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收藏,可在 我的资料库 中查看
关注作者
您可能还需要
独立站
AI+跨境出海峰会
立即报名
加入社群
独立站近期活动

涉税应对下,跨境电商企业还能不能继续使用赛维模式?

近期不少跨境卖家都在问我“赛维模式现在还能不能用”,今天我们就结合当前税收征管政策和行业的实操现状,和大家一起讨论这个问题,有不同意见的小伙伴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探讨。

近期不少跨境卖家都在问我“赛维模式现在还能不能用”,今天我们就结合当前税收征管政策行业实操现状,和大家一起讨论这个问题,有不同意见的小伙伴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探讨。

一、赛维模式的核心架构与操作逻辑

赛维模式的典型架构如下:

1. 主体设置:

境内店铺公司:绑定亚马逊等跨境平台店铺,仅作为“店铺公司”,无实际经营;

香港公司:作为核心主体,承接境内贸易公司的B2B出口货物,再通过平台卖给海外消费者,沉淀了卖家利润;

境内贸易公司:负责采购货物,以一般贸易(0110)模式出口至香港公司;

境内运营公司(店群模式常用):为香港公司提供店铺代运营服务,通过收取服务费实现资金回流,用于发放员工工资。

2. 业务流程:

涉税应对下,跨境电商企业还能不能继续使用赛维模式?

图片来源:李李跨境

3. 关键协议:

香港公司与境内店铺公司签订《店铺租赁协议》或协议控制协议》;

香港公司与境内运营公司签订《代运营服务合同》

以此规避主体不一致的表面矛盾。

二、目前跨境企业使用该模式存在的风险:四大主体不一致+空壳公司认定

我们接触的使用赛维模式的企业,目前存在的缺陷“店铺主体、收入主体、运营主体、出口主体”完全分离,且核心的香港公司多为无实质经营的空壳,具体风险可分为两类:

(一)主体不一致引发的税务核查风险

1. 平台数据与税务申报的矛盾:

根据15号公告要求,跨境电商平台需向税务机关报送境内经营者(即境内店铺公司)的涉税信息。但实际操作中,境内店铺公司仅为名义主体,无实际收入,通常零申报或未做税务报道,而真实收入却沉淀在香港公司。这种“申报收入为零,平台销售数据不为零”的明显差异,极易触发税务机关的风险预警与专项核查。

2. 收入归属的定性争议:

前几篇文章中我一直在强调我们认定收入归属的核心依据是“实质经营主体”,而非“名义注册主体”。赛维模式中,店铺运营、货物采购、订单处理等核心业务均在境内完成,香港公司仅作为资金归集通道,无实际经营场所、人员与业务流程,符合“空壳公司”的认定标准。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及相关规定,此类通过空壳公司转移利润、规避纳税义务的行为,可能被认定为“不合理商业安排”,面临纳税调整。

(二)香港公司构成“常设机构”的征税风险

很多从业者误以为香港公司可规避境内税收,但实际存在“常设机构”认定风险:

1. 政策依据:根据《国税函〔2006〕970号》文件,若香港公司的经营场所、业务合同签订、核心运营均由境内公司或人员完成,已构成“固定场所型”或“非独立代理人型”常设机构。

2. 实操风险:一旦被认定为常设机构,香港公司沉淀的利润需按境内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此前这类认定因税务机关信息不对称较少发生,但随着平台数据报送机制的完善,境内店铺公司与香港公司的关联关系极易暴露,核查风险大幅提升。

三、模式存续的现实困境:政策落地难与合规成本高的两难

1. 跨境电商专项报关模式的落地卡点:

虽然海关推出了9610、9710、9810等专项模式,政策层面支持跨境电商合规化,但实操中存在流程繁琐、地方执行口径不一、成本较高等问题,导致多数企业仍选择传统一般贸易(0110)模式出口,为主体拆分埋下隐患。

2. 合规化改造的高成本壁垒:

最稳妥的合规模式是“店铺主体、出口主体、运营主体、收入主体四统一”——境内店铺公司直接开展采购、出口、运营业务,收入全额归集并正常申报纳税。但这种模式下,企业需承担完整的税务成本与合规成本,对于店群运营的企业而言,因亚马逊要求独立地址等审核规则,合规成本会急剧上升,几乎难以落地。

3. 店群运营的特殊困境:

若一开始就用香港公司绑定店铺,单店铺运营可行,但店群模式需满足亚马逊“独立地址”要求,而香港独立地址的获取成本极高,成为店群运营合规化的主要障碍。

四、结论与建议:等待政策细则,优先控制风险

当前跨境电商行业处于政策调整与监管强化的过渡期,赛维模式的合规性缺乏明确认定,因此建议各位买家

1. 停止新增该模式架构:若尚未搭建赛维模式,不建议跟风采用,优先选择“四主体统一”的简化架构,避免后期整改成本;

2. 存量架构控制风险:已采用该模式的企业,需留存完整的业务凭证(采购合同、出口单据、代运营协议、资金流水等),明确各主体的权利义务,避免被认定为“虚构交易”;

3. 关注政策动态:持续关注税务机关的执行口径与政策细则,待明确的合规指引出台后再优化架构;

4. 谨慎对待空壳公司:避免通过无实质经营的香港公司大额沉淀利润,可适当降低利润留存比例,或通过合规的服务费用、关联交易定价转移利润,减少税务调整风险。

跨境电商的合规化是必然趋势,平台数据报送与税务机关的信息共享机制正在逐步完善,“主体拆分+空壳公司”的模式已难以适应监管要求。我们跨境卖家需在灵活运营与合规安全之间找到平衡,等待政策细则的同时,优先做好基础合规工作,避免因架构缺陷引发税务风险。

更多跨境财税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封面来源/图虫创意

(来源:李李跨境财税)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

分享到:

--
评论
最新 热门 资讯 资料 专题 服务 果园 标签 百科 搜索
李李跨境财税
曝光
2.9k
粉丝
--
内容
6
向TA提问
雨果跨境顾问
工具服务顾问-Owen
雨果跨境官方顾问

收藏

--

--

分享
李李跨境财税
分享不易,关注获取更多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