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不管是对跨境电商、物流、或是想出海的企业来说,如何得知当前跨境运输与供应链热度都是必修课程,客博士观察到几个有意思的现象、与之相关的几项风向标,包含包装用瓦楞纸、货运列车行驶、平板卡车运费、海柜与卡车底盘、栈板。以下就借由近期美国西岸供应链议题来当例子,观看不同结果的分析。
若拆开、单看单一项目数据,众专家对景气同期比看法争论不休,但我们认为这些数据都是有欺骗性的,看本质会发现是:暴风雨前的短暂寂静。
首先是瓦愣纸,包装用瓦楞纸下单到出货时间越短,说明热度越低或订单堆积少,自彭博社数据显示,今年二月写下最久数据,下订单后最高平均得等22天,但按照模型预测,到七月将只剩不到10天,这说明七月的新下单瓦楞纸可能不多,单看这项数据可能会得解:货物供应走缓,但另一个层面发想,我们观察到海外集装箱与其他物流的塞车,尚未能「离海登陆」、何来「包装出海」?
第二个风向标是货运列车(Freight Train),前Fed(美联储)主席Greenspan就是个超热衷研究铁路货运的老学究派。虽然这项数据一度从跨境物流隐去,但疫情时代消费者暴涨的购买慾和需求,又让这项数据重获参考价值。
据美国铁路协会数据显示,今年前20周的北美铁路运输量单元,同期比大约下降3.8个百分点,跨交通式运输量(意即经过海运、陆运、铁路运,基本可说是到美的跨境物流总量)大约回到疫情前的水平,主因仍是物流塞车,火车移动速度放缓5个百分点、停留时间增加9个百分点,都代表着「货运车容量还有空间、货物量出现断层」。彭博社推测,接下来亚洲成堆的集装箱货物堆港口,只可能让数字上升。
第三个风向标是平板卡车(Flatbed Trucks),如同货运列车,这是物流分送的另个运输方式。长期来看,现行运费有涨,比起两年前的同期比高出约57%,但与疫情时代的同期成长比来看,却是减缓趋势。据我们在加州总部的观察,近期看好高运费而趋之若鹜进场的小型运输公司,相继因为不低的柴油成本而出局,短期内暴增的卡车司机显然供过于求。
但这也不能说明热度下降,平板卡车运输必然与其他因素环环相扣,没有卸货就没有运送,当前仍大幅领先于疫情前的普通流量。
再来就是上述的卸货相关风向标:海柜、卡车底盘(Chassis),我们也发现,海柜司机因为缺底盘设备而难拉柜,降低港口卸货效率。正常来说,托运企业会支付海柜底盘费用,但现况是各型号的底盘都缺,付费方按照契约向托运方争论未如契约精神提供底盘也无济于事,而部份自备底盘的公司或司机早已忙翻,周转率短期内难拉抬,抢慢了的卖家有钱也束手无策。
据IHS Market旗下的航运媒体JOC此前分析,源头还是一样是供应链塞车,更糟的是,全面效率低落会让集装箱在港口停留越久,客户间的底盘周转速度更慢,供应链可能如骨牌效应般恶化,若遇到进货潮将更苦不堪言。
据报导,制造商正在赶紧应对底盘设备需求,考虑到招聘劳动力缺乏,保守预计恢复充足设备供应,会从今年Q3后移到明年,所以我们认为,只要器材供应进度提上来,海运情势仍是一片大热。
最后也是很直接的因素:用于专卸货物的栈板(Pallets),其成本持续刷新历史新高,2020年以来涨幅约6成、趋势走强。
但为什么上面前三个风向标都走缓,仅底盘超缺、栈板价位屡屡飙升?综合原因分析,在劳动力可跟上为假设(虽然事实不是这样,未来可以考虑就此延伸科普),也需要底盘、栈板才能完成整个卸货流程,所以要真正讨论跨境运输与供应热度现况,必须解决这些「外部因素」的影响,才能大胆直言热度增减。
此外,按线上货运市场Freightos的数据,五月下旬到六月10日,从东亚来到美国西岸的货物即期运费确实下降三成,原因是该时期的进口量短期下降36%,也反映在前面三项即时指标数据,那再来呢?
我们的看法也正如Port of Los Angeles(POLA) 董事 Seroka 所说,因为今年的进口高峰期将在假日购物季前的第三季度到来,可能导致运费再次上涨。
数据与部分内容根据彭博社&Freightos&JOC航媒
(来源:美國跨境通 客博士)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