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收藏,可在 我的资料库 中查看
关注作者
您可能还需要
独立站
DTC出海旺季增长峰会
立即报名
加入社群
独立站近期活动
卖家社群
跨境同行交流平台
查看更多
亚马逊社群
招商政策、运营进阶资料、业绩增长交流>
TikTok社群
招商政策、运营进阶资料、业绩增长交流>
独立站社群
招商政策、运营进阶资料、业绩增长交流>
Ozon社群
招商政策、运营进阶资料、业绩增长交流>
Shopee社群
招商政策、运营进阶资料、业绩增长交流>
沃尔玛社群
招商政策、运营进阶资料、业绩增长交流>
跨境同行资源
立即扩充
本地跨境资源
查看更多
深圳卖家社群
同城跨境资源交流,本地活动抢先知>
广州卖家社群
同城跨境资源交流,本地活动抢先知>
杭州卖家社群
同城跨境资源交流,本地活动抢先知>
宁波卖家社群
同城跨境资源交流,本地活动抢先知>
福建卖家社群
同城跨境资源交流,本地活动抢先知>
成都卖家社群
同城跨境资源交流,本地活动抢先知>
跨境同行资源
立即扩充
精品系列活动
查看更多
平台招商活动
平台活动综合社群,get主流平台活动方向>
运营增长活动
多城巡回式分享交流,直连官方解决疑难>
品类系列活动
选品、爆品交流分享,还能参加探厂计划直链源头>
亚马逊系列活动
亚马逊平台动向直击,入门进阶一手扶持>
独立站系列活动
独立站长期布局策略,全面解析新增长路径>
美客多系列活动
多场次、多品类,市场解读&美客多平台政策>
跨境同行资源
立即扩充
雨果X产业带系列
查看更多
时尚品类社群
选品技巧、品类指南、探厂品类源头工厂>
服装内睡社群
选品技巧、品类指南、探厂品类源头工厂>
大件家居社群
选品技巧、品类指南、探厂品类源头工厂>
美妆个护社群
选品技巧、品类指南、探厂品类源头工厂>
家电品类社群
选品技巧、品类指南、探厂品类源头工厂>
其他品类社群
选品技巧、品类指南、探厂品类源头工厂>
跨境同行资源
立即扩充

关于亚马逊广告,这些核心要点你一定要懂!

明明投了广告,却没看到订单增长?

哈喽,大家好,我是江小鱼!

我知道很多朋友做亚马逊时都有过这样的困惑:

明明投了广告,却没看到订单增长;

要么就是广告烧钱快,ACOS 居高不下,算下来根本不赚钱;

还有的朋友甚至不知道自己的产品到底适不适合做广告。

其实亚马逊广告不是 “有钱就投、投了就有效果” 的盲目操作,它有一套完整的逻辑和策略。

今天我就结合以下全面解析:

从广告的底层作用、适合不适合投广告的产品、关键原则,到投放结构、实际扣费逻辑,再到不同阶段的广告布局,给大家掰开揉碎了讲,让大家听完就能用,真正把广告变成 “赚钱的工具”,而不是 “烧钱的窟窿”。

Part 1

广告的价值

在聊怎么投广告之前,我们得先明确广告的核心价值 —— 它不是单纯 “买流量”,而是帮我们实现 “流量 - 转化 - 盈利” 的闭环。

具体来说,广告有三个核心作用:

关于亚马逊广告,这些核心要点你一定要懂!

图片来源:自制表格

第1,直接带来曝光、点击和订单。这是最直观的作用。

尤其是新品上架,没有自然流量和排名时,广告能快速帮我们打开 “流量入口”,让产品被更多潜在买家看到,进而带来点击和订单,相当于给产品 “开了个好头”。

这里有个 “流量预算递增定律” 大家可以记一下:当广告预算从常规水平提到 2a 时,带来的流量不是线性增长,而是能达到 2a+b的效果 —— 也就是说,合理增加预算,能撬动更多额外流量。

第2,带动自然流量和自然订单。这是广告的 “长期价值”。

大家都知道,亚马逊的自然排名和产品的销量、点击率、转化率挂钩。广告带来的订单会提升产品的整体销量权重,广告中表现好的关键词,还能带动这个词的自然排名上升。

等自然排名上去了,就算后期适当降低广告预算,自然流量和订单也能稳定住,这才是广告的 “良性循环”。

第三,还有一个 “马太效应” 要注意:

