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运营企业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董事/高管新增或退出的情况。
对于美国公司而言,高管信息在注册时就在州政府处进行过登记;
因此当公司高管或董事出现变动时,也同样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告知州政府。
对于美国公司而言,公司董事会是企业运营的核心管理机构,代表股东行使决策权。
许多州的法律都明确规定,公司必须设置至少一名董事,其人数、变更规则需详细载入公司章程及内部章程。
这些规则是公司治理的「宪法」,任何偏离都可能埋下重大风险隐患。
忽视公司章程、内部细则或注册州法的明确规定,随意增补、罢免或更替董事,绝非简单的流程瑕疵,而会引发一系列负面效应。
法律与诉讼风险
• 被罢免董事可能起诉公司要求复职或赔偿,声称程序不公或违反章程/合同。
• 股东(特别是小股东)可能发起诉讼,质疑变更程序的合法性,认为自身投票权或提名权被侵犯。这可能导致法院推翻变更决议。
• 若涉及信息披露违规(如上市公司),可能招致监管处罚(如罚款)。
公司决策效力受损:
• 通过不合规程序上任的董事,其身份及决策的法律效力易受质疑。该董事参与的决议、签署的合同可能在未来面临挑战或被撤销的风险。
• 这给公司交易带来不确定性,潜在合作伙伴可能因顾虑治理风险而止步。
声誉损失:
• 治理程序瑕疵损害公司声誉,影响利益相关方(股东、投资人、债权人、潜在合作方)对公司的信心。
• 可能导致融资难度增加、股价波动(上市公司)或商业机会流失。
由于每个州在公司法方面的规定都有所不同,此处以变更特拉华州C公司的董事为例。
1、 复核内部章程指引
即使章程未对董事变更设置特定限制,仍需确认其中是否载明具体流程。
重点核查章程关于召开会议及董事任免表决程序的规定。
若条款要求通知股东或进行投票表决,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程序。
2、 召开董事会决议
董事任免通常需通过正式董事会会议进行
a) 会议期间组织现任董事投票:✓ 通过解除现任董事职务的决议✓ 表决通过新董事任命
b) 会议记录须完整载明决议内容,作为公司正式档案保存。
3、 制定决议文件和会议记录
• 起草包含「免职+任命」内容的董事会决议
• 决议需由全体与会董事签字确认(若章程允许,多数赞成董事签字即可)
• 会议记录应详实记载讨论过程与表决结果,这是法律合规及公司留痕的重要依据。
4、 更新公司档案和州备案
虽然特拉华州的董事变更无需及时向州政府报备,但必须在公司进行年度报告时,更新董事高管名单。
(来源:艾凡咨询公众号)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