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zada:“敏感”产品在菲律宾解禁啦!

lazada大学Kihin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4698 次浏览 • 2017-02-10 17:44 • 来自相关话题

敏感产品是啥?

不是跟马赛克有关的,你不要想太多~~~~只不过是由于海关问题,之前被禁售的部分电子产品。经过我们的沟通和努力,这些产品终于解!放!了!

部分电子产品都包括啥?举个栗子,比如:

含锂电的产品——

笔记本电脑、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通讯设备、光盘播放器、随身听

电玩如PS4、XBOX、Wii等配件(带电)

数码单反、摄影机、防盗摄影机、立可拍、航拍飞行器

汽车配件电子零件

锂电池手表等

上传产品时不知道哪些是敏感产品?你可以查看本周lazada发出的相关邮件,点击“禁售产品列表”链接,里面标黄的就是啦!

因为海关仍需要特别处理这些产品,所以每个包裹我们都要征收一些附加费。被解禁之后,当务之急,当然是回去重新上线你的产品啊!记得根据附加费调整价格呦 查看全部
敏感产品是啥?

不是跟马赛克有关的,你不要想太多~~~~只不过是由于海关问题,之前被禁售的部分电子产品。经过我们的沟通和努力,这些产品终于解!放!了!

部分电子产品都包括啥?举个栗子,比如:

含锂电的产品——

笔记本电脑、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通讯设备、光盘播放器、随身听

电玩如PS4、XBOX、Wii等配件(带电)

数码单反、摄影机、防盗摄影机、立可拍、航拍飞行器

汽车配件电子零件

锂电池手表等

上传产品时不知道哪些是敏感产品?你可以查看本周lazada发出的相关邮件,点击“禁售产品列表”链接,里面标黄的就是啦!

因为海关仍需要特别处理这些产品,所以每个包裹我们都要征收一些附加费。被解禁之后,当务之急,当然是回去重新上线你的产品啊!记得根据附加费调整价格呦

被国内专利投诉,如何发起反通知

纠纷芭芭拉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7555 次浏览 • 2017-02-10 17:29 • 来自相关话题

听很多小伙伴说被国内专利投诉了,自己发布的产品,明明我是有专利权的,但还被投诉侵犯专利权!
首先你看到自己产品投诉邮件是,先不要急,你先了解清楚,是投诉你什么,具体是什么产品,只要认为被投诉的产品是不侵权的,就可以来申诉,发起反通知。那么接下来,就给大家讲讲如何成功提起反通知。
对于大陆专利投诉,反通知材料类型多,操作方便,只要发起反通知,反通知成立的机会非常大,而反通知成功,被投诉信息会恢复,且不会纳入处罚记录。
此外,反通知是可以重复发起的,若第一次没有成功,可以补充更多的材料再次发起!! 常见不侵权理由(大陆专利):
 
1.与专利产品存在差异(对比后,只要存在差异,不管差异的大小)
(1)针对外观设计专利的投诉,可以指出被投诉产品和专利产品在外观上的任意不同点。
(2)针对实用新型专利的投诉,可以指出被投诉产品是缺少专利产品的某一技术点,或者被投诉产品用的技术与专利产品的技术的不同之处。
    
2.专利申请日前的销售记录,该销售记录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他人的,销售记录可以是线上的也可以是线下的
(1)线上公开销售资料:
阿里巴巴国际站上收到的询盘,提供询盘截图
速卖通平台的交易记录,提供订单编号
专利申请日前已发布在阿里巴巴国际站上的产品链接
阿里巴巴中文站的交易记录,提供订单编号
淘宝网的交易记录,提供后台交易截图
其他电子商务网站上的交易记录,提供后台交易截图
(2)线下销售资料:
销售该产品的交易凭证,比如买卖双方的合同
产品认证报告,比如CE/SGS产品认证报告
 
3. 专利产品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公开过
(1)网页资料,比如优酷、论坛、行业网站上的网页资料,提供网页截图
(2)申请日前的国内外的专利资料,提供专利信息的截图
(3)报刊、书籍和杂志,提供相关页面的照片
(4)电视/电影/广告等公众媒体中中出现产品的画面资料
 
4.自己有专利或者是从有专利的公司进货
需要提供专利证书,如果专利权人与被投诉帐号不一致,需要提供专利权人授权给被授权方在被投诉帐号销售专利产品的授权书,授权书上需要有专利权人的签字或者盖章(专利权人是个人则需签名,专利权人是公司则需盖章)
 
5.被投诉产品从专利权人处或其代理商处购买
需要提供相关进货凭证,比如购买合同或发票等
 
6.其他不侵权的情况
(1)专利无效或确认不侵权诉讼的受理通知书
(2)《专利权评价报告》证明涉案专利不具备三性(新颖性,创新性,实用性)
(3)法院或者行政机关的判决书 查看全部
听很多小伙伴说被国内专利投诉了,自己发布的产品,明明我是有专利权的,但还被投诉侵犯专利权!
首先你看到自己产品投诉邮件是,先不要急,你先了解清楚,是投诉你什么,具体是什么产品,只要认为被投诉的产品是不侵权的,就可以来申诉,发起反通知。那么接下来,就给大家讲讲如何成功提起反通知。
对于大陆专利投诉,反通知材料类型多,操作方便,只要发起反通知,反通知成立的机会非常大,而反通知成功,被投诉信息会恢复,且不会纳入处罚记录。
此外,反通知是可以重复发起的,若第一次没有成功,可以补充更多的材料再次发起!! 常见不侵权理由(大陆专利):
 
1.与专利产品存在差异(对比后,只要存在差异,不管差异的大小)
(1)针对外观设计专利的投诉,可以指出被投诉产品和专利产品在外观上的任意不同点。
(2)针对实用新型专利的投诉,可以指出被投诉产品是缺少专利产品的某一技术点,或者被投诉产品用的技术与专利产品的技术的不同之处。
    
2.专利申请日前的销售记录,该销售记录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他人的,销售记录可以是线上的也可以是线下的
(1)线上公开销售资料:
阿里巴巴国际站上收到的询盘,提供询盘截图
速卖通平台的交易记录,提供订单编号
专利申请日前已发布在阿里巴巴国际站上的产品链接
阿里巴巴中文站的交易记录,提供订单编号
淘宝网的交易记录,提供后台交易截图
其他电子商务网站上的交易记录,提供后台交易截图
(2)线下销售资料:
销售该产品的交易凭证,比如买卖双方的合同
产品认证报告,比如CE/SGS产品认证报告
 
3. 专利产品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公开过
(1)网页资料,比如优酷、论坛、行业网站上的网页资料,提供网页截图
(2)申请日前的国内外的专利资料,提供专利信息的截图
(3)报刊、书籍和杂志,提供相关页面的照片
(4)电视/电影/广告等公众媒体中中出现产品的画面资料
 
4.自己有专利或者是从有专利的公司进货
需要提供专利证书,如果专利权人与被投诉帐号不一致,需要提供专利权人授权给被授权方在被投诉帐号销售专利产品的授权书,授权书上需要有专利权人的签字或者盖章(专利权人是个人则需签名,专利权人是公司则需盖章)
 
5.被投诉产品从专利权人处或其代理商处购买
需要提供相关进货凭证,比如购买合同或发票等
 
6.其他不侵权的情况
(1)专利无效或确认不侵权诉讼的受理通知书
(2)《专利权评价报告》证明涉案专利不具备三性(新颖性,创新性,实用性)
(3)法院或者行政机关的判决书

有的品牌授权书模板不对,备案不能通过,这是Amazon美国站官方模板

亚马逊vivilan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5462 次浏览 • 2017-02-10 17:18 • 来自相关话题

Note: Please print and sign this form and return a scanned PDF or image.
BRAND REGISTRY AUTHORIZATION
By signing this form, you confirm that:
(i) You authorize the “Brand Manager” identified below to manage your brand on Amazon through Amazon’s Brand Registry.
(ii) You have the ownership rights to give the authority described in (i) above.
If you feel, at any time, that the identified Brand Manager should no longer manage your brand through Amazon’s Brand Registry, contact brand-registry-service@amazon.com to revoke the Brand Manager’s authorization.
Note that:
 By granting Brand Registry authority to an Amazon seller, you are giving that seller greater control, compared to other sellers, over the Amazon detail page attributes (e.g. titles, descriptions and images) for products under your brand.
 Brand Registry enrollment or authorization does not prohibit other sellers from selling the registered products on Amazon.
 Brand Registry authorization is an agreement solely between you and the seller you authorize. Amazon does not vouch for the suitability of the authorized seller or any actions taken (or not taken) by the authorized seller. You acknowledge that Amazon has no responsibility or liability for any actions or inactions by the authorized seller.
 Amazon in its sole discretion may at any time, cancel or modify (a) the Brand Registry or (b) any seller’s Brand Registry authorization.
AUTHORIZED BRAND REGISTRY MANAGER: [Name of Seller Authorized to Manage Brand]
BRAND NAME(S): [Brand Name]
BRAND OWNER: [Company name]
BRAND OWNER CONTACT INFORMATION: [Name of manufacturer/brand owner contact person]
[Title of manufacturer/brand owner contact person]
[Detailed contact information]
BRAND OWNER SIGNATUR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ate: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全部
Note: Please print and sign this form and return a scanned PDF or image.
BRAND REGISTRY AUTHORIZATION
By signing this form, you confirm that:
(i) You authorize the “Brand Manager” identified below to manage your brand on Amazon through Amazon’s Brand Registry.
(ii) You have the ownership rights to give the authority described in (i) above.
If you feel, at any time, that the identified Brand Manager should no longer manage your brand through Amazon’s Brand Registry, contact brand-registry-service@amazon.com to revoke the Brand Manager’s authorization.
Note that:
 By granting Brand Registry authority to an Amazon seller, you are giving that seller greater control, compared to other sellers, over the Amazon detail page attributes (e.g. titles, descriptions and images) for products under your brand.
 Brand Registry enrollment or authorization does not prohibit other sellers from selling the registered products on Amazon.
 Brand Registry authorization is an agreement solely between you and the seller you authorize. Amazon does not vouch for the suitability of the authorized seller or any actions taken (or not taken) by the authorized seller. You acknowledge that Amazon has no responsibility or liability for any actions or inactions by the authorized seller.
 Amazon in its sole discretion may at any time, cancel or modify (a) the Brand Registry or (b) any seller’s Brand Registry authorization.
AUTHORIZED BRAND REGISTRY MANAGER: [Name of Seller Authorized to Manage Brand]
BRAND NAME(S): [Brand Name]
BRAND OWNER: [Company name]
BRAND OWNER CONTACT INFORMATION: [Name of manufacturer/brand owner contact person]
[Title of manufacturer/brand owner contact person]
[Detailed contact information]
BRAND OWNER SIGNATUR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ate: ______________________