广告表现越好,拿到的流量越多;表现越差,流量会越来越少。

很多朋友遇到 “广告没效果就想关” 的情况,但这里要提醒大家 —— 如果广告只是暂时表现差,别急着关,先分析原因(比如是关键词不准,还是广告位不好),盲目关停反而会让产品失去流量,陷入 “流量越少 - 订单越少 - 排名越差” 的恶性循环。

Part 2

这些产品真的不适合做广告

不是所有产品都能靠广告赚钱,有些产品投广告反而会 “越投越亏”。大家可以对照一下,看看自己的产品是不是在这些范畴里:

第1种,小类目前 5 名订单量都不到 30 + 的产品。

如果一个类目头部卖家的日订单都不到 30,说明这个类目本身 “容量小、需求低”。头部低价不打广告; 非头部就算投广告,能撬动的流量和订单也有限,大概率收不回广告成本。

第2种,低客单价且低转化的产品。

比如客单价低于 10 的产品,本身利润空间就小,再加上如果转化率(CVR)上不去 —— 像低价标品 CVR 低于 15%、高客单价标品 CVR 低于 3%,广告花出去的钱(CPC)可能比一单利润还高,根本没法盈利。

第3种,没有广告资格的产品。

比如没有购物车的产品 —— 买家想买都没法直接下单;

还有评分低于 4.0 的产品,买家看到差评多,就算点了广告也不会下单,只会白白浪费广告费;另外,烟草、成人用品等受平台限制的商品,本身就没有广告投放资格,就别琢磨广告的事了。

如果你的产品属于以上几类,建议先优化产品本身(比如提升评分、调整定价),或者换个思路放站外做运营,别盲目砸广告。

Part 3

盈利关键:“3个30% 原则”

很多卖家问我:“我的广告什么时候能盈利?” 其实判断广告能不能盈利,有三个核心指标,我把它叫做 “3 个 30% 原则”,大家可以直接套用:

第1点,利润率要大于 30%。

这里的利润率是(售价-采购成本-头程运费-配送费-佣金)/售价。

如果毛利率连 30% 都不到,扣除货损、仓储费、广告费后,基本没利润空间了。

第2点,广告订单占比控制在 30% 左右。

这个比例很关键:如果广告订单占比过高,比如超过 50%,说明产品 “过度依赖广告”,一旦你降低广告预算或停广告,销量会立刻掉下来,相当于 “被广告绑架”;

如果占比过低,比如低于 10%,说明广告没发挥作用,没能帮你撬动更多流量和订单,也不利于关键词排名提升。

第3个点ACOS 要符合客单价对应的标准。

ACOS(广告销售成本比)是衡量广告盈利的核心,不同客单价的产品,ACOS 标准不一样:

低客单价产品(比如10多块),ACOS 控制在 45% 以内也算正常;

中高客单价产品,ACOS 得控制在 30% 以内。

如果 ACOS 远超这个范围,就要赶紧优化广告了。

另外还有个 TACOS(总广告销售成本比)的指标,大家也要关注:TACOS 减去仓储占比后,最好能<12个点,这说明广告带来的整体收益,能覆盖仓储等其他成本,产品才有长期盈利的可能。

Part 4

广告排名

很多卖家投广告时,都会有两个疑问:

“我的广告为什么排不到首页?”

“我出价 1 美元,怎么实际扣了 1.2 美元?”

今天就把这两个 “谜题” 解开。

4.1 广告排名:位置决定曝光能力

首先,广告排名直接影响曝光 —— 位置越靠前,曝光越多。给大家一组数据,这是行业内总结的曝光规律:

--搜索结果首页首行:100% 曝光,买家一眼就能看到,点击和转化概率最高;

--搜索结果第 2 页:30% 曝光,比首页差很多,但还有一定机会;

--搜索结果第 3 页:15% 曝光,买家翻到这里的概率已经很低了;

--搜索结果第 4 页及以后:几乎没曝光,就算广告在这,也没人看。

所以我们做广告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把核心关键词推到首页。

4.2 广告扣费:不是 “出价多少扣多少”

很多朋友以为 “我出价 1 美元,就会扣 1 美元”,其实不是。

亚马逊的实际扣费公式是:实际扣费 =(下一位的广告排名得分 ÷ 你的质量得分)+0.01。

举个例子:

如果下一位的排名得分是 10,你的质量得分是 5,那你实际扣费就是(10÷5)+0.01=2.01 美元;但如果你的质量得分是 10,实际扣费就是(10÷10)+0.01=1.01 美元。

你看,同样的下一位排名,质量得分高的话,实际扣费能少一半!

