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纽约中央车站人潮汹涌,一支中国团队在此拍摄降噪测试视频。TikTok用户见证嘈杂环境瞬间切换至沉浸音乐世界的震撼效果,视频播放量突破50万次——这是新锐品牌Picun登陆北美市场的关键一役。
(图说:PICUN官方网站)
2025年盛夏,中国音频品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抢占全球市场份额。在速卖通平台,海外618大促期间HiFi耳机销售额相比日销增长8倍,MP3类目同比增长6倍;成立仅半年的Picun品牌通过TikTok实现单月销售超百万美元。
曾经被索尼、Bose等国际巨头垄断的耳机市场,如今正被中国品牌撕开一道裂口。这些后来者凭借开放式声学技术突破、精准场景创新和社交媒体的本土化运营,在北美、日韩、欧洲等成熟市场掀起“中国声浪”。【8月21日(武汉)亚马逊千人峰会——从中国品牌出海故事到实战打法,我们已备好流量与品牌跃迁的全链路方案。点此报名】
01
技术破壁战
中国声学的硬核突围
全球耳机行业的技术竞赛已从单纯的音质比拼,演进至开放式结构与智能降噪的复合战场。韶音科技中国区品牌营销总监刘雅婷指出,开放式耳机的技术体系主要分为三大类别:声学科技、佩戴科技和运动科技。
在声学技术层面,韶音最新OpenRun Pro 2骨传导耳机采用DualPitch™骨气双单元技术,结合骨传导和气传导发声方式,显著增强低频响应。而其OpenDots ONE耳夹式耳机则配备自主研发的Bassphere低频聚合™技术,实现“小体积、大声场”的音质突破。
降噪技术领域,中国工程师同样取得关键突破。吴伟鑫团队研发的“蓝牙耳机环境噪声自适应调节系统”,通过多阶数字滤波器组与时频联合分析手段,能精准识别并滤除环境噪声。
该技术通过声学传感器阵列采集环境噪声数据,生成噪声频谱图,经过初级降噪、信噪比优化及频响匹配度校正三阶段处理,实现动态降噪调节。
佩戴舒适性成为另一技术高地。韶音在OpenDots ONE中采用钛片材料取代传统钛丝,大幅提升产品抗扭转性和记忆性。其“不等距硅胶”设计则根据耳部不同部位的薄厚差异进行针对性加厚,解决长期佩戴舒适度痛点。
“我们每款产品上市前都经过超过十轮用户调研,”刘雅婷透露,“确保无论用户的性别、年龄、头型如何,都能获得良好体验。”这种对细节的执着,让中国品牌在佩戴人体工学领域建立起独特优势。
02
场景革命
打破同质化的创新法则
面对国际品牌的先发优势,中国耳机企业选择了一条差异化突围路径——将技术实力转化为场景解决方案。
韶音已完成开放式耳机四大形态的全面布局,成为行业内同时覆盖后挂式、耳挂式、耳夹式、头戴式的品牌。其产品矩阵深度绑定运动场景:OpenSwim Pro专为游泳设计,防水深度达2米;OpenRun系列针对跑步骑行优化;甚至为骑行爱好者开发专属骑行眼镜。
(图说:韶音OpenSwim PRO官方海外定价)
新锐品牌Picun则瞄准Z世代的时尚与功能双重需求。其产品线聚焦两大维度创新:推出莫兰迪色系、260g轻机身、街头艺术家联名涂鸦款,将耳机变为时尚配饰;针对游戏玩家定制7.1声道低延迟技术,为健身族开发IPX4防水材质。
“54%北美用户愿为HiFi音质溢价买单,降噪、无损音质、游戏低延迟成标配,”行业报告指出。Picun的产品策略正是基于这种消费洞察:游戏场景中精确捕捉脚步声,健身场景应对高强度出汗,通勤场景实现稳定降噪。
用户反馈机制成为产品迭代的核心驱动力。Picun在亚马逊平台3个月内依据用户反馈优化3次设计,将差评率由8%降至3%,用户满意度提升至4.8分,复购率提高15%。这种敏捷响应能力,正是中国品牌相较国际大厂的突出优势。
03
社媒新战场
内容营销的降维打击
当传统品牌仍在依赖线下渠道时,中国出海企业已在TikTok、Instagram等平台开辟新战场,用本土化内容营销实现品牌认知的弯道超车。
TikTok成为新锐品牌爆破的关键阵地。Picun在2024年10月入驻TikTok Shop后,仅用4个月实现爆发式增长。其核心策略是达人带货与场景化内容结合:54.06%销量来自达人合作,视频渠道贡献53.2%销售额。
(图说:Picun TikTok官方截图)
该品牌在纽约中央车站拍摄的降噪实测视频引发病毒传播,播放量超50万次,搜索量周增300%。同时打造“科技闺蜜”品牌人设,通过工程师日常和用户趣味反馈提升粉丝互动率,达行业均值两倍。
