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跨境电商头条
作者:深小跨
假期结束第一天,打工人的心还在路上,但亚马逊卖家的小心脏可能已经坐上了过山车——毕竟这个五一,亚马逊的“账号审查风暴”可比景点的人潮更刺激。
据多位卖家反馈,五一假期刚开场,亚马逊北美站就上演了“卖家消失的它”。大批新注册账号集体喜提“第三条协议封号大礼包”,注册时间越短、越“干净”(没订单没数据),越容易被系统盯上。【备战亚马逊Prime Day,获取爆单技巧!5月15日亚马逊千人峰会,现场集齐18大站点官方经理,还有众多亿级大卖。点击此处】
卖家群瞬间炸锅:
账号刚满月就“夭折”,亚马逊这是搞“新生儿筛查”
扫号像龙卷风,五一当天收邮件,快乐假期秒变“渡劫现场”
……
据卖家透露,自4月底至5月3日,亚马逊启动多轮账号审查行动,北美、加拿大、欧洲等主要站点均出现大规模封号事件,其中新注册账号成为重点筛查对象。封号邮件统一援引《亚马逊商业解决方案协议》第三条,指控卖家 “违反平台政策”。
此次封号潮被业内视为Prime Day大促前的常规“清场”动作,但其审查严格程度与触发机制引发卖家讨论。
根据卖家反馈本次扫号行动有两大特征:
1、注册时长1个月内、无销售记录的新账号成为绝对主体,部分卖家反馈账号甚至未完成后台基础设置即遭停用;
2、平台采用“二审+视频验证”双轨制审查,无运营数据的账号直接触发二审且通过率不足5%,而完成法人视频验证的账号存活率超80%。
据某服务商透露:
今年二审触发阈值明显降低,以往新账号3个月无订单才可能触发,现在1个月内未发货即被标记。我们客户中60%的新号在五一期间中招,其中85%是纯注册未运营的账号。
值得注意的是,平台对“不活跃账号”的判定标准日趋严格,有卖家账号因注册后10天未登录后台直接触发二审。
# 加拿大站:强制KYC认证落地,PCMLTA法案倒逼合规升级
就在北美新号遭遇扫号的同时,加拿大站卖家迎来更严厉的监管。亚马逊加拿大站全面推行强制身份验证,要求卖家在收到邮件后60天内完成认证,否则面临停售风险。
根据官方邮件,卖家需在60天内提交四类文件:
1、政府签发身份证件(护照/驾照)
2、近3个月银行对账单
3、法定代表人自我声明
4、受益所有人信息登记表
此次认证要求与欧盟KYC(Know Your Customer)流程高度相似,但新增反洗钱(AML)合规维度。行业分析师指出,此举与加拿大《犯罪收益(洗钱)和恐怖主义融资法案》(PCMLTA)修订密切相关,电商平台需承担更多交易监控责任。
一位多伦多卖家表示:
“认证流程比欧洲站更繁琐,银行对账单必须显示完整账户信息,截图或部分遮挡都会被拒。”
# 欧洲站:法人年龄成新红线,超龄账号遭遇清退潮
而在德国、法国等欧洲站点,亚马逊启动专项筛查,重点清理法人年龄超过65岁的账号。
业内人士透露,此举针对部分服务商利用高龄人士身份规避税务审查的灰色操作:“去年开始,用退休老人当法人的账号激增,这类账号通常关联多个店铺且存在税务漏洞。”
有欧洲本土税务人士指出:
“亚马逊通过人口数据库比对,对法人年龄与运营数据不匹配的账号进行标记。”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清退潮与欧盟《数字服务法》(DSA)落地形成政策叠加效应。根据新规,平台需对商业用户进行实益所有人披露,高龄法人账号因难以满足动态验证要求成为首要清理目标。
面对日趋严格的审查环境,业内经验人士建议卖家在账号注册后72小时内完成品牌备案、产品发布及FBA入仓等全流程激活操作,确保账号活跃度;同时建立数字化合规档案库,对护照、银行流水等核心认证材料实施云端加密存储,实现平台抽检30分钟内快速响应。
对于已遭限制账号,二审申诉可借助律师函证明运营合规性,但需要注意的是视频验证账号则需严格遵循法人亲测原则,错误应答比例超过三成将直接触发终止机制。
每一次亚马逊的“大清洗”不仅是平台规则的升级,更是全球电商从“野蛮扩张”转向“规则治理”的缩影。合规能力将成为卖家的核心竞争力,而那些能快速适应规则变化、布局全球合规网络的卖家,将在新一轮洗牌中占据先机。
(封面图源:图虫创意)
(来源:雨果网的朋友们)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雨果跨境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