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选品第一步,不是急着找供应商,而是冷静分析类目情况。面对一个潜在类目,如何判断它是否值得进入?
本文将通过一款今年8月上架的食品级可叠矩形托盘,带你一步步解析类目分析的五个核心维度
图片来源:来自亚马逊网站
在做类目分析前,先了解这款产品的基本情况:
品名:食品级可叠矩形托盘
上架时间:2025-08-24
类目排名:#7,527 in Kitchen & Dining(厨房与餐厅)| #9 in Platters(餐盘)
使用场景:感恩节/圣诞家庭聚餐、办公室派对、户外野餐、自助餐展示
核心卖点:食品级PP塑料、多规格套装、可叠放收纳、轻量强韧、易清洗
以上5个分析维度,可以通过卖家精灵的类目分析功能来快速获取该类目下的前100条链接的数据
图片来源:来自卖家精灵
1.看容量,判断市场蛋糕有多大:
市场容量是选品的第一道门槛,它决定了品类的天花板高度
以我们分析的托盘为例,通过类目分析功能获取的数据显示:该类目近30天销量达47,738件,销售额高达1,158,602美元。从2023年起,该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每年11-12月为销售旺季。
这是一个正处于增长期、规模中等偏下的类目,市场需求稳定且可观。尤其每年11-12月,其销售额远高于全年平均水平,是全年盈利的关键阶段。
图片来源:来自卖家精灵
2.看增速,识别市场周期:
市场增速决定着你进入后的成长空间,这是类目分析的关键一环
2025 年,该类目新品上市 30 天内的销量已占到整体的 14.08%,可见消费者和市场对新面孔接受度很高。几个“常青树”老链接并未形成铁板垄断,新 Listing 仍有机会拿到曝光和订单。不过,亮眼的新品占比也意味着较多新卖家进入。
2025年1-10月该类目的总销售额达8,498,170.92美元,相较2024年同期的6,814,235.95美元,同比增长24.71%。
3.看竞争,衡量入场难度与机会:
我们的案例类目呈现出 “分散” 的竞争格局,数据如下:
4.看利润,推算真实盈利空间:
市场的平均售价27.30$, 可通过主流价格带、FBA 费用、广告点击成本,采购成本倒推毛利空间
5.看风险,提前排查潜在隐患:
退货率达8.83%。退货率偏高,值得重点关注。
从市场容量,增速,竞争,利润和风险这五个维度分析完这个类目后,还可以利用工具自带的AI市场分析报告,辅助我们对这个类目的最终决策。
图片来源:来自卖家精灵
图片来源:来自卖家精灵
以下是截取AI市场分析报告的部分内容:
美国亚马逊的 Platters(餐盘/托盘)市场呈现出 稳健增长、体量适中、季节性显著、竞争多元化且中国卖家占据主导地位 的特征。该市场由各种材质(塑料、陶瓷、木质)和功能(一次性、可重复使用、分格、带盖)的产品构成,价格区间广泛。
亚马逊选品,为什么看到满意的产品后,一定要做好类目分析?
具体原因有三:
1.赛道决定天花板
同样做差异化,一条年增速 30% 的蓝海赛道和一条负增长的红海赛道,新品能拿到的免费流量差距可达 5–10 倍。官方数据可见,当头部品牌市占>50% 且需求增长趋缓时,新品即使降价 15% 也很难抢到曝光,因为系统判定“客户需求已被满足”,不会给你额外权重 。
2. 赛道决定利润结构,而非单一产品成本
选择赛道,就是选择你的成本结构和利润空间。这让你从“计算一个产品的成本”升级为“设计一个生意的利润模型”
因为产品的最终利润并非仅由采购成本决定,而是由所在赛道的“成本生态”所塑造。广告竞价(CPC)、FBA仓储费率、退货率、佣金比例等关键成本变量,本质上都是类目层级的指标。
这能让你在投入研发和采购之前,就清晰地回答:“在这个赛道里,我的产品需要达到多少毛利率才能存活?
3.赛道决定成功率
亚马逊有“新品流量扶持计划”,但只在你进入的“子类目”里生效。如果子类目本身供需比失衡(供>需),系统给你的扶持流量也会打折扣。反之,在“供需比<1 且增速>10%”的细分,新品 30 天出单率可提升 2.6 倍 。
因此,选品的本质是数据决策:先通过赛道分析,锁定供需健康、利润结构清晰的类目,再从中挑选有竞争优势的产品。这确保了你的投入,是建立在可预期的回报之上。
封面来源/图虫创意
(来源:Ant 选品)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