0.png

 

亚马逊Generic侵权被封店的卖家们,看过来这里分享一下申诉成功的方法给你们

亚马逊Miss . lemon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7792 次浏览 • 2017-02-10 17:04 • 来自相关话题

 此次风波我们的店铺已经申诉成功了,看到群里、朋友圈里有很多还在迷茫的小伙伴,分享些经验给你们希望有所帮助。
从16年年尾一直到现在,亚马逊分几波封掉了很多中小卖家的店,而理由却让人十分难以接受,大多数小伙伴收到的邮件都是这样的
"Hello, 

You currently may not sell on AMAZON.ca because you are offering items that may infring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r may be inauthentic. Examples of these items are at the end of this email. 

Funds will not be transferred to you but will stay in your account while we work with you to address this issue. If you have any open orders, please ship them. 

You can see your balance and settlement information in the Payments section of Seller Central. If you have questions about those, please write topayments-investigate@amazon.ca. 

To sell on Amazon.ca again, please send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 to pq-review@amazon.ca: 

-- Copies of invoices, receipts, contracts, delivery orders, or authorization letters from your supplier issued in the last 90 days. The quantity of items shown should match your inventory. 
-- If you are not the brand owner, provide an authorization letter and a complete set of documentation, including authorization letters, to prove a valid supply chain. 
-- If you are the brand owner, provide a copy of the brand registration certificate, and business license or personal identity card. 
-- Any additional details you would like us to know. 

You can send .pdf, .jpg, .png, or .gif files. These documents must be authentic and unaltered. You may remove pricing information, but the rest of the document must be visible. We will maintain the confidentiality of your supplier contact information. 

We will review your information and decide if you may sell on Amazon.ca again. If you do not send the required information within 17 days, we may not allow you to sell on Amazon.ca. 

To learn more about our policies, search for ""Amazon Anti-Counterfeiting Policy""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Violations"" in Seller Central Help. 

To talk to someone about this email, ask our Seller Support team to contact you (https://sellercentral.amazon.c ... rmance). 

------------------------------------- 
“GENERIC ”– *****
-------------------------------------" 


Sincerely, 

Seller Performance Team 
Amazon.com 
http://www.amazon.com 

亚马逊列出了几个产品,正在吃瓜的我惊呆了,Generic也侵权?有句妈卖批不知当讲否。

冷静下来后我仔细读了一下这封邮件的内容,在各大公众号中搜了一下,也请教了很多大神,但当时谁都不敢下定论,所以几乎是无果。(PS:在此我想说一下,有位老师后来写了一个关于这件事的分析的文章,80%内容是我向他请教时对他说的我自己的想法,之所以来这里发帖,也是因为受到这个“激励”,有人认同我我很开心,但请不要盗用我的想法,毕竟这只是我个人推断,在事情清楚前都是猜想,不成立)
请大家不要着急,冷静思考。首先,众所周知,Generic是亚马逊规定的写法,无论是否侵权都不该是我们的责任。其次,如果大家仔细阅读了这封邮件,就会发现在侵权后面还有一句话,就是怀疑你的产品是不真实的。我看到很多群里的小伙伴都嚷嚷着做假的授权书,假的发票,奉劝大家千万不要这样做。一,在事件爆发之前,大家brand name填Generic都是因为亚马逊的规定,这时候傻乎乎的做什么授权书,岂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反倒会让亚马逊认为你是一个不诚实的卖家。二,做假发票的小伙伴也不要白费功夫了,发票是可以查得到的。

对于此次事件,我认为,可以当成是亚马逊在审核卖家资质,优化平台。(请大家思考一下,这个事件爆发后平台内和亚马逊仓库中Generic的产品会少多少,如果整个平台内Generic的产品越来越少,大家也都提供了材料证明自己产品的真实性,亚马逊是不是就放心了很多,在此想对很多人说,如果你想做亚马逊,就保证你产品的质量,不要为了你的利益把每一个平台都搞得乌烟瘴气)。很多人认为亚马逊这样做是错的,也有很多愤怒的小伙伴组织起了队伍维权。我并不看好这个行为,其一,亚马逊并不会因此退出中国,并且如果你的账号一直是安安分分,没搞小动作,产品也都没有问题,你也尊重了亚马逊平台的准则,提交了有力的材料并核实后,没理由封了你。直白点说,亚马逊之所以会审核中国卖家,也是因为有很多人在乱搞,如果不加以控制,久而久之平台会垮。你要怪就怪那些整天只会搞小动作想着投机取巧的人。其二,如果真因为你们的活动对这个平台造成了什么影响,你们维权成功了,受到影响的不仅仅是亚马逊这个平台,一定还会波及到千千万万个在这个行业工作的人。

干货来了,如果一定要提供材料的话,那么如果我们的货是在1688上购买的或者是当时没有开具发票的卖家应该怎么做呢?
(这个方法只能帮助良心卖家,兢兢业业的那种,搞小动作的绩效不好的可能无效)
首先,请各位小伙伴将能提供的都提供,做个账号不容易,我们应该尽最大的努力申诉。请联系你的供应商索要形式发票或是收据(注意:最好是带有该企业公章的,虽然国外不看重,但这毕竟是中国人交易时会有的,作假也要做全套),其中要注意的是,一定是90天以内,数量大于你现有库存的,抬头最好是写你那个账号公司名称,地址也是一样。如果注册公司不在大陆,慎重写,具体怎样自己考虑。如果你的产品是真实的,提供什么证据都是ok的,没必要一直纠结是不是正规发票的事。还有你的营业执照,其他品牌的
其次,强调Generic并非侵权,你也无意侵权,之所以写Generic是因为亚马逊要求的无品牌产品就是这样写。在亚马逊Help页面中,搜索Generic,其中有一条清楚地标明了如果没品牌就用Generic。把这里截图附上,并且复制这句话到你的邮件里,公众平台不会自己打脸。
最后,如果你已经吃够了Generic的亏,打算自己注册品牌了,就在邮件里也写上:你以后不会再传Generic的产品了(这才是优化平台最直接的方式)再写一些官方的话,OK了,别犹豫,挑个好的时间段发过去,你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犹豫也没有什么卵用。

(注:邮件别写的太长太啰嗦,简单明了,不要写一大堆客套话)

回复模板早就出来了,我也就不重复了,记住一定是讲清道理,证明自己是正儿八经的运营,维护权益,卑躬屈膝或者趾高气扬态度都不赞同。

个人想法,仅供参考。 查看全部

1.jpeg

 此次风波我们的店铺已经申诉成功了,看到群里、朋友圈里有很多还在迷茫的小伙伴,分享些经验给你们希望有所帮助。
从16年年尾一直到现在,亚马逊分几波封掉了很多中小卖家的店,而理由却让人十分难以接受,大多数小伙伴收到的邮件都是这样的
"Hello, 

You currently may not sell on AMAZON.ca because you are offering items that may infring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r may be inauthentic. Examples of these items are at the end of this email. 

Funds will not be transferred to you but will stay in your account while we work with you to address this issue. If you have any open orders, please ship them. 

You can see your balance and settlement information in the Payments section of Seller Central. If you have questions about those, please write topayments-investigate@amazon.ca

To sell on Amazon.ca again, please send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 to pq-review@amazon.ca

-- Copies of invoices, receipts, contracts, delivery orders, or authorization letters from your supplier issued in the last 90 days. The quantity of items shown should match your inventory. 
-- If you are not the brand owner, provide an authorization letter and a complete set of documentation, including authorization letters, to prove a valid supply chain. 
-- If you are the brand owner, provide a copy of the brand registration certificate, and business license or personal identity card. 
-- Any additional details you would like us to know. 

You can send .pdf, .jpg, .png, or .gif files. These documents must be authentic and unaltered. You may remove pricing information, but the rest of the document must be visible. We will maintain the confidentiality of your supplier contact information. 

