄银站外推广)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