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收藏,可在 我的资料库 中查看
关注作者
您可能还需要
独立站
DTC品牌研讨会
立即报名
加入社群
独立站近期活动
雨课
亚马逊全链路陪跑服务
雨课官网
陪跑孵化
亚马逊卖家孵化营近期活动
更多场次
卖家社群
精品系列活动
查看更多
平台招商活动
平台活动综合社群,get主流平台活动方向>
运营增长活动
多城巡回式分享交流,直连官方解决疑难>
品类系列活动
选品、爆品交流分享,还能参加探厂计划直链源头>
亚马逊系列活动
亚马逊平台动向直击,入门进阶一手扶持>
独立站系列活动
独立站长期布局策略,全面解析新增长路径>
美客多系列活动
多场次、多品类,市场解读&美客多平台政策>
亚马逊千人峰会*杭州
立即报名
加入社群
跨境同行交流平台
查看更多
亚马逊社群
招商政策、运营进阶资料、业绩增长交流>
TikTok社群
招商政策、运营进阶资料、业绩增长交流>
独立站社群
招商政策、运营进阶资料、业绩增长交流>
Ozon社群
招商政策、运营进阶资料、业绩增长交流>
Shopee社群
招商政策、运营进阶资料、业绩增长交流>
沃尔玛社群
招商政策、运营进阶资料、业绩增长交流>
亚马逊千人峰会*杭州
立即报名
加入社群
本地跨境资源
查看更多
深圳卖家社群
同城跨境资源交流,本地活动抢先知>
广州卖家社群
同城跨境资源交流,本地活动抢先知>
杭州卖家社群
同城跨境资源交流,本地活动抢先知>
宁波卖家社群
同城跨境资源交流,本地活动抢先知>
福建卖家社群
同城跨境资源交流,本地活动抢先知>
成都卖家社群
同城跨境资源交流,本地活动抢先知>
亚马逊千人峰会*杭州
立即报名
加入社群
雨果X产业带系列
查看更多
时尚品类社群
选品技巧、品类指南、探厂品类源头工厂>
服装内睡社群
选品技巧、品类指南、探厂品类源头工厂>
大件家居社群
选品技巧、品类指南、探厂品类源头工厂>
美妆个护社群
选品技巧、品类指南、探厂品类源头工厂>
家电品类社群
选品技巧、品类指南、探厂品类源头工厂>
其他品类社群
选品技巧、品类指南、探厂品类源头工厂>
亚马逊千人峰会*杭州
立即报名
加入社群

外贸人当心这种骗局:恶意拒付并利用滞港货物低价转卖牟利

识别并防范外贸欺诈:从拒付到滞港货物贱卖的全过程

外贸人当心这种骗局:恶意拒付并利用滞港货物低价转卖牟利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温文尔雅、气度不凡、诚意十足的海外“进口商”,原来是深谙出口商心理的骗子,先以大额订单极速成交,然后坐等滞港拒付,待出口商无奈转卖,换关联公司压价买货。

出口商:深圳某公司

进口商:加拿大某公司

2021年,深圳公司通过北美某大型展会,结识了加拿大采购商 Z 先生,对方谈吐专业,自称代表加拿大当地一家颇具规模的产品经销商,希望将深圳公司的产品引入加拿大主流商超。

双方经过数轮洽谈,迅速敲定了一笔48万美元的订单,并约定采用D/P45天的支付方式。由于线下见过面,加上 Z 先生表现的非常专业,深圳公司只是做了简单背调,未做资信调查,便没考虑太多。

孰料,当满载货物的货轮抵达加拿大港口后,情况急转直下。深圳公司迟迟未收到 Z 先生的付款通知,多次联系后, Z 先生先是以 “财务系统升级” 为由拖延,随后又称 “市场需求突变,需要重新评估订单”。

随着滞港时间不断延长,深圳公司意识到事态严重 。便找到Harry,对加拿大公司做资信调查,辅助后续决策。

信用报告揭示风险

Harry调取加拿大公司的企业信用报告,发现:

1、隐形操控者

Z 先生虽未出现在买方公司的股东或高管名单中,但通过股权穿透等分析发现,他通过亲属持股、关联公司交易等方式,实际掌控着买方的核心决策权。这种 “台前幕后” 的操作模式,让责任追溯变得极为困难。

2、财务危局

买方公司财务报表显示,其资产负债率高达85%,现金流长期为负,近三年净利润持续亏损,偿债能力几乎为零

3、诉讼缠身

该买方近五年涉及12起商业纠纷诉讼,其中8起为拖欠供应商货款,4起为合同违约。这些诉讼不仅暴露了买方的信用污点,更揭示了其 “惯犯” 本质。

峰回路转?确认骗子无疑

基于报告结果,深圳公司联系了加拿大公司负责人,对方承认交易表示愿意支付30%货款先提货。

Harry建议深圳公司:要求买方负责人或Z先生就剩余70%货款签署个人连带责任担保,将企业债务与个人资产绑定,避免提货后对方拒付。然而,当深圳公司提出这一要求后,Z先生和买方负责人突然失联,仿佛人间蒸发。

此时,滞港费已累计超过5万美元,货物面临被拍卖的风险。深圳公司被迫启动转卖程序,却在筛选新买家时再次遭遇 “陷阱”:在对新出现的买家进行资信调查时发现,Z先生的名字赫然出现在股东名单中

原来,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连环骗局:Z先生先用一家企业下订单,货到港后先要求较低比例货款提货,若出口企业不答应,再通过关联公司以 “新买家” 身份低价收购滞港货物

应对建议

这场48万美元的骗局,为无数外贸企业敲响了警钟。Harry为各大出口企业总结出三大风控策略:

01

交易前的 “身份核查”

多维度验证:通过企业信用报告、官方商业登记系统(如加拿大的 Corporations Canada)核查买方信息,比对官网、联系方式与注册信息是否一致。

股权穿透:利用专业工具穿透股权结构,识别隐形关联方,避免被 “台前公司” 迷惑。

行业调研:查询买方在行业内的口碑,可通过商会、同业交流群或第三方评价平台获取真实反馈。

02

预付款:

抵御风险的第一道防线

提高预付款比例:对于首次合作的买家,建议将预付款提升至 30%~50%,并要求以公司对公账户支付,避免个人账户交易带来的资金流向模糊问题。

合同约束:在合同中明确约定,若买方未按时支付尾款,预付款不予退还,同时保留货物所有权。

03

危机处理:

快速止损,果断决策

及时止损:若买方出现拖延付款迹象,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如转卖货物、转移仓储,避免滞港费滚雪球式增长。

法律武器:通过国际商事仲裁或当地律师介入,及时冻结买方资产。对于涉及欺诈的案件,可向国际刑警组织或相关贸易保护机构报案。

每一次订单的背后,都是对风险的博弈,这场48万美元的外贸骗局,不仅是深圳公司的惨痛教训,更是对所有外贸从业者的警示。在全球化贸易的浪潮中,唯有将风险意识融入每一个交易环节,用专业工具和严谨流程筑牢防线,才能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国际市场中稳健前行。

(来源:外贸风控-Harry)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

分享到:

--
评论
最新 热门 资讯 资料 专题 服务 果园 标签 百科 搜索
外贸风控-Harry
曝光
9.8w
粉丝
--
内容
262
向TA提问

收藏

--

--

分享
外贸风控-Harry
分享不易,关注获取更多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