We will review your information and decide if you may sell on Amazon.ca again. If you do not send the required information within 17 days, we may not allow you to sell on Amazon.ca. 

To learn more about our policies, search for ""Amazon Anti-Counterfeiting Policy""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Violations"" in Seller Central Help. 

To talk to someone about this email, ask our Seller Support team to contact you (https://sellercentral.amazon.c ... rmance). 

------------------------------------- 
“GENERIC ”– *****
-------------------------------------" 


Sincerely, 

Seller Performance Team 
Amazon.com 
http://www.amazon.com 

亚马逊列出了几个产品,正在吃瓜的我惊呆了,Generic也侵权?有句妈卖批不知当讲否。

冷静下来后我仔细读了一下这封邮件的内容,在各大公众号中搜了一下,也请教了很多大神,但当时谁都不敢下定论,所以几乎是无果。(PS:在此我想说一下,有位老师后来写了一个关于这件事的分析的文章,80%内容是我向他请教时对他说的我自己的想法,之所以来这里发帖,也是因为受到这个“激励”,有人认同我我很开心,但请不要盗用我的想法,毕竟这只是我个人推断,在事情清楚前都是猜想,不成立)
请大家不要着急,冷静思考。首先,众所周知,Generic是亚马逊规定的写法,无论是否侵权都不该是我们的责任。其次,如果大家仔细阅读了这封邮件,就会发现在侵权后面还有一句话,就是怀疑你的产品是不真实的。我看到很多群里的小伙伴都嚷嚷着做假的授权书,假的发票,奉劝大家千万不要这样做。一,在事件爆发之前,大家brand name填Generic都是因为亚马逊的规定,这时候傻乎乎的做什么授权书,岂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反倒会让亚马逊认为你是一个不诚实的卖家。二,做假发票的小伙伴也不要白费功夫了,发票是可以查得到的。

对于此次事件,我认为,可以当成是亚马逊在审核卖家资质,优化平台。(请大家思考一下,这个事件爆发后平台内和亚马逊仓库中Generic的产品会少多少,如果整个平台内Generic的产品越来越少,大家也都提供了材料证明自己产品的真实性,亚马逊是不是就放心了很多,在此想对很多人说,如果你想做亚马逊,就保证你产品的质量,不要为了你的利益把每一个平台都搞得乌烟瘴气)。很多人认为亚马逊这样做是错的,也有很多愤怒的小伙伴组织起了队伍维权。我并不看好这个行为,其一,亚马逊并不会因此退出中国,并且如果你的账号一直是安安分分,没搞小动作,产品也都没有问题,你也尊重了亚马逊平台的准则,提交了有力的材料并核实后,没理由封了你。直白点说,亚马逊之所以会审核中国卖家,也是因为有很多人在乱搞,如果不加以控制,久而久之平台会垮。你要怪就怪那些整天只会搞小动作想着投机取巧的人。其二,如果真因为你们的活动对这个平台造成了什么影响,你们维权成功了,受到影响的不仅仅是亚马逊这个平台,一定还会波及到千千万万个在这个行业工作的人。

干货来了,如果一定要提供材料的话,那么如果我们的货是在1688上购买的或者是当时没有开具发票的卖家应该怎么做呢?
(这个方法只能帮助良心卖家,兢兢业业的那种,搞小动作的绩效不好的可能无效)
首先,请各位小伙伴将能提供的都提供,做个账号不容易,我们应该尽最大的努力申诉。请联系你的供应商索要形式发票或是收据(注意:最好是带有该企业公章的,虽然国外不看重,但这毕竟是中国人交易时会有的,作假也要做全套),其中要注意的是,一定是90天以内,数量大于你现有库存的,抬头最好是写你那个账号公司名称,地址也是一样。如果注册公司不在大陆,慎重写,具体怎样自己考虑。如果你的产品是真实的,提供什么证据都是ok的,没必要一直纠结是不是正规发票的事。还有你的营业执照,其他品牌的
其次,强调Generic并非侵权,你也无意侵权,之所以写Generic是因为亚马逊要求的无品牌产品就是这样写。在亚马逊Help页面中,搜索Generic,其中有一条清楚地标明了如果没品牌就用Generic。把这里截图附上,并且复制这句话到你的邮件里,公众平台不会自己打脸。
最后,如果你已经吃够了Generic的亏,打算自己注册品牌了,就在邮件里也写上:你以后不会再传Generic的产品了(这才是优化平台最直接的方式)再写一些官方的话,OK了,别犹豫,挑个好的时间段发过去,你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犹豫也没有什么卵用。

(注:邮件别写的太长太啰嗦,简单明了,不要写一大堆客套话)

回复模板早就出来了,我也就不重复了,记住一定是讲清道理,证明自己是正儿八经的运营,维护权益,卑躬屈膝或者趾高气扬态度都不赞同。

个人想法,仅供参考。

亚马逊图片要求有哪些,你都知道吗?

亚马逊规则温开水 发表了文章 • 1 个评论 • 57449 次浏览 • 2017-02-10 16:55 • 来自相关话题

 逛过亚马逊的买家们都知道,亚马逊网站上的商品图都是非常简洁干净的,跟国内的淘宝网或者是具有营销色彩的海淘网站不是同一个风格。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亚马逊的图片要求。






一、亚马逊的主图、辅图、详情描述

商品主图:亚马逊商品listing 的第一张图片,其它的则为辅图。商品主图必须是纯白色背景,展示单一商品。

商品辅图:对商品做不同侧面的展示,对无法在主图中凸显的商品特性、形状做补充,亚马逊商品listing 中最多可以配 8 张辅图。建议也跟和主图一样,用纯白色背景。

商品详情:除亚马逊中国站以外,只有大卖家才可以在详情里放置图片。普通卖家只能在商品详情录入文本,介绍商品详情。

二、亚马逊对商品图片的标准

亚马逊对商品图片的标准是比较高的。小编特地从卖家后台下载此标准,并对此进行详解,以便大家更好理解。

1、图片必须准确展示商品,且仅显示用于销售的商品,尽量少使用或不使用展示模特。

解读:图片中要展示单一商品,商品要明显,图片需有真实性,不宜过度PS。保持图片真实、保证质量的商品才能吸引买家下单。有些类型的商品是不能用真人模特\模型模特来展示商品的;而有些类目则尽量少用。比如:

鞋子:主图必须是纯白底,不能出现模特,展示单只左脚鞋,鞋尖朝左下角。

服装:主图必须是纯白底,服装只能是平铺或者穿戴在模特身上,不能用假模特。

2、主图片必须具有纯白色背景(纯白色可以与亚马逊搜索和商品详情页面相融合,RGB 值都为 255、255、255)。

解读:亚马逊的搜索和商品详情页面都是纯白色的,卖家也要符合其规定,主图的背景必须是纯白色,RGB值为(255、255、255)(RGB是色光的三原色,在PS软件可以设置RGB值)。纯白色的背景标准虽然bigger高些,但也能给买家们留点想象的空间。此外,主图也要求无边框,图片内容必须是彩色的。

另外,辅图图片虽然没有强制要求,但建议与主图的背景色一致,使用纯白色背景。

3、主图片必须展示实际商品(不能是图片或插图),且不得显示无关配件、可能令买家产生困惑的支撑物、不属于商品一部分的文字或徽标/水印/嵌入图片。

这句话有4个要点:

1)商品最好是实物实拍,图片来源不能是盗来的假图片或者插图,强调展示商品的真实性。

2)图片展示出售的商品以外,不能有其它的装修物出现,不然很容易让买家误以为是赠品或附属品。举个栗子,比如一件衣服要放在网上出售,按照国内购物网站卖家的做法,为了更容易吸引买家购买商品,在拍摄商品图时加入手链或者眼镜等小物品作为装饰,这样会很容易让买家误以为是附属品或是赠品。所以亚马逊是不允许的。

3)主图不能带LOGO标记和水印图案,除非商品本身自带LOGO(卖家的商品也不能侵权)。按照我们国内电商的图片使用习惯,为了防止别家盗图,往往会在图片背景打上“版权”的烙印,但在亚马逊是恰恰相反的,是不能出现LOGO、水印。

4)亚马逊的图片上不能出现有关对商品的任何描述性文字,比如这衣服用的什么材质产自哪里,码数大多等,除非商品或外包装本身有文字。






4、商品必须占据图片区域中 85% 或以上的面积。

纯白色的背景之下,商品要占据图片85%-100%面积。重点突出商品。

5、图片的高度或宽度应至少为 1,000 像素。最小尺寸要求可在网站上实现缩放功能效果。事实证明:缩放功能可以提高销量。在缩放到最小时,您的文件在最长边可以具有 500 像素。强烈建议使用尺寸一致的图片。

解读:对商品图片尺寸的要求:

1)产品图片最长边必须至少为1000像素。当图片的高度或宽度至少1000像素时,该图片具有缩放功能,卖家能放大图片局部查看商品细节,这个功能具有增加销售量的作用。

2)图片最短的边长(相对的宽或高)不能低于500像素。否则无法上传到亚马逊后台。图片太小了,也不方便买家查看商品,建议卖家在上传商品图片时,边长在1001以上的。

