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的美联储议息会议释放出了鸽派信号。
那9月会如期降息吗?会触发降息的两种情况具体是什么?在美国的大选年,美联储是否会有额外的举措?而会议决策的走向,又将如何影响跨境出海贸易?
一、美联储态度偏鸽,确认不会再加息
在议息会议召开前,由于第二季度美国通胀数据反弹压力较大,中东地缘政治局势持续紧张,市场对美联储年内降息的预期持续下调。
在5月会议上,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5.25%-5.5%。
尽管当前通胀数据表现强劲,但美联储释放的信息整体偏向鸽派。
一方面,美联储决定放缓缩减资产负债表的步伐;
另一方面,尽管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承认通胀降温步伐放缓,但他明确拒绝了加息的可能性,并指出了未来降息的两条可行路径。
这些信息让市场嗅到了美联储微妙的鸽派倾向。
二、议息会议中的三个重要信息
第一点,是关于美联储对通胀回落速度的看法。
声明指出,近期通胀在达到2%目标方面「缺乏进一步进展」,与3月份会议上的表述「过去一年通胀有所放缓」相比,措辞变化反映出美联储对当前通胀数据反弹的担忧加剧。
不过对经济整体判断没变,认为经济继续「稳步扩张」、就业增长「强劲」、失业率「保持较低水平」。
第二点,鲍威尔否认了加息的可能性,并列出了未来可能导致降息的两种情况。
他承认控制通胀的时间比预期更长,但认为目前的高利率水平已经足够限制需求,对利率敏感领域如房地产和投资构成压力。
因此,他认为下一步不太可能再加息,这一表态缓解了市场对通胀数据的担忧。
随后,鲍威尔说有以下两种可能情况会触发降息:
1、通胀可持续下降至2%的目标水平;
2、劳动力市场出现意外疲软。
鲍威尔认为,虽然就业市场目前仍较为紧俏,但供需状况正在趋于平衡。
失业率近期回升至3.9%,就业市场的紧缺状态有所缓解,劳动力供需紧张的格局继续松动,劳动者议价能力下降。
鲍威尔的讲话后,市场预计美联储年内可能在9月首次降息。
预计9月降息后,下半年或将暂时按兵不动,2025年或继续降息。
第三点,是关于缩减资产负债表的决定。
为缓解金融市场流动性紧缺压力,美联储将每月国债赎回上限,从600亿美元降至250亿美元,不同于市场预期的300亿美元左右。
这是因为自2020年到2022年中期,美联储为应对疫情曾大规模购入约5万亿美元资产,并从2022年6月1日开始缩表。
到2024年4月底,资产规模从顶峰的8.96万亿美元缩减至7.45万亿美元。
但长期高利率加上持续缩表,导致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收紧,一些指标如3月末至4月初隔夜担保融资利率SOFR曾大幅走高,显示市场流动性较为紧张。
鲍威尔解释说,放慢缩表步伐并非意味着不再缩减资产负债表,而是为了让过程更缓慢、更平稳过渡,降低对货币市场的冲击压力,最终仍需将资产规模恢复至合理水平。
总的来说,鲍威尔一方面排除了进一步加息,另一方面为降息定下了两个潜在条件,即通胀持续下行至2%或就业市场明显转弱,反映出美联储对政策前景的审慎态度。
三、从宏观经济和出海的角度,我们得出以下几点观察
首先,综合考虑通胀、就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以及大选年政治周期的影响,我们认为美联储今年9月降息是大概率事件。
具体理由包括:油价回落、通胀后续将逐步下行;就业市场供需缺口收窄、高利率持续冲击经济、大选年呵护经济股市等。
其次,美联储自2023年下半年结束加息周期以来,通过连续几次会议释放的信号,体现出了相对偏鸽的基调。
例如去年四季度释放鸽派信号导致市场预期降息;
2024年初虽然遏制了降息预期过快,但仍强调通胀向「更好均衡」趋同;
本次会议则放缓缩表节奏、否认加息可能等,继续传递鸽派信号,引导通胀温和回落,避免对经济产生过大冲击,尤其是利率敏感领域。
最后,美联储本次决策,和对9月降息的预期,对出海企业来说存在以下三点利好:
1.降息预期有利于美元贬值
如果美联储按预期在9月开始降息周期,将利空美元汇率,使美元相对其他主要货币如人民币、欧元等贬值。
这对以美元计价的出口企业来说是利好,可以降低出口成本,提高产品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
2.利率下行有利于融资
降息预期,意味着美国企业贷款利率水平也将下降,有利于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获取更低成本的资金。
对于很多依赖银行贷款的出海企业来说,可以减轻财务负担,支持业务拓展。
3.经济预期向好,或刺激消费动力
美联储维持相对鸽派基调,既反映了对经济增长前景的乐观,也试图通过降息来托底经济。
如果美国经济保持复苏,将为中国出口企业带来更多订单需求。
(来源:艾凡咨询公众号)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