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勒冈州波特兰,一名叫 Seth Todd 的示威者,穿着绿色的充气青蛙服站在移民与海关执法局(ICE)大楼门口,高举标语要求政府停止驱逐移民。冲突中,他被执法人员喷射胡椒喷雾,但依旧稳稳站立。那一幕被记者拍下,上传至 X(原 Twitter)后迅速登上热搜。

图源:X(原Twitter)
镜头里,一个被胡椒喷雾笼罩的绿色青蛙——滑稽、荒诞,却又莫名有力量。
短短数小时,这段视频播放量突破百万,“frog suit protester” 成为全美讨论焦点。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这款原本只用于派对、万圣节的青蛙充气服,在亚马逊、Temu、沃尔玛等平台上迅速售罄。部分卖家将原价 40 美元的服装涨至 80 美元仍供不应求。【还在为找不到好选品烦恼吗?2026(深圳)雨果跨境CCEE展,集结1000+品牌商,覆盖百万SKU,助力卖家选爆品做大卖。点此报名】
甚至有网友调侃:“青蛙服成了美国抗议现场的‘制服’。”
“卖崽青蛙”最早出现在中国的地摊经济潮中——商贩们穿着青蛙连体服,胸前抱着娃娃,一边扭头卖萌,一边吆喝“卖崽啦~”。
凭着憨态可掬的造型和浓烈的“反差萌”,它迅速成为短视频里的表情包担当。跨境卖家们嗅到商机后迅速在亚马逊、Temu、速卖通等平台上迅速铺货。“frog baby costume”成了热门关键词。
此次,随着抗议现场的青蛙镜头在X、TikTok、Instagram 等平台广泛传播,青蛙服再次走红。近半个月,有关于“flog suit”的搜索热度持续增长,美国电商平台的“青蛙服”关键词搜索量暴涨数十倍,线上的采购需求迅速翻倍。

图源:Google trends
不仅个人购物者在下单,一些活动组织者也开始批量采购以供现场派发。据了解,一位名叫布鲁克斯·布朗的组织者组织了一场名为 “Operation Inflation”的众筹项目,目标是为抗议者免费提供服装。
他们筹集资金、联系供应商,截至上周末,已经向各地示威者提供了约 300 套充气服装,其中约 200套在No Kings游行当天发放。
“现在想拿到货越来越难了,”布朗在采访中表示,“一开始我们就在亚马逊上下单,第二天就能到。现在得直接联系主要供应商,我们不敢公开名字,怕别人抢货。”媒体也报道部分款式在主流平台出现脱销或补货延迟的情况。
雨果跨境在亚马逊平台上搜索“inflatable frog costume”,大部分商品售价都已提到50-60美元区间。其中销量最高的一家店铺,已提示最快需到万圣节后(11月8日-11月16日)方能配送。

图源:亚马逊
其中,评论区中有用户提到:“波兰特青蛙!我太爱这套服装了。为了纪念勇敢的波特兰抗议者,我买了一套。”

图源:亚马逊
此外,Temu平台上也出现一样的状况。在 Temu 平台上搜索“inflatable frog costume”,可以看到大部分商品页面都显示“即将售罄”或“处于预售状态”,部分店铺更标注“预计发货时间需等 11-14 个工作日”,意味着现货库存已被抢空。
部分青蛙服供应商反馈称,库存被抢空、供不应求。

图源:Temu
同时,受“青蛙服”事件带动,不少相关周边商品开始在电商平台上出现热度上升趋势。
例如“波特兰青蛙抗议贴纸(Portland Frog Protest Stickers)”与“抵抗FROG版T恤(Resist Frog T-shirt)”等产品,已在 eBay、TikTok Shop等平台陆续上架,不少店铺上架后即被抢购一空。
这类周边的定价普遍在贴纸 3-5 美元、T恤 16-25 美元区间,主打“纪念抗议”“致敬波特兰精神”等情绪性卖点。部分卖家甚至直接在标题中加入 “Resist”、“Protest”、“Freedom Frog” 等关键词,以借助搜索流量和社交趋势迅速吸睛。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商品显示为按需打印(Print-on-Demand) 模式,这意味着这些周边在事件发酵后仅用 1-2 天即完成设计、上架、推广的全流程。
这场由反抗引发的“青蛙”经济再一次验证了一个现实:当流量遇上制造力,中国商家总能更快反应。
打开平台上的热销榜单,可以发现这些“青蛙充气服”大多来自义乌、泉州、东莞等地的派对服饰工厂。中国供应链俨然成为这场“美国风暴”的背后主角。
在美国人眼中,这可能是一种表达立场、参与行动的装束;
但在中国卖家眼中,它只是出口商品中再普通不过的一件。工厂忙着赶单、调货、对接物流时,或许并不知道此刻它的产品正在新闻头条上“露脸”。
事实上,这种类似的场景已经多次上演:
比如,一款“香蕉人服装”因为短视频挑战在TikTok上突然走红,中国的派对服饰商家几乎在一夜之间就推出了几十种变体,上架速度之快让海外买家直呼“跟不上热度”。

图源:亚马逊
又比如,“抱鲨鱼靠枕”原本只是常规家居单品,但被网友玩成表情包后,国内工厂立刻做出多尺寸、多造型的复刻款,在多个跨境平台迅速卖爆,相关出口订单短期内激增。
还有那条风靡全球的“巨型鹅绒被”,因被网友称作“能裹住一切的安全感”,义乌、绍兴等地的布艺工厂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就完成了开发与出货,让这类原本小众的家居品一跃成为海外热销爆款。
甚至在美国本土,也早有品牌在践行类似模式:
当年特朗普竞选期间推出的“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让美国再次伟大)”红色帽子与T恤,短短几周内售出上百万件,成为全球最具辨识度的周边商品之一。那之后,政治事件、社会话题乃至网络玩梗,都成了周边经济的温床。
正如业内常说的:“国外刚火一个梗,义乌已经上架十个版本。”从创意到打样,从Listing到发货,48小时内完成一条供应链闭环已是常态。
封面来源/图虫创意
(来源:雨果跨境编辑部)
本文作者对该作品拥有完整、合法的著作权及其他相关权益。未经许可同意,任何个人或组织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内容。转载请联系本文观察员,违规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