Instagram快拍广告则是高端品牌的有效触达方式。Beats by Dre曾针对Instagram快拍制作系列创意视频,通过纵向格式展示产品特性,最终实现网站访问量增加11倍,购买量提升29%的惊人成效。
(图说:Beatsbydre Instagram官方账号有接近400万粉丝)
Life n Soul音讯品牌在Facebook社群运营中采用三阶段策略:先以趣味内容唤醒粉丝;再结合使用场景沟通产品功能;最后通过广告投放导流募资。该策略使募资总额达成率超过349%,粉专互动率达384%。
平台选择需匹配市场特性。在巴西这类价格敏感市场,KZ耳机通过速卖通“N元N件”频道实现日销数千单,其中80%销量来自该频道;而在注重品质的日本市场,HIFIMAN则联合网红和垂类媒体进行渗透,成功打入高端消费群体。
04
渠道变革
亚马逊新规下的运营进化
2025年8月,亚马逊推行“两段式标题”新规,为中国耳机品牌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新规要求主标题(30-50字符)包含品牌+类目+基础属性,副标题则突出功能+场景+差异化。
这一变革意外为中小卖家创造红利空间。某中国卖家调整标题后,移动端展示完整率从60%提升至100%,“地铁通勤耳机”搜索排名进入前五,广告ACOS(广告成本占销售额比重)从28%降至19%,单量增长40%。
成功公式逐渐清晰:主标题放置高流量基础词如“蓝牙耳机”,副标题则采用客户评价中的真实场景词。例如“降噪-35dB | 地铁通勤专用 | 续航48小时”的组合,既符合新规要求,又直击用户痛点。
(图说:亚马逊上热销的耳机TOP 10单品名单)
亚马逊美国站已成为中国品牌的关键战场。Picun在2025年2月跃居该平台头戴耳机销量TOP5,超越JBL等国际品牌;漫步者TWS3则凭借IPX4级防水和人体工学设计,在通勤运动场景占据一席之地。
老牌选手JEET以“非时尚”理念突围,将资源集中于产品本身而非外观。其军工级标准的生产检测流程(包括拉伸测试、盐水测试等)打造出过硬品质,在媒体评测中多次战胜国际大牌。JEET团队曾放言:“在用户问题面前,高管的面子算个屁”——这种用户至上的理念成为其核心竞争力。
(图说:亚马逊上热销的耳机TOP 10品牌名单)
05
未竟之路
中国品牌的局限与挑战
尽管取得显著突破,中国耳机品牌在全球市场仍面临多重挑战。品牌溢价能力不足是首要瓶颈,相同技术参数的产品,国际品牌往往能获得30%-50%的溢价空间。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存在短板。行业观察人士指出:“再过十年,国际品牌的经典型号仍在销售,而中国品牌能否持续存在尚不确定。”这种担忧不无道理——威索尼克等曾红极一时的品牌已逐渐淡出主流市场,转而专注To B业务。
核心技术储备仍有差距。虽然平板耳机等领域取得突破(如HIFIMAN的金振膜技术),但国产动圈大耳机的竞争力仍显不足。“所谓国际大厂在hifi耳机领域只是个空壳子”的论调可能过于乐观。
供应链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同样不容忽视。吴伟鑫指出:“全球供应链波动将是中国品牌面临的主要挑战。”尽管美国对华3C关税下调带来利好,但国际物流、芯片供应等环节仍存在风险。
用户隐私与数据安全成为新挑战。随着智能语音交互技术的普及(如吴伟鑫团队开发的“智能语音交互式蓝牙耳机系统”),如何在数据驱动优化与用户隐私保护间取得平衡,考验着中国企业的技术伦理与合规能力。
BrandGlobal总结:
中国耳机品牌的全球化之路已从单一产品输出,升级为技术方案与品牌价值的双重出海。韶音将品牌口号从“专业运动耳机就选韶音”升级为“开放聆听,就选韶音”,揭示了中国音频企业更大的市场雄心。
开放式声学技术持续突破,细分场景创新产品层出不穷,社媒营销实现精准本土化触达——这些要素正构成中国耳机品牌全球突围的三角支柱。当技术深度遇上场景广度,再叠加社媒营销的加速度,国际音频市场的格局重塑已然开始。
(封面图源:图虫创意)
(来源:雨果网的朋友们)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雨果跨境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