3)在上主图与辅图时,建议尺寸一致,这样会比较美观。

6.亚马逊接受 JPEG (.jpg)、TIFF (.tif) 或 GIF (.gif) 文件格式(首选 JPEG)。

解读: 对商品图片格式的要求:JPEG(.jpg) , TIFF(.tif) , GIF(.gif) 这些格式的图片。不过推荐卖家首选JPEG格式的图片,在上传时速度会快些。

7.商品不得置于人体模型上。

解读:商品不能放置在人体模型上,但是可以穿戴在真人模特身上。比如鞋类商品,但穿在模特脚上的图片只能出现在副图,不能出现在主图上。

8.商品必须具有良好景深,即图片完全聚焦。

解读:强调商品要抓住买家的视觉,要突出商品,弱化背景。

9.商品必须在图片中清晰可见(例如,如果穿在模特身上,则模特不可采取坐姿)。

解读:再次强调图片要完整、清晰。如果商品是穿在模特身上,如服装,模特需站着,正面朝前,不能侧身或者坐着,要完整地展示商品。

10.图片不得包含裸体。

解读:这个不用解释了哈,亚马逊上只卖良心商品,对不对? 查看全部
 逛过亚马逊的买家们都知道,亚马逊网站上的商品图都是非常简洁干净的,跟国内的淘宝网或者是具有营销色彩的海淘网站不是同一个风格。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亚马逊的图片要求。

1.jpg


一、亚马逊的主图、辅图、详情描述

商品主图:亚马逊商品listing 的第一张图片,其它的则为辅图。商品主图必须是纯白色背景,展示单一商品。

商品辅图:对商品做不同侧面的展示,对无法在主图中凸显的商品特性、形状做补充,亚马逊商品listing 中最多可以配 8 张辅图。建议也跟和主图一样,用纯白色背景。

商品详情:除亚马逊中国站以外,只有大卖家才可以在详情里放置图片。普通卖家只能在商品详情录入文本,介绍商品详情。

二、亚马逊对商品图片的标准

亚马逊对商品图片的标准是比较高的。小编特地从卖家后台下载此标准,并对此进行详解,以便大家更好理解。

1、图片必须准确展示商品,且仅显示用于销售的商品,尽量少使用或不使用展示模特。

解读:图片中要展示单一商品,商品要明显,图片需有真实性,不宜过度PS。保持图片真实、保证质量的商品才能吸引买家下单。有些类型的商品是不能用真人模特\模型模特来展示商品的;而有些类目则尽量少用。比如:

鞋子:主图必须是纯白底,不能出现模特,展示单只左脚鞋,鞋尖朝左下角。

服装:主图必须是纯白底,服装只能是平铺或者穿戴在模特身上,不能用假模特。

2、主图片必须具有纯白色背景(纯白色可以与亚马逊搜索和商品详情页面相融合,RGB 值都为 255、255、255)。

解读:亚马逊的搜索和商品详情页面都是纯白色的,卖家也要符合其规定,主图的背景必须是纯白色,RGB值为(255、255、255)(RGB是色光的三原色,在PS软件可以设置RGB值)。纯白色的背景标准虽然bigger高些,但也能给买家们留点想象的空间。此外,主图也要求无边框,图片内容必须是彩色的。

另外,辅图图片虽然没有强制要求,但建议与主图的背景色一致,使用纯白色背景。

3、主图片必须展示实际商品(不能是图片或插图),且不得显示无关配件、可能令买家产生困惑的支撑物、不属于商品一部分的文字或徽标/水印/嵌入图片。

这句话有4个要点:

1)商品最好是实物实拍,图片来源不能是盗来的假图片或者插图,强调展示商品的真实性。

2)图片展示出售的商品以外,不能有其它的装修物出现,不然很容易让买家误以为是赠品或附属品。举个栗子,比如一件衣服要放在网上出售,按照国内购物网站卖家的做法,为了更容易吸引买家购买商品,在拍摄商品图时加入手链或者眼镜等小物品作为装饰,这样会很容易让买家误以为是附属品或是赠品。所以亚马逊是不允许的。

3)主图不能带LOGO标记和水印图案,除非商品本身自带LOGO(卖家的商品也不能侵权)。按照我们国内电商的图片使用习惯,为了防止别家盗图,往往会在图片背景打上“版权”的烙印,但在亚马逊是恰恰相反的,是不能出现LOGO、水印。

4)亚马逊的图片上不能出现有关对商品的任何描述性文字,比如这衣服用的什么材质产自哪里,码数大多等,除非商品或外包装本身有文字。

2.jpg


4、商品必须占据图片区域中 85% 或以上的面积。

纯白色的背景之下,商品要占据图片85%-100%面积。重点突出商品。

5、图片的高度或宽度应至少为 1,000 像素。最小尺寸要求可在网站上实现缩放功能效果。事实证明:缩放功能可以提高销量。在缩放到最小时,您的文件在最长边可以具有 500 像素。强烈建议使用尺寸一致的图片。

解读:对商品图片尺寸的要求:

1)产品图片最长边必须至少为1000像素。当图片的高度或宽度至少1000像素时,该图片具有缩放功能,卖家能放大图片局部查看商品细节,这个功能具有增加销售量的作用。

2)图片最短的边长(相对的宽或高)不能低于500像素。否则无法上传到亚马逊后台。图片太小了,也不方便买家查看商品,建议卖家在上传商品图片时,边长在1001以上的。

3)在上主图与辅图时,建议尺寸一致,这样会比较美观。

6.亚马逊接受 JPEG (.jpg)、TIFF (.tif) 或 GIF (.gif) 文件格式(首选 JPEG)。

解读: 对商品图片格式的要求:JPEG(.jpg) , TIFF(.tif) , GIF(.gif) 这些格式的图片。不过推荐卖家首选JPEG格式的图片,在上传时速度会快些。

7.商品不得置于人体模型上。

解读:商品不能放置在人体模型上,但是可以穿戴在真人模特身上。比如鞋类商品,但穿在模特脚上的图片只能出现在副图,不能出现在主图上。

8.商品必须具有良好景深,即图片完全聚焦。

解读:强调商品要抓住买家的视觉,要突出商品,弱化背景。

9.商品必须在图片中清晰可见(例如,如果穿在模特身上,则模特不可采取坐姿)。

解读:再次强调图片要完整、清晰。如果商品是穿在模特身上,如服装,模特需站着,正面朝前,不能侧身或者坐着,要完整地展示商品。

10.图片不得包含裸体。

解读:这个不用解释了哈,亚马逊上只卖良心商品,对不对?

亚马逊Feedback和review的区别,及如何移除差评Feedback

亚马逊美塞班岛 发表了文章 • 1 个评论 • 32124 次浏览 • 2017-02-10 16:35 • 来自相关话题

 就评价体系的范畴而言,亚马逊和其他平台一个最大的区别是这个平台除了卖家们非常熟悉的订单评价(Customer Feedback)之外还有产品评价(Product Review)这个概念。我们可以从两者之间的区别当中了解到亚马逊引入这个概念的用意。

Customer Feedback

1、针对于某个订单,评价内容可以包括客服,物流,产品本身... ...

2、不符合亚马逊规定的Customer Feedback,卖家可以向亚马逊申请移除:

3、买家必须要下订单以后才有可能留下Customer Feedback

4、如果买卖双方不干预,亚马逊不会主动移除Customer Feedback

5、Customer Feedback 会影响卖家账户 ODR指标

6、归属于卖家,当卖家删除了某个Customer Feedback 相关的Listing ,那么此Customer Feedback 将不会继续影响这个Listing

Product Review

1、只能针对产品本身,与客服和物流等其他产品除外的因素无关

2、如果Product Review 不是针对产品本身做评价,而是涉及到与产品本身无关的方面,卖家可以向亚马逊申请移除

3、任意买家账户只要之前有在亚马逊平台有过一次购物记录,就可以针对平台的几乎任意产品编写 Product Review,无需一定购买此产品

4、亚马逊系统本身也会对Product Review 进行评估,如果系统发有违规,亚马逊会自己删除该Product Review

5、Product Review 不会影响 ODR指标

6、归属于产品,会一直影响这个产品listing,即便是上传这个产品的卖家后期删除listing,这些Product Review 还是会显示并且继续影响后期跟卖这个产品的其他卖家

什么是Feedback?

Feedback是店铺评价,指客户对他所购买产品的这个订单的评价(订单的评价),必须有订单才可以留。它包括:产品质量、客服质量、物流速度等等一系列的因素。

卖家使用5星系统来反馈等级是怎么样的?

好评(Positive Feedback):5星或4星

中评(Neutral Feedback):3星

差评(Negative Feedback):2星或1星

怎么计算卖家的反馈评分?

利用计算公式:反馈评分=好评总数/评价总数

备注:评价总数是按照 30丶90丶365天或一直以来累积的计算。

怎样避免差评?

1、尽量使用好一点的物流渠道,保证时效;

2、及时处理客户邮件,从客户的角度出发,帮助他解决问题,要让他觉得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3、及时关注店铺和产品评价,将差评和问题较多的产品清仓后进行停售或改进产品质量。

如何引导买家留Feedback?

