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强制捆绑物流导致隐形加价
现象:许多租赁服务商或平台合作方会要求卖家使用其指定的物流方案,实际形成“捆绑销售”。比如要求将商品先发往指定海外仓,再由第三方快递送至买家,或者必须使用平台集成物流线路。这些“打包”服务往往附带多项费用,比如仓储费、贴标费、派送费等,增加卖家成本。
风险:由于物流环节被“绑定”,卖家难以灵活选择更经济的方案,可能支付高于市价的运费或服务费,造成成本隐形上涨。例如,Ozon平台对包裹贴单加收固定费用(贴单费1.5卢布),还有退货等额外损耗费(一般约3%)。若物流合作商另行加收小额附加费,利润立即被侵蚀。一旦旺季促销,却还被固定高成本制约,更难获得理想收入。
应对: 卖家需严格审核物流成本。入驻前询问清楚所有费用明细,不要默认服务商报价。比较不同物流渠道(如Ozon官方FBS、第三方快递等)的费率和时效,合理规划发货方式,必要时选择“自发货”模式或改变供应链布局。与捆绑方谈判时争取减免不必要的附加费或寻找替代方案。简言之,不要让“捆绑”成为利润黑洞,对每笔物流费用都做到心中有数并及时调整定价。
建议:详细了解Ozon官方物流模式和收费规则,将物流成本纳入产品定价计算;与服务商合同中明确费用项目,避免被隐藏小费吞噬利润。
2. 一个ID注册多店铺带来的税务和额度限制
现象: 部分卖家为拓展产品线或规避平台规则,打算使用同一主体(同一俄罗斯营业执照或个体身份)注册多个Ozon店铺。
实际上,Ozon官方也曾宣布一个执照可开多家店(如2023年即通知最多可开10家店铺),看似灵活。
风险:然而在俄罗斯当地法律与税务制度下,一人多店并非毫无限制。首先,税务报表需要合并所有店铺收入,一旦总营收超过简易税制(УСН)或专利制(ПСН)的收入上限,卖家须转为一般税制(缴纳增值税等),税负骤增。
此外,个人主体持有的营业执照或专利数量也有法定限制,违规使用同一营业证注册超额店铺可能被认定为违法经营。
更重要的是,如果店铺之间存在关联销售或财务往来,还可能被平台认定关联操作,遭到处罚甚至关闭。
应对:建议严格遵守当地税务法规:合理规划店铺结构,不要无限制堆积至多家。若业务增长需要额外店铺,可考虑注册新的独立主体(或在同一个集团下建立子公司)并分别申报纳税,以规避单一主体额度上限。同时,对照Ozon规则确保各店铺运营相对独立,避免过度重复或相互促进的“关联卖”行为。总之,一人多店虽可行,但务必合规审慎运营。
租赁Ozon本土店铺可以加速打开俄罗斯市场,但潜藏成本和风险不容忽视。卖家应该依法经营,并结合Ozon平台的规则和工具,有预见地做好规划。或者合规合法的去开设本土店,例如VIOMALL为客户做的那样,完整开店,开公司,记账报税,开设企业公户等。只有洞察这些潜在问题并提前应对,才能真正把“本土化”优势转化为稳健收益。
(来源:汽配跨境扫地僧)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