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换汇成本过高怎么办?
我们系统说下换汇成本的原理、计算与指标异常的应对!
1、换汇成本是外贸企业独有的一个考核退税指标,软件默认正常范围在5-8之间,部分地区还有缩小。
2、换汇成本=【采购发票不含税金额+采购发票不含税金额*(征税率-退税率)-消费税】/美元离岸价
3、从公式看,换汇成本是公司的实际购入成本(包括不能退税的部分)与出口价格的比例。
假如公司采购商品不含税金额1万,征税率13,退税率10%,没有消费税;
公司实际购入成本=10000+10000*(13%-10%)=10300
可退税金额=10000*10%=1000。
也就是说税额1300中的3%即300元不能退,10%即1000元可以退税!
(1)如果出口美元离岸价为2000美元,折合人民币14000元,
利润=14000-10300=3700元
换汇成本=10300/2000=5.15
指标正常
(2)如果出口美元离岸价为3000美元,折合人民币21000元,
利润=21000-10300=10700元
换汇成本=10300/3000=3.43
指标偏低,但因为企业采购低售价高造成的,不影响退税。
(3)如果出口美元离岸价为1000美元,折合人民币7000元,
利润=7000-10300=-3300元
换汇成本=10300/1000=10.3
指标过高,存在虚开或多开采购发票骗取退税的可能(外贸企业退税依据=采购金额*退税率),需要企业填写说明由税局审核。
4、如何填写说明,有两种角度
(1)经营角度:从换汇成本公式分析,售价低(分母低)或采购成本高(分子高)都会影响指标偏高。因此,从售价角度,是否存在新产品开拓市场试销定价不能太高的因素?是否是一种前低后高的销售方法?从采购成本角度,是否存在原料或成品价格飙升,而销售合同早已签订这样的实际情况?
(2)指标计算角度:有时虽然软件提示换汇成本过高,但企业自行计算并不高,原因可能是退税系统采用了同一关联号下的同一商品编码汇总计算换汇成本的原因造成的。企业可以如实说明本情况。税局不认可的,还可以尝试将进出口拆分为多个关联号进行匹配测试,也会可能出现指标正常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