1、首先查看客户订单物流信息,客户是否已收到货;

2、在确认客户收到货的情况下,通过亚马逊站内信主动给客户发邮件,并把邮件的subject选择为feedback request,说我们注意到他最近已经收到货,问他是否对产品以及服务满意,如果满意,可经给我们的店铺留下评价,如果不满意,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帮助他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 不能说给客户退多少钱,让他给好评,这样亚马逊发现了会警告的, 亚马逊不允许贿赂买家;

3、如果买家同意给您留feedback了,那么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引导买家留feedback。

步骤一、登陆亚马逊买家账号后,鼠标移动到“Your Account”,在下拉框界面中点击“Your Orders”。(以美国站为例)






步骤二、在“Your Orders”里边,可以看到所有购买过的订单,找到买家想要留评价的订单,注意要显示“Delivered”了才可留Feedback评价。

步骤三、按照上述步骤操作之后,点击“Leave Seller Feedback”,填写店铺评价内容,具体如下图所示:











步骤四、Feedback内容填写完成之后,点击“Submit Feedback”。






有关“买家如何留Feedback步骤”,亦可参看此链接:

http://www.amazon.com/gp/help/ ... 37774

收到差评(Negative Feedback)该怎么办?

1、先查看Negative Feedback的具体内容,冷静的判断差评的原因所在,到底是自身出的问题还是客户恶意差评;

2、遇到差评,除了常规的发邮件和买家沟通之外,最好能够友好的跟买家电话沟通,以此提升处理差评的效率;

3、差评后面都有一个Resolve按钮,点击RESOLVE了解解决差评的具体方案。注意,只有当买家的评价为1星或2星时,Resolve才可用哦;

4、亚马逊都是比较倾向于卖家和买家协商处理差评,因此,收到差评Negative Feedback,首先需及时与买家沟通,了解实际情况,了解买家给差评的具体原因,然后再对症下药,跟买家友好沟通看看买家是否可以移除;

5、如果责任在于买家的无理差评或者恶意差评,沟通无果,不愿意删除,卖家可以尝试向亚马逊申请移除哦!

如何移除差评Feedback?

差评Feedback只能是买家移除或是亚马逊帮忙移除,卖家不能自己移除。

A、向亚马逊申请帮忙移除差评Feedback

1. 评价中包含淫秽和猥亵的词语 。The feedback includes words commonly understood to be obscene or profane.

如: I finally receive the parcel from the stupid seller , shit quality , very disappointed.

2. 评价中包含了卖家私人信息,如邮箱,电话号码 ,全名等。The feedback includes seller-specific,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information, including e-mail addresses, full names, or telephone numbers.

3.Feedback完全只针对产品,没有提到卖家的服务。The entire feedback comment is a product review.

如:这件衣服跟我想象的颜色不一样。

但如果评价到了卖家的服务就不可能移除, 如: 派送太慢了,而且衣服跟我想象的颜色不一样。

4. FBA引起的物流问题亚马逊不会帮你将差评移除,但是会帮你将差评划掉。The entire feedback comment is regarding fulfillment or customer service for an order fulfilled by Amazon. Feedback reviewed and determined to be relating explicitly to fulfillment and customer service for an order fulfilled by Amazon will not be removed, but a line will appear through the rating with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然后写一行字: This item was fulfilled by Amazon, and we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this fulfillment experience.






5. 如果顾客在留评时arrive on time , item as described , customer service 这三项中都写的YES ,然后又留一个差评给你,像这种通常也可以发给CASE给亚马逊要求移除。但是如果这三项有一项是NO的话,差评移除的几率就很低了。

6. 如果顾客威胁我们说不怎么怎么样就给差评,我们可以将这样的话截图直接交给亚马逊处理。同时如果卖家向客户提供一些好处让客户消除好评,这种做法被亚马逊查到了是会对账户有影响的, 情节严重话会导致账户被移除销售权限的。

亚马逊原文规定: You may request that a buyer remove feedback. However, you may not offer nor pay any incentive to a buyer for either providing or removing feedback。

7. 我们建议买家留差评后卖家积极主动的和买家沟通,争取和买家达成一致协议,让他把差评移除。(留差评后60天内买家可以移除该差评)卖家向亚马逊申请移除差评成功以后,亚马逊是会邮件通知买家卖家双方,而买家有权利再一次留评。为了避免激怒客户建议过几天再去申请差评移除。

了解到什么样的差评可以移除,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如何在后台操作移除差评:











1,登陆到亚马逊的后台,每一页的最底部都有个contact seller support:

2,点击contact seller support/Get support进去,选择selling on amazon:

3,选择customers and orders下面的customer feedback,再输入需要移除差评的订单号,点击search






4,按照亚马逊的格式要求填好信息后点击Send提交申请






以上就是提交向亚马逊申请帮忙移除差评的步骤。

B、如果买家愿意删除差评Feedback,可以让买家按照以下步骤操作(以美国站为例):

步骤一、点击进入亚马逊前台首页:https://www.amazon.com/ ,把鼠标滚动到右侧,点击“Your Account”,如下图所示:






步骤二、在“Your account”界面下的“Personalisation”一栏找到“Seller Feedback Submitted By You”点击进入,如下图所示:






步骤三、找到买家打算移除Feedback对应的订单,点击该订单之后,点击“Remove”按钮,如下图所示:






步骤四、按照上述步骤,页面跳转如下图所示,买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移除的原因,最后点击“Remove”按钮,确定移除即可。






注意:买家将有90天评价期限和60天的移除期限。如果评论旁边没有Remove(删除)按钮,说明60天移除期已过。 查看全部

00.png

 就评价体系的范畴而言,亚马逊和其他平台一个最大的区别是这个平台除了卖家们非常熟悉的订单评价(Customer Feedback)之外还有产品评价(Product Review)这个概念。我们可以从两者之间的区别当中了解到亚马逊引入这个概念的用意。

Customer Feedback

1、针对于某个订单,评价内容可以包括客服,物流,产品本身... ...

2、不符合亚马逊规定的Customer Feedback,卖家可以向亚马逊申请移除:

3、买家必须要下订单以后才有可能留下Customer Feedback

4、如果买卖双方不干预,亚马逊不会主动移除Customer Feedback

5、Customer Feedback 会影响卖家账户 ODR指标

6、归属于卖家,当卖家删除了某个Customer Feedback 相关的Listing ,那么此Customer Feedback 将不会继续影响这个Listing

Product Review

1、只能针对产品本身,与客服和物流等其他产品除外的因素无关

2、如果Product Review 不是针对产品本身做评价,而是涉及到与产品本身无关的方面,卖家可以向亚马逊申请移除

3、任意买家账户只要之前有在亚马逊平台有过一次购物记录,就可以针对平台的几乎任意产品编写 Product Review,无需一定购买此产品

4、亚马逊系统本身也会对Product Review 进行评估,如果系统发有违规,亚马逊会自己删除该Product Review

5、Product Review 不会影响 ODR指标

6、归属于产品,会一直影响这个产品listing,即便是上传这个产品的卖家后期删除listing,这些Product Review 还是会显示并且继续影响后期跟卖这个产品的其他卖家

什么是Feedback?

Feedback是店铺评价,指客户对他所购买产品的这个订单的评价(订单的评价),必须有订单才可以留。它包括:产品质量、客服质量、物流速度等等一系列的因素。

卖家使用5星系统来反馈等级是怎么样的?

好评(Positive Feedback):5星或4星

中评(Neutral Feedback):3星

差评(Negative Feedback):2星或1星

怎么计算卖家的反馈评分?

利用计算公式:反馈评分=好评总数/评价总数

备注:评价总数是按照 30丶90丶365天或一直以来累积的计算。

怎样避免差评?

1、尽量使用好一点的物流渠道,保证时效;

2、及时处理客户邮件,从客户的角度出发,帮助他解决问题,要让他觉得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3、及时关注店铺和产品评价,将差评和问题较多的产品清仓后进行停售或改进产品质量。

如何引导买家留Feedback?

1、首先查看客户订单物流信息,客户是否已收到货;

2、在确认客户收到货的情况下,通过亚马逊站内信主动给客户发邮件,并把邮件的subject选择为feedback request,说我们注意到他最近已经收到货,问他是否对产品以及服务满意,如果满意,可经给我们的店铺留下评价,如果不满意,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帮助他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 不能说给客户退多少钱,让他给好评,这样亚马逊发现了会警告的, 亚马逊不允许贿赂买家;

3、如果买家同意给您留feedback了,那么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引导买家留feedback。

步骤一、登陆亚马逊买家账号后,鼠标移动到“Your Account”,在下拉框界面中点击“Your Orders”。(以美国站为例)

1.jpg


步骤二、在“Your Orders”里边,可以看到所有购买过的订单,找到买家想要留评价的订单,注意要显示“Delivered”了才可留Feedback评价。

步骤三、按照上述步骤操作之后,点击“Leave Seller Feedback”,填写店铺评价内容,具体如下图所示:

2.jpg


3.jpg


步骤四、Feedback内容填写完成之后,点击“Submit Feedback”。

4.jpg


有关“买家如何留Feedback步骤”,亦可参看此链接:

http://www.amazon.com/gp/help/ ... 37774

收到差评(Negative Feedback)该怎么办?

