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收藏,可在 我的资料库 中查看
关注作者
您可能还需要
独立站
AI智能品类出海创新研讨会
立即报名
加入社群
独立站近期活动
卖家社群
跨境同行交流平台
查看更多
亚马逊社群
招商政策、运营进阶资料、业绩增长交流>
TikTok社群
招商政策、运营进阶资料、业绩增长交流>
独立站社群
招商政策、运营进阶资料、业绩增长交流>
Ozon社群
招商政策、运营进阶资料、业绩增长交流>
Shopee社群
招商政策、运营进阶资料、业绩增长交流>
沃尔玛社群
招商政策、运营进阶资料、业绩增长交流>
跨境同行资源
立即扩充
本地跨境资源
查看更多
深圳卖家社群
同城跨境资源交流,本地活动抢先知>
广州卖家社群
同城跨境资源交流,本地活动抢先知>
杭州卖家社群
同城跨境资源交流,本地活动抢先知>
宁波卖家社群
同城跨境资源交流,本地活动抢先知>
福建卖家社群
同城跨境资源交流,本地活动抢先知>
成都卖家社群
同城跨境资源交流,本地活动抢先知>
跨境同行资源
立即扩充
精品系列活动
查看更多
平台招商活动
平台活动综合社群,get主流平台活动方向>
运营增长活动
多城巡回式分享交流,直连官方解决疑难>
品类系列活动
选品、爆品交流分享,还能参加探厂计划直链源头>
亚马逊系列活动
亚马逊平台动向直击,入门进阶一手扶持>
独立站系列活动
独立站长期布局策略,全面解析新增长路径>
美客多系列活动
多场次、多品类,市场解读&美客多平台政策>
跨境同行资源
立即扩充
雨果X产业带系列
查看更多
时尚品类社群
选品技巧、品类指南、探厂品类源头工厂>
服装内睡社群
选品技巧、品类指南、探厂品类源头工厂>
大件家居社群
选品技巧、品类指南、探厂品类源头工厂>
美妆个护社群
选品技巧、品类指南、探厂品类源头工厂>
家电品类社群
选品技巧、品类指南、探厂品类源头工厂>
其他品类社群
选品技巧、品类指南、探厂品类源头工厂>
跨境同行资源
立即扩充

比安克卖得还多?它拿下亚马逊充电宝销量第一

不是只有高端路线能成功,性价比爆款同样能跑通。

在提到移动电源,Anker 几乎是行业共识的代表品牌,凭借技术积累与品牌声誉长期占据 3C 配件领域的头部位置。然而,如果打开亚马逊美国站的“Portable Power Banks”销量排行榜,会发现一个颇有意思的现象:稳居首位的并非Anker,而是另一个专注便携充电领域的品牌——INIU。

INIU 的部分产品在亚马逊上收获了数万条用户评价,维持在 4.7 星左右的评分,并长期稳居销量前列。这一对比并不只是“谁卖得更多”的问题,而是折射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路径选择:一类是以 Anker 为代表,强调技术研发与品牌溢价,走相对高端的路线;另一类则是以 INIU 为代表,突出性价比与耐用性,专注满足大众市场的普遍需求。

从结果来看,两种模式在同一个市场中都跑通了。这也表明,在消费电子这样容量巨大的品类里,用户需求并非单一,而是多层次、多价位并存。理解 Anker 与 INIU 的差异,不仅能看出不同品牌的生存逻辑,也能折射出跨境电商竞争格局的多样性。

01

亚马逊充电宝赛道的“销量王者

据了解,INIU 成立于 2016 年,品牌名取自 “I Need You”,寓意“随身可靠的伙伴”。与 Anker 这样多线扩张的大厂不同,INIU 从一开始就聚焦在移动电源赛道,尝试在“低价无保障”和“高价溢价”之间找到平衡点。

它真正走入大众视野,是在 2018 年前后。2017年12月9日,INIU 在亚马逊上架了一款 10,000mAh 的超薄便携充电宝,凭借轻巧的设计、低于主流竞品的价格以及少见的三年质保,迅速俘获了大批注重性价比的用户,成为了亚马逊上的“常青款”。【如何深度挖掘同类目潜在蓝海商机?9月23日(深圳)2026亚马逊卖家启动大会,现场提供旺季差异化选品思路与旺季广告流量攻略。点此报名

2025年7月,该款产品依旧处于亚马逊逊美国站“Portable Power Banks”的销量第一,积累了超8万条的评价,评分维持在4.6星,成为 INIU 打开市场的“爆款”。

比安克卖得还多?它拿下亚马逊充电宝销量第一

图源:卖家精灵

从历史趋势来看,INIU 的10,000mAh便携充电宝在 2023年的前半段,单月销量多在 2-3 万件的区间徘徊。在2023年底以后进入快速上升通道,2024 年底甚至突破单月 15 万件的峰值。

到 2025 年,销量趋于稳定,维持在 8-9 万件的区间,月销售额稳定在135万-165万美元。这说明 INIU 已经从“快速增长期”进入了相对成熟期,爆发力稍减,但整体地位已稳固。

比安克卖得还多?它拿下亚马逊充电宝销量第一

图源:卖家精灵

有了第一款爆品之后,INIU 的策略并没有急于全面铺开,而是持续沿着“集中资源打造爆品”的逻辑延伸。

2020年以后,它开始扩展产品线,推出更大容量的 20,000mAh、27,000mAh 系列,以及支持 45W、65W 快充的型号,逐渐覆盖到笔记本电脑用户等更广泛的使用场景。