所以大家别只盯着 “出价”,优化 “质量得分” 才是降低扣费、提升排名的关键。那质量得分又和什么有关?主要是四个维度:

关于亚马逊广告,这些核心要点你一定要懂!

图片来源:自制表格

①相关性:包括产品相关性(产品和买家需求匹配度)、关键词相关性(关键词和产品标题、Listing 匹配度)、类目节点相关性(产品放在正确的类目里);

②点击率:广告被点击的比例,点击率高说明买家对产品感兴趣;

③转化率:点击后下单的比例,转化率高说明产品能满足买家需求;

④广告历史:比如广告长期的表现、排名稳定性、权重积累等。

这四个维度做好了,质量得分自然会高,广告排名和扣费都会更有优势。

Part 5

广告投放结构

1个产品该怎么搭广告?

很多卖家的广告做得乱,比如一个产品开了十几个活动,关键词混在一起,最后根本不知道哪个词在赚钱、哪个词在烧钱。

其实广告投放要讲 “结构”,就像盖房子要先搭框架,框架清晰了,后续优化才方便。

给大家一套标准的 “广告投放结构”,不管是新品还是老品,都能用:

关于亚马逊广告,这些核心要点你一定要懂!

图片来源:自制表格

1 个产品 → 1 个广告组合:一个产品只建一个广告组合,方便统一管理这个产品的所有广告数据;

1 个广告组合 → N 个广告活动:根据关键词的 “流量规模” 拆分活动,比如大词、中等词、小词分开建活动;

1 个广告活动 → 1 个广告组:一个活动对应一个组,避免不同词之间互相影响;

1 个广告组 → 对应不同数量的关键词:根据词的流量规模定数量,具体分三类:

a.大词(ABA<2W):就是搜索量大但精准的词,比如 “儿童保温杯”,这类词竞争激烈,建议 “单词单活动”—— 一个词开一个活动,单独控制出价和预算,重点推排名;

b.中等词(ABA 2W-10W):搜索量中等,精准度也不错,建议一个活动放 2-3 个词,方便对比效果,表现好的词可以单独拆出来,建 “专属活动” 重点推;

c.小词(ABA>10W):搜索量小精准度高,比如 “儿童保温杯带吸管 300ml”,一个活动可以放 10 个左右,测试哪些词能出单,表现好的拆成 “核心词组”,表现差的淘汰或重新开活动测试。

这样的结构好处是什么?每个活动、每个词的表现都能清晰看到,赚钱的词可以加预算、提排名,烧钱的词能及时优化或关停,不会出现 “一锅乱炖” 的情况。

Part 6

总结核心逻辑

今天讲了这么多内容,最后给大家总结 3 个核心逻辑,记住这 3 点,你的广告就不会走偏:

关于亚马逊广告,这些核心要点你一定要懂!

图片来源:自制表格

第一,广告是 “放大器”,不是 “救命药”:

如果你的产品 Listing 差、评分低、价格没优势,再厉害的广告也救不了;先把产品和 Listing 优化好,广告才能帮你 “放大优势”,带来更多订单。

第二,质量得分比出价更重要:

别盲目跟价、抬价,花时间优化相关性、点击率、转化率,提升质量得分,才能做到 “排名高、扣费低”,这才是广告盈利的关键。

第三,广告要 “分阶段调整”:

新品期抓流量、测词,成长期推排名、提转化,成熟期做品牌、保利润;不同阶段目标不同,广告策略也要跟着变,不能一套策略用到头。

亚马逊广告没有 “万能公式”,但有 “底层逻辑”。

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帮大家理清思路,后续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产品,先搭好广告结构,再分阶段测试优化,相信慢慢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广告节奏,让广告真正为你赚钱!

如果大家有具体的广告问题,比如某个词的 ACOS 太高怎么优化,或者不知道怎么选定向 ASIN,后续我们可以再深入聊。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封面来源/图虫创意

(来源:跨境移花宫)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

分享到:

--
评论
最新 热门 资讯 资料 专题 服务 果园 标签 百科 搜索
跨境移花宫
曝光
72.4w
粉丝
--
内容
312
向TA提问

收藏

--

--

分享
跨境移花宫
分享不易,关注获取更多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