1、先查看Negative Feedback的具体内容,冷静的判断差评的原因所在,到底是自身出的问题还是客户恶意差评;

2、遇到差评,除了常规的发邮件和买家沟通之外,最好能够友好的跟买家电话沟通,以此提升处理差评的效率;

3、差评后面都有一个Resolve按钮,点击RESOLVE了解解决差评的具体方案。注意,只有当买家的评价为1星或2星时,Resolve才可用哦;

4、亚马逊都是比较倾向于卖家和买家协商处理差评,因此,收到差评Negative Feedback,首先需及时与买家沟通,了解实际情况,了解买家给差评的具体原因,然后再对症下药,跟买家友好沟通看看买家是否可以移除;

5、如果责任在于买家的无理差评或者恶意差评,沟通无果,不愿意删除,卖家可以尝试向亚马逊申请移除哦!

如何移除差评Feedback?

差评Feedback只能是买家移除或是亚马逊帮忙移除,卖家不能自己移除。

A、向亚马逊申请帮忙移除差评Feedback

1. 评价中包含淫秽和猥亵的词语 。The feedback includes words commonly understood to be obscene or profane.

如: I finally receive the parcel from the stupid seller , shit quality , very disappointed.

2. 评价中包含了卖家私人信息,如邮箱,电话号码 ,全名等。The feedback includes seller-specific,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information, including e-mail addresses, full names, or telephone numbers.

3.Feedback完全只针对产品,没有提到卖家的服务。The entire feedback comment is a product review.

如:这件衣服跟我想象的颜色不一样。

但如果评价到了卖家的服务就不可能移除, 如: 派送太慢了,而且衣服跟我想象的颜色不一样。

4. FBA引起的物流问题亚马逊不会帮你将差评移除,但是会帮你将差评划掉。The entire feedback comment is regarding fulfillment or customer service for an order fulfilled by Amazon. Feedback reviewed and determined to be relating explicitly to fulfillment and customer service for an order fulfilled by Amazon will not be removed, but a line will appear through the rating with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然后写一行字: This item was fulfilled by Amazon, and we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this fulfillment experience.

5.jpg


5. 如果顾客在留评时arrive on time , item as described , customer service 这三项中都写的YES ,然后又留一个差评给你,像这种通常也可以发给CASE给亚马逊要求移除。但是如果这三项有一项是NO的话,差评移除的几率就很低了。

6. 如果顾客威胁我们说不怎么怎么样就给差评,我们可以将这样的话截图直接交给亚马逊处理。同时如果卖家向客户提供一些好处让客户消除好评,这种做法被亚马逊查到了是会对账户有影响的, 情节严重话会导致账户被移除销售权限的。

亚马逊原文规定: You may request that a buyer remove feedback. However, you may not offer nor pay any incentive to a buyer for either providing or removing feedback。

7. 我们建议买家留差评后卖家积极主动的和买家沟通,争取和买家达成一致协议,让他把差评移除。(留差评后60天内买家可以移除该差评)卖家向亚马逊申请移除差评成功以后,亚马逊是会邮件通知买家卖家双方,而买家有权利再一次留评。为了避免激怒客户建议过几天再去申请差评移除。

了解到什么样的差评可以移除,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如何在后台操作移除差评:

6.jpg


7.jpg


1,登陆到亚马逊的后台,每一页的最底部都有个contact seller support:

2,点击contact seller support/Get support进去,选择selling on amazon:

3,选择customers and orders下面的customer feedback,再输入需要移除差评的订单号,点击search

8.jpg


4,按照亚马逊的格式要求填好信息后点击Send提交申请

9.jpg


以上就是提交向亚马逊申请帮忙移除差评的步骤。

B、如果买家愿意删除差评Feedback,可以让买家按照以下步骤操作(以美国站为例):

步骤一、点击进入亚马逊前台首页:https://www.amazon.com/ ,把鼠标滚动到右侧,点击“Your Account”,如下图所示:

10.jpg


步骤二、在“Your account”界面下的“Personalisation”一栏找到“Seller Feedback Submitted By You”点击进入,如下图所示:

11.jpg


步骤三、找到买家打算移除Feedback对应的订单,点击该订单之后,点击“Remove”按钮,如下图所示:

12.jpg


步骤四、按照上述步骤,页面跳转如下图所示,买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移除的原因,最后点击“Remove”按钮,确定移除即可。

13.png


注意:买家将有90天评价期限和60天的移除期限。如果评论旁边没有Remove(删除)按钮,说明60天移除期已过。

Lazada近期两处Bug需注意

lazada大学浅风ら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4226 次浏览 • 2017-02-10 15:12 • 来自相关话题

1、2016年12月中下旬到2017年2月8日期间克隆的listing需着重检查,极有可能缺失Description,需卖家自行补充;
2、泰国站点2016年12月18日左右克隆的listing 有部分在后台显示缺失图片,但是用标题或者前台搜索会发现有两条listing,此bug暂时无解。 查看全部
1、2016年12月中下旬到2017年2月8日期间克隆的listing需着重检查,极有可能缺失Description,需卖家自行补充;
2、泰国站点2016年12月18日左右克隆的listing 有部分在后台显示缺失图片,但是用标题或者前台搜索会发现有两条listing,此bug暂时无解。

2017年这几个市场值得跨境卖家重点关注

运营实操跨境刁民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773 次浏览 • 2017-02-10 14:55 • 来自相关话题

我始终认为,作为企业的最高决策者,老板,应该多一点时间抬头看路,看看自己的方向对不对,有没有跑偏,及时调整,我跟很多有意愿寻求我们团队辅导的企业老板聊天,发现他居然还不如我了解他的产品国外市场,他们不了解产品到了国外后如何分销,不了解为什么某个市场份额高,某个市场份额小,为什么某个市场同行做的很好,自己却无论如何都切不进去。

要知道,我只是花了几天去研究他的产品,这怎么可能?

只说明一个问题,这帮老板的精力没有花在这块,或者说,他们团队没有人曾经研究过这个领域。所有人都只知道低头拉车,所以,每年都有投入,每年都很累,但是似乎改善并不大。

很明显,战略出了问题。战略的指定是基于对市场的了解,那么市场如何了解?要了解市场的哪些方面呢?

1.一些平台的后台数据,有些平台后台数据很明显的写着哪些国家的访问量大,询盘量大,虽然这是未成交数据,未必绝对正确,如果把时间放到一年,还是能够看到哪个市场需求量更大的。需求量大是有原因的,或许是因为人口多,所以消费量大,这个会是长期的,或许是因为偶然事件,你要去研究,用来支持第二年的战略制定;

2.基于对自己产品的了解,你肯定很清楚自己的产品用在什么领域,是直接销售还是加工后在销售,那么卖到终端客户的产品是卖给谁你必须要很清楚,这样就可以做出一个基本的判断,例如我的产品是橡胶助剂,用在橡胶产业,ok,哪个国家是重点不清楚吗?我的产品是高档家具粘合剂,用在哪个国家不清楚?建材,世界上有哪些国家正在搞基建,重建,有大的建材城,你不知道?真不知道,就想办法找来。

3.自己的产品定位。有些产品似乎很模糊,似乎每个国家都需要,那你就要知道的产品定位在中高低端,这样你的战略就会清晰很多,你不能自己是低端产品非要去挤高端市场,可能也能挤进去,但是后患无穷。

4.新兴热点国家,例如几年之前的印尼,我们07年进来就主打了印尼市场,因为那个时候,韩国日本企业都去印尼投资建厂,各种建材,劳保用品需求量很大,爆炸式增长;例如现在的越南,菲律宾,中亚国家……

5.国际政策,世界各国政策。大家为什么这么关注川普?因为美国是很多人的最大出口市场,人口不算少,消费能力强。

6.外贸形势的变化。当然,这个可能更多影响的是外贸方式的变化,外贸方式的变化就会引发市场的变化,例如,当地推能力增强,我们就可以直接杀到非洲,这个网络极不发达,但是手机网络很发达的地区。

7.海关总署的官方公布数据,这些数据很宏观,但是很能说明问题,作为企业的运营者一定要关注。

2017年我会重点关注这些市场,供大家参考吧,给自己服务的几个企业做战略的时候,其实这些市场也涉及到了,在我看来,可能很多产品都是如此:

1.越南,菲律宾,泰国市场。

越南会是一个新型的制造业国家,很多工厂都在不断的迁入越南,所以需要很多的基建设施,我们查过某个产品的出口数据,2015年比2014年增长了104%,2016年11月数据已经比2015年增长了110%。而菲律宾是到2016年11月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中同比累计增长唯一一个超过两位数(只有三家增长,第二位是俄罗斯7.2,第三位是印度0.5),泰国在下降,但是下降并不多。

这三个国家的共性就是,大量的企业迁入,先是基础建设相关产品需求量提升,再是生活消耗品提升,因为收入提升了,消费力增强。还有就是,中国在菲律宾和越南都有一些港口的战略投资和建设,绕开马六甲的战略。

2.中亚一直到俄罗斯

这个似乎不需要多解释,一带一路的影响,中国想要在南海获得自由,一带一路很重要,其实中亚五国人口并不多,但是亚投行,已经在中亚撒了大量的钱进行公路建设,后期就是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中国要想一带一路安稳,一定是需要把这些国家安顿好,不然一路上都是穷的叮当响的盗匪,你敢走这趟镖吗?