与此同时,INIU 还在产品外观和功能设计上做了一些尝试,例如数显电量显示、磁吸无线充电等,让产品不再只是“便宜耐用”,而是逐步兼顾了设计感和使用体验。

比安克卖得还多?它拿下亚马逊充电宝销量第一

图源:亚马逊

在品牌宣传上,INIU 也善于突出差异化优势。例如其亚马逊品牌旗舰页首页,就直接展示了“Amazon’s No.1 Best Seller Portable Charging Brand”的字样(时间范围为 2023 年 10 月至 2024 年 11 月),强调其在充电宝细分品类的销量领先地位。

比安克卖得还多?它拿下亚马逊充电宝销量第一

同时,他们将“三年质保”作为核心卖点,用一句简单的口号概括为“Any quality issues in 3 years? A new one on us.”,既传达了耐用品的可靠性,也降低了用户的购买顾虑。

在渠道层面,亚马逊虽然仍是 INIU 的主阵地,但品牌并未止步于此,而是逐步推进“多渠道并行”的策略。除了在 BestBuy、沃尔玛、eBay 等第三方零售平台入驻之外,INIU 也上线了自有独立站 iniushop.com,尝试在流量获取和用户沉淀方面掌握更多主动权。

具体来看,在沃尔玛渠道,INIU 延续了“高性价比便携充电设备”的产品定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依然是 10,000mAh 超薄移动电源,售价约 17.99 美元,搭载 15W 快充 功能,并结合沃尔玛的 “次日达”物流,成为页面上最突出的 Best Seller。

与此同时,INIU 还通过 100W 快充数据线 和 15W 无线充电器等配件,构建了一个价格多落在 7.99 美元起的“走量型”产品矩阵。这种策略既强化了充电宝作为核心单品的带动作用,又通过周边配件提高了整体客单价和用户复购率。

比安克卖得还多?它拿下亚马逊充电宝销量第一

图源:沃尔玛

在独立站方面,INIU 的运营思路同样值得关注。据第三方流量数据显示,其自建站月均访问量已达到 20 万,其中超过 78% 来自自然流量。自然关键词搜索贡献了 45.22% 的流量,直接访问占比则达到 33.05%,这说明 INIU 在用户心智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品牌认知,不再完全依赖于广告投放驱动。换言之,独立站不仅是销售转化的补充渠道,更成为其品牌形象展示与长期用户运营的阵地。

从发展轨迹来看,INIU 的成长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先是依靠亚马逊爆款快速起盘;随后扩展产品矩阵,提升复购潜力;再到如今的多渠道并行,逐步积累独立的品牌资产。它没有选择高举高打的路线,而是凭借务实的策略,在全球市场找到了一条可持续的生存方式。

02

两种不同的增长逻辑

如果说 INIU 的路径可以概括为“精准切入 + 渠道渗透”,那么 Anker 展现的则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增长思路。

作为 3C 配件领域的代表性品牌,Anker 自 2011 年成立以来,就一直强调技术研发和品牌价值的积累。它的业务已经不局限于充电类产品,而是延伸至音频、智能影像和智能家居等多个板块:通过 Soundcore 布局蓝牙耳机和音箱,通过 Nebula 切入便携投影仪,通过 Eufy 深耕智能家居设备,逐步形成一个覆盖多场景的消费电子生态。

在产品策略上,Anker 的移动电源和充电器仍然是基本盘,重点发力高功率 GaN 充电器、多口快充和大容量移动电源等中高端需求。与此同时,Soundcore 系列频频进入海外音频市场榜单,与 JBL、Sony 等品牌同台竞争;Nebula 便携投影则瞄准家庭与移动场景;Eufy 则覆盖扫地机器人、智能门铃、安防摄像头等家居类产品,整体客单价和用户粘性都远高于单一3C 配件。这种多品牌、多品类的扩展,使 Anker 的增长逻辑更偏向“技术创新 + 品牌溢价”的长期积累。

渠道层面,Anker 虽然同样依托亚马逊起步,但更早就转向全渠道扩张。如今,它在 Apple Store、BestBuy、Target 等大型零售商都有稳定铺货,线下可见度和高端品牌定位明显强于 INIU。其官网和独立站也更多用于品牌叙事和技术展示,而不是单纯依靠价格竞争。

比安克卖得还多?它拿下亚马逊充电宝销量第一

图源:安克独立站

相比之下,INIU 的路径就务实的多。它没有在品牌建设和多品类扩展上投入太多,而是牢牢抓住了“充电焦虑”这个单一痛点:主打低价快充、三年质保、灵活套装,用极高的性价比切入大众市场。这种“爆款单品”模式,虽然路径简单,但在大盘需求充足的充电赛道,的确展现出明显的效率优势。

这也解释了一个常见的市场现象:在亚马逊美国站的 “Power Banks” 类目畅销榜单上,INIU 产品长期位居前列,而 Anker 并非始终占据榜首。两者所代表的,其实是两种不同的增长路径——一个通过规模化和爆款逻辑实现市场渗透,一个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矩阵构建长期壁垒。

从行业角度看,这并不是“谁更强”的问题,而是全球消费电子市场多样性的体现。用户群体并非单一:有人关注性能和品牌,也有人更看重价格和可靠性。正因如此,不同定位的品牌都能在同一赛道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

对于出海从业者来说,INIU 与 Anker 的对比更像是一面镜子:同样是亚马逊起家,但一个选择在单一赛道做到极致,一个选择扩展品类构建壁垒。它们的差异提醒我们,出海并不存在标准答案,关键在于能否真正读懂用户需求,并结合自身资源去匹配最合适的增长路径。

文/雨果跨境 封面/图虫创意

封面来源/图虫创意

(来源:雨果跨境编辑部)

分享到:

--
评论
最新 热门 资讯 资料 专题 服务 果园 标签 百科 搜索
雨果跨境顾问
工具服务顾问-Owen
雨果跨境官方顾问

收藏

--

--

分享
雨果跨境编辑部
分享不易,关注获取更多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