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有个粉丝朋友问我目前投放的产品词流量很大,不够精准,但是如果使用产品词+B端词的话,流量又变得非常小,应该怎么办?今天这篇文章讲清楚B端流量的断舍离。
第一,要不要前期只投产品词,优先确保流量?
前期不太推荐,尤其是新账户,因为产品词虽然能带来大量的流量,但是这个流量中含有大量C端流量,针对B2B卖家而言,这种C端流量可以达到MOQ的成交的概率极低,几乎可以认为是“垃圾流量”,同时如果是新账户的话,这些“垃圾流量”会把精准流量稀释掉,这样不利于系统学习和定位。所以不推荐只投产品词。
当然了也不是绝对不能投,如果产品本身定位就很精准,例如:挖掘机,电缆,这种C端用户几乎不怎么会搜索的产品,B端用户搜索的话,那么是对这个产品有采购意愿,或者对这产品有一些信息想要去了解,针对这样的产品,直接投放产品词是完全OK的。
第二,前期产品词+B端词流量太小怎么办?
前期使用产品词+B端词流量是变得很精准,但是流量很小,怎么办呢?不用慌,问题不大。
首先,先排查当前系列的展示份额,有的时候,没流量不是因为流量小,而是你的出价太低,通过展示份额数据,判断关键词可以广告的几率大小,核心词通常要有20%以上的展示份额才行。
其次,扩大地域,再选择更多投放国家,这边不推荐在原系列里填充太多,具体原因在之前的文章里有讲过,可以根据国家创建不同系列。
第三,可以尝试其他广告类型帮助扩量,小预算测试Pmax广告。初期小预算测试,有正向结果之后,再慢慢扩量(加预算,建新系列)。当然了,如果是新账户,刚开始投放,还是建议谨慎些,Pmax受众尽可能设置精准一些,选择漏斗中下层的用户,可以侧重适合的竞品。
第四,尝试一些上下游,应用场景词,例如,我是做挖掘机的,为了扩量可以尝试挖掘机零部件更换,挖掘机维修(避免一些搜本地服务的,需要设置否定词例如:near me,local 等)。最好是涉及某些专业名词。建议:小预算测试,精准度不高随时关。
最后,也可以尝试一些与自己同级别的竞品+产品词,使用这个方法时需要注意寻找竞品的短板以及自己产品的竞争优势,尽可能在广告文案和着陆页上凸显出来,这样针对客户来说更具有吸引力,更容易产生转化。
通过以上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稳定地扩充流量。
历史文章:
(来源:跨境宅客张)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