所以,有了钱什么都好说。

2014年我们就已经尝到了这个市场的甜头,天天是什么什么斯坦的打电话,发微信,我当时的判断很准确,要想做好这个市场,必须做好两个方面,第一,手机网站和手机端的所有能覆盖的内容,因为这些国家电脑网络不发达,但是手机网络发达;第二,语言问题,这些地方的人说俄语的,所以,我们就上了俄语团队。

3.西班牙语市场

其实就是我一直在说的小语种市场,主要就是上面讲到的俄语和西班牙语,这个已经强调了太多遍,不想再强调,不要等着大家都做了你才动手。

今年我们公司的最大需求就是俄语和西班牙语人员,欢迎各位加入到我们的团队中来。

4.传统的印度市场

就如同上面所讲,印度今年的出口还是实现了增长,虽然不多,要知道印度11月8日开始的废钞令极大的影响了进口,所以,能有增长实属不易。当然废钞令的影响会持续下去,但是私人认为,将大量的资金集中于银行,有利于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更有助于银行贷款的运作。

留给莫迪的时间还有两年,一旦经济恢复不过来,19年的竞选估计他会惨淡收场。但是,大量的人口,雄厚的银行资金都是一个市场容量大的标志。

所以,大家还是要持续关注印度市场,当然印度市场就是低端市场,印度人的砍价全世界有名,还是要看各个企业的定位吧。

回到标题,重点关注,也就是这些市场值得大家多花点时间去研究,营销。

非洲市场,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市场,大部分国家都没有自己的货币,我国对于非洲大多数国家的战略是“商业开路,实业落地”,感兴趣的可以去研究研究。 查看全部

0.jpg


我始终认为,作为企业的最高决策者,老板,应该多一点时间抬头看路,看看自己的方向对不对,有没有跑偏,及时调整,我跟很多有意愿寻求我们团队辅导的企业老板聊天,发现他居然还不如我了解他的产品国外市场,他们不了解产品到了国外后如何分销,不了解为什么某个市场份额高,某个市场份额小,为什么某个市场同行做的很好,自己却无论如何都切不进去。

要知道,我只是花了几天去研究他的产品,这怎么可能?

只说明一个问题,这帮老板的精力没有花在这块,或者说,他们团队没有人曾经研究过这个领域。所有人都只知道低头拉车,所以,每年都有投入,每年都很累,但是似乎改善并不大。

很明显,战略出了问题。战略的指定是基于对市场的了解,那么市场如何了解?要了解市场的哪些方面呢?

1.一些平台的后台数据,有些平台后台数据很明显的写着哪些国家的访问量大,询盘量大,虽然这是未成交数据,未必绝对正确,如果把时间放到一年,还是能够看到哪个市场需求量更大的。需求量大是有原因的,或许是因为人口多,所以消费量大,这个会是长期的,或许是因为偶然事件,你要去研究,用来支持第二年的战略制定;

2.基于对自己产品的了解,你肯定很清楚自己的产品用在什么领域,是直接销售还是加工后在销售,那么卖到终端客户的产品是卖给谁你必须要很清楚,这样就可以做出一个基本的判断,例如我的产品是橡胶助剂,用在橡胶产业,ok,哪个国家是重点不清楚吗?我的产品是高档家具粘合剂,用在哪个国家不清楚?建材,世界上有哪些国家正在搞基建,重建,有大的建材城,你不知道?真不知道,就想办法找来。

3.自己的产品定位。有些产品似乎很模糊,似乎每个国家都需要,那你就要知道的产品定位在中高低端,这样你的战略就会清晰很多,你不能自己是低端产品非要去挤高端市场,可能也能挤进去,但是后患无穷。

4.新兴热点国家,例如几年之前的印尼,我们07年进来就主打了印尼市场,因为那个时候,韩国日本企业都去印尼投资建厂,各种建材,劳保用品需求量很大,爆炸式增长;例如现在的越南,菲律宾,中亚国家……

5.国际政策,世界各国政策。大家为什么这么关注川普?因为美国是很多人的最大出口市场,人口不算少,消费能力强。

6.外贸形势的变化。当然,这个可能更多影响的是外贸方式的变化,外贸方式的变化就会引发市场的变化,例如,当地推能力增强,我们就可以直接杀到非洲,这个网络极不发达,但是手机网络很发达的地区。

7.海关总署的官方公布数据,这些数据很宏观,但是很能说明问题,作为企业的运营者一定要关注。

2017年我会重点关注这些市场,供大家参考吧,给自己服务的几个企业做战略的时候,其实这些市场也涉及到了,在我看来,可能很多产品都是如此:

1.越南,菲律宾,泰国市场。

越南会是一个新型的制造业国家,很多工厂都在不断的迁入越南,所以需要很多的基建设施,我们查过某个产品的出口数据,2015年比2014年增长了104%,2016年11月数据已经比2015年增长了110%。而菲律宾是到2016年11月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中同比累计增长唯一一个超过两位数(只有三家增长,第二位是俄罗斯7.2,第三位是印度0.5),泰国在下降,但是下降并不多。

这三个国家的共性就是,大量的企业迁入,先是基础建设相关产品需求量提升,再是生活消耗品提升,因为收入提升了,消费力增强。还有就是,中国在菲律宾和越南都有一些港口的战略投资和建设,绕开马六甲的战略。

2.中亚一直到俄罗斯

这个似乎不需要多解释,一带一路的影响,中国想要在南海获得自由,一带一路很重要,其实中亚五国人口并不多,但是亚投行,已经在中亚撒了大量的钱进行公路建设,后期就是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中国要想一带一路安稳,一定是需要把这些国家安顿好,不然一路上都是穷的叮当响的盗匪,你敢走这趟镖吗?

所以,有了钱什么都好说。

2014年我们就已经尝到了这个市场的甜头,天天是什么什么斯坦的打电话,发微信,我当时的判断很准确,要想做好这个市场,必须做好两个方面,第一,手机网站和手机端的所有能覆盖的内容,因为这些国家电脑网络不发达,但是手机网络发达;第二,语言问题,这些地方的人说俄语的,所以,我们就上了俄语团队。

3.西班牙语市场

其实就是我一直在说的小语种市场,主要就是上面讲到的俄语和西班牙语,这个已经强调了太多遍,不想再强调,不要等着大家都做了你才动手。

今年我们公司的最大需求就是俄语和西班牙语人员,欢迎各位加入到我们的团队中来。

4.传统的印度市场

就如同上面所讲,印度今年的出口还是实现了增长,虽然不多,要知道印度11月8日开始的废钞令极大的影响了进口,所以,能有增长实属不易。当然废钞令的影响会持续下去,但是私人认为,将大量的资金集中于银行,有利于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更有助于银行贷款的运作。

留给莫迪的时间还有两年,一旦经济恢复不过来,19年的竞选估计他会惨淡收场。但是,大量的人口,雄厚的银行资金都是一个市场容量大的标志。

所以,大家还是要持续关注印度市场,当然印度市场就是低端市场,印度人的砍价全世界有名,还是要看各个企业的定位吧。

回到标题,重点关注,也就是这些市场值得大家多花点时间去研究,营销。

非洲市场,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市场,大部分国家都没有自己的货币,我国对于非洲大多数国家的战略是“商业开路,实业落地”,感兴趣的可以去研究研究。

关键词惹的祸!从爆单6个月到收到亚马逊警告信

亚马逊一澄 发表了文章 • 1 个评论 • 12627 次浏览 • 2017-02-10 14:27 • 来自相关话题

最近,陆续有多个卖家因操作关键词排名的店铺已收到警告信,原因都是通过大量买家帐号频繁操作关键词,已被认定为操纵排名。

确实,有很多通过这个方法提高销量的公司的亚马逊店铺被警告或关闭,看到那些人焦虑的神情,我只是想说说这个业务的实际情况。我是操作关键词排名的服务商前员工,对此我说说这件事情的看法。







一、关键词排名提升的原理

通过无数个买家帐号的指点动作的不间断频繁操作来实现指定关键词的A9搜索权重增加和提升,这个在很久以前就有人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出来具体的方法,具体的就不多说了。不想再祸害更多人,不必追问这个问题了。

二、服务商

目前提供此业务的服务商比较大的以大陆的深圳、西安、成都、厦门几家为主,国外的以美国(集中在珞杉矶、新泽西、波士顿这3个城市)、印度、墨西哥、澳洲几家为主。可以确定的是,这些技术是从美国传播到大陆的。

三、服务商的差别

其所使用的原理和方法都是相同的,差别在于:

1.有一些服务商模拟买家购物流程比较好、贴近真实经历;

2.服务商所拥有的IP资源(数量多少)、IP质量差异(未被污染);

3.服务器配置质量影响对操作效率的影响;

4.系统软件的质量,这个非常关键,即使解决了服务器和IP问题,但系统软件对于防关联防侦测等仍然至关重要;

5.阿三和黑鬼中有很多人都非常扣,有很多资源配置方面跟不上;

6.买家帐号资源的质量,例如买家帐号新旧程度、购物经历等等;

四、真实的效果,第5点最关键

1.初期一般大约在7天以内,就可以将指定的关键词推送到首页,当然如果是竞争非常激烈的品类,例如数据线、手机壳、蓝牙耳机、音响等类产品,这个周期会变长、操作的量会增加非常多,所有也因为这个原因,很多服务商不愿意承接这类型的产品关键词。

2.通常在到首页后,如果每天的操作量保持在一定的水平,基本上会将这个词稳定在前面。

3.如果一个产品只是指望几个词就能爆单,这个肯定是超出期望了。所以需要投入较多的词和操作频率,特别是在2016年下半年开始很多人开始掌握这些方法后,操作的成本更高了。

