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收藏,可在 我的资料库 中查看
关注作者
您可能还需要

做亚马逊,高价产品门槛高,低价产品内卷,我该怎么办?(下篇)

低价产品的选品及推广要点

书接上回。

其实因为个人的精力关系,总是希望把文章控制在1000字以内。但发现开始写之后,就越来越收不住,然后变成了上下部(笑cry)。

今天说说低价值产品的选品及详情页设计要点,以及广告推广的要点。

低价值产品:

一、 刚需制胜

对于这四个字的理解,说实话在行业的前四年内,我并没有很透彻,或者说并没有很重视。于是不间断地尝试了一些弱刚需的非标品。不能说没有盈利,只能说投入和产出并不成正比。压了很多资金,消耗了很多精力,但业绩的成长并不迅速。

究其原因,就是需求不足,前期广告投入高,且过于依赖广告。

如果同等资金拿去做刚需品,相信投入产出比会容易短时间内超过非刚需品。

现如今全球经济都不振奋的情况下,非刚需产品的流量会持续被压缩。

二、 不做季节性产品

哪怕是弱季节性产品,也不建议,除非利润非常可观。可观到什么程度呢?打比方说,10元的进货价,能卖到15美金以上。

且你对流量的高峰期有精准的把控。

弱季节性的产品,不像强季节性产品。比如说泳装这种强季节性产品,到了冬天基本上就没订单了。而弱季节性产品,比如说不太适合在寒冷场景中使用的产品,可能到了冬天还是有订单的,只不过可能是腰斩。那么还是需要备货的。这个需求的计算,在前两年可能都不那么容易把握好。

且每年甚至每个月的竞争情况不一样,非常容易因为对产品的销量预估过于乐观,而导致超量备货。那么,旺季10-12月3倍的仓储费,以及旺季配送费,可能就会直接让你的财务报表变成赤字。

所有需要足够的利润,来填补淡季带来的亏损。

三、 流量要足够大

这个和第一点“刚需制胜”有关联。但刚需产品≠流量大。是刚需,但如果是弱刚需,那么你也分不到多少蛋糕。

或者说市场早就供大于求,你进去就只有当炮灰的命。

四、 尽量做创新,哪怕是数量创新

可以负责任地说,2020年之前,我对创新是嗤之以鼻的。因为根本不需要,随便跟着热销品上一个一模一样的产品,视觉和文案做一下升级,自动广告低预算一开启,半个月内就能把销量拉升起来。但现在这种竞争环境来说,不是把图片做好看,文案写好看了,就能脱颖而出。

那么动动脑子,做一些不需要花费太多成本的升级或改款,成功几率才会更大。

就算不做改款,数量和配套产品的搭配,制造卖点出来,也是基操了。

五、 极致性价比

我的行业导师还有一句经典名言,就是“田忌赛马”。翻译过来,就是极致性价比。没必要去追逐高品质的产品。能找到中不溜秋的产品,对使用体验无碍,功能达到用户的基本要求,就可以了。

低价产品的用户对价格及其敏感。没有对使用体验造成颠覆性改善的产品升级成本,用户是根本不愿去买单的。

哪怕是0.5美金的成本增加,都是你在面对竞争对手时,少掉的一颗子弹。

六、 在产品设计和详情页、图片中加入情绪价值

卖产品就是卖图片。客户买你的产品,当然不全部是因为你的图片。有可能是你的产品刚好出现在了弱鸡对手产品的旁边,也有可能是因为逛累了,看起来差不多就下单买你产品了。

但图片中能加入使用这个产品时用户可能出现的一起情绪,比如“放松”‘感动“”愉悦“这些正向情绪,那么更能刺激用户体内产生多巴胺,产生美好想象,进而更容易促成买卖。

七、 建议关键词竞价不要高于1美金

这个不用过多解释,竞价越高,可能竞争越激烈,前期推广成本会很吓人。虽然有各种长尾广告打法,捡漏打法被宣传出来,但你想,如果大词竞价达到了2美金,那么再长尾的词,可能竞价也要1美金才能有少量曝光。

而大多数大词竞价能在1美金以内的话,长尾词的竞价可能可以低到0.2、0.3美金就能有曝光。对于低价产品来说,这个竞价不要太香,可能一个自动广告就能把销量拉升起来。

您还别跟我杠,说哪儿去找竞价1美金以下的产品?哈,我以前也不太信,不过还真有,我今年就有碰到。最高建议竞价也就是0.4美金左右。有图为证。这个新品因为是新类目尝试,初期备货量不大,为了不断货,近两日已经把竞价调整到0.2以下了,但还是有不少流量进来。



做亚马逊,高价产品门槛高,低价产品内卷,我该怎么办?(下篇)

图片来源:亚马逊后台

很多时候我们不相信,是因为没看见。

八、首批货不要大批量

如果采购价格低,那么1000个左右做一个数据测试就好了。太少的话,精品推广比较难操作。精铺的话,就更不需要这么多了。

量力而为,不要把手上的子弹都打光。

最后关于广告推广

高价产品如果广告竞价过高,就尽量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先打次一级流量词以及长尾词广泛。别碰主词,转化率会低到怀疑人生。

如果自动广告转化不好,就调低竞价做捡漏。主打手动长尾。

低价产品就更简单了,自动广告的效果绝大多数要好过手动,性价比绝对是最高的。

至于前期竞价,都是需要去慢慢测试的。不管高价还是低价,新品的Acos都不会太好看。但千万不能因为Acos太高而关广告。要看就看TAcos。再差的广告,都可能会带动自然流量的进入。需要算总账。

(来源:跨境女侠张丝丝)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

分享到:

--
评论
最新 热门 资讯 资料 专题 服务 果园 标签 百科 搜索

收藏

--

--

分享
跨境女侠张丝丝
分享不易,关注获取更多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