4.但是、但是、但是,这里是最重要的,很多关键词推送到第一页后,曝光量点击量相对正常状态下的持续增加,导致转化率低至0.6%甚至更低,而常态下可能是16%。随着时间的推移,转化率比正常状态下的、比预期的越来越低,这会导致什么结果的?你肯定懂的。因此很多通过这个方法很快推上来的产品,在经历过一波一波的销售高峰期后,数据越来越难看。

5.数据越来越难看了。是的,往后再看只会看到销量在下滑,难道这就是亚马逊的隐性降权?是的,是的,虽然我们是服务商,我们也在做店铺测试效果,下面这个数据就是真实的测试结果数据,不必怀疑。因为2月4号从公司离职,之后的数据就拿不到了,产品不是圣诞节类的应节产品,而是冬季生活所需的产品,在美国刚好是12月、元月、2月是高峰期,但是你看这个曲线到最后,每天的操作量持续增加,关键词增加,订单却一直在减少。











五、魔咒:亚马逊黑科技的应用窗口期大约是3-6个月

任何黑科技的应用窗口期大约是3-6个月就会被亚马逊封杀堵上。通过关键词操作排名其实是在2013年底就开始被一些大卖家使用,从美国传过来后在2014年逐步在大陆的一些大卖家中传播开,然后2015年有一些掌握信息比较积极的中小卖家开始使用,根据我们的推测当时在大陆大约不超过70家使用这个方法,而且基本上是卖家自己想办法解决技术操作问题。至2016年上半年时还不算大范围传播,但已经大幅度增长了,当时我们的客户已经较2015年翻了5倍,为了应对如此快速的增长,服务器数量增加了至少8倍。

2016年上半年时当时这些方法的BUG并未让亚马逊觉得是大的问题,但是在2016年下半年开始,这种方法就开始泛滥了,我们有非常深刻的感受就是,因为增加服务器投入、安装调试系统,当时一度美国那边的服务器配置、我们的系统安装部门根本忙不过来。而与此同时,看到做这个业务的同行在疯狂的推广这个业务,作为服务商都喜欢快速打开自己搞出来的业务市场,所以就在卖家圈子中猛推,甚至有一些不懂亚马逊的纯IT人员也写出这个系统来赚钱。可想而知不懂亚马逊的人员、非卖家做出的这个系统,在对亚马逊相关的政策一知半解、没有深刻运营经验积累的前提下,这个系统的会有多大的危险不言而喻。

和当初的爆力刷单一夜推出一个爆款一样,任何黑科技的应用范围太大太广太泛滥,其实就是作为服务商太高调太贪婪时,怎么可能不让亚马逊来打击,暴力刷单推爆款的技术也只是火热了半年左右。这不只是引起亚马逊的关注,更是引起一些守法卖家的抗拒。对于关键词排名操作,甚至在2016年中深圳有某光头网红直接写信给亚马逊投诉这个黑技术,据说他也是搞IT的,很多人传言是他们没通过这个技术赚到钱来心生羡慕嫉妒恨的恶意报复吧。

根据我们在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亚马逊在16年下半年开始已经知道这个BUG,在系统方面开始采取了一些行动,例如开始关注同IP买家、频繁增加验证码等等。到了2016年底,终于,多个卖家收到亚马逊警告信,内容基本相同:通过搜索方式操作排名。使用这些方法的手机壳、贴膜、香薰机等类产品成为重灾区,在2017年春节期间,已经有买家因为这个理由被移除销售权。而从2016年中我们的客户爆增至今,刚好6个月左右,这是魔咒,对于黑科技而言似乎是谁也抵抗不了的命运。

总结

从春节前就开始看到陆续想走捷径而事与愿违的卖家沮丧的表现,想必春节也过得很挣扎。想告诉大家不必再指望使用这种方法获得订单了,还是好好做亚马逊,遵循其规则吧。 查看全部
最近,陆续有多个卖家因操作关键词排名的店铺已收到警告信,原因都是通过大量买家帐号频繁操作关键词,已被认定为操纵排名。

确实,有很多通过这个方法提高销量的公司的亚马逊店铺被警告或关闭,看到那些人焦虑的神情,我只是想说说这个业务的实际情况。我是操作关键词排名的服务商前员工,对此我说说这件事情的看法。


1.png


一、关键词排名提升的原理

通过无数个买家帐号的指点动作的不间断频繁操作来实现指定关键词的A9搜索权重增加和提升,这个在很久以前就有人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出来具体的方法,具体的就不多说了。不想再祸害更多人,不必追问这个问题了。

二、服务商

目前提供此业务的服务商比较大的以大陆的深圳、西安、成都、厦门几家为主,国外的以美国(集中在珞杉矶、新泽西、波士顿这3个城市)、印度、墨西哥、澳洲几家为主。可以确定的是,这些技术是从美国传播到大陆的。

三、服务商的差别

其所使用的原理和方法都是相同的,差别在于:

1.有一些服务商模拟买家购物流程比较好、贴近真实经历;

2.服务商所拥有的IP资源(数量多少)、IP质量差异(未被污染);

3.服务器配置质量影响对操作效率的影响;

4.系统软件的质量,这个非常关键,即使解决了服务器和IP问题,但系统软件对于防关联防侦测等仍然至关重要;

5.阿三和黑鬼中有很多人都非常扣,有很多资源配置方面跟不上;

6.买家帐号资源的质量,例如买家帐号新旧程度、购物经历等等;

四、真实的效果,第5点最关键

1.初期一般大约在7天以内,就可以将指定的关键词推送到首页,当然如果是竞争非常激烈的品类,例如数据线、手机壳、蓝牙耳机、音响等类产品,这个周期会变长、操作的量会增加非常多,所有也因为这个原因,很多服务商不愿意承接这类型的产品关键词。

2.通常在到首页后,如果每天的操作量保持在一定的水平,基本上会将这个词稳定在前面。

3.如果一个产品只是指望几个词就能爆单,这个肯定是超出期望了。所以需要投入较多的词和操作频率,特别是在2016年下半年开始很多人开始掌握这些方法后,操作的成本更高了。

4.但是、但是、但是,这里是最重要的,很多关键词推送到第一页后,曝光量点击量相对正常状态下的持续增加,导致转化率低至0.6%甚至更低,而常态下可能是16%。随着时间的推移,转化率比正常状态下的、比预期的越来越低,这会导致什么结果的?你肯定懂的。因此很多通过这个方法很快推上来的产品,在经历过一波一波的销售高峰期后,数据越来越难看。

5.数据越来越难看了。是的,往后再看只会看到销量在下滑,难道这就是亚马逊的隐性降权?是的,是的,虽然我们是服务商,我们也在做店铺测试效果,下面这个数据就是真实的测试结果数据,不必怀疑。因为2月4号从公司离职,之后的数据就拿不到了,产品不是圣诞节类的应节产品,而是冬季生活所需的产品,在美国刚好是12月、元月、2月是高峰期,但是你看这个曲线到最后,每天的操作量持续增加,关键词增加,订单却一直在减少。

1.jpg


2.jpg


五、魔咒:亚马逊黑科技的应用窗口期大约是3-6个月

任何黑科技的应用窗口期大约是3-6个月就会被亚马逊封杀堵上。通过关键词操作排名其实是在2013年底就开始被一些大卖家使用,从美国传过来后在2014年逐步在大陆的一些大卖家中传播开,然后2015年有一些掌握信息比较积极的中小卖家开始使用,根据我们的推测当时在大陆大约不超过70家使用这个方法,而且基本上是卖家自己想办法解决技术操作问题。至2016年上半年时还不算大范围传播,但已经大幅度增长了,当时我们的客户已经较2015年翻了5倍,为了应对如此快速的增长,服务器数量增加了至少8倍。

2016年上半年时当时这些方法的BUG并未让亚马逊觉得是大的问题,但是在2016年下半年开始,这种方法就开始泛滥了,我们有非常深刻的感受就是,因为增加服务器投入、安装调试系统,当时一度美国那边的服务器配置、我们的系统安装部门根本忙不过来。而与此同时,看到做这个业务的同行在疯狂的推广这个业务,作为服务商都喜欢快速打开自己搞出来的业务市场,所以就在卖家圈子中猛推,甚至有一些不懂亚马逊的纯IT人员也写出这个系统来赚钱。可想而知不懂亚马逊的人员、非卖家做出的这个系统,在对亚马逊相关的政策一知半解、没有深刻运营经验积累的前提下,这个系统的会有多大的危险不言而喻。

和当初的爆力刷单一夜推出一个爆款一样,任何黑科技的应用范围太大太广太泛滥,其实就是作为服务商太高调太贪婪时,怎么可能不让亚马逊来打击,暴力刷单推爆款的技术也只是火热了半年左右。这不只是引起亚马逊的关注,更是引起一些守法卖家的抗拒。对于关键词排名操作,甚至在2016年中深圳有某光头网红直接写信给亚马逊投诉这个黑技术,据说他也是搞IT的,很多人传言是他们没通过这个技术赚到钱来心生羡慕嫉妒恨的恶意报复吧。

根据我们在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亚马逊在16年下半年开始已经知道这个BUG,在系统方面开始采取了一些行动,例如开始关注同IP买家、频繁增加验证码等等。到了2016年底,终于,多个卖家收到亚马逊警告信,内容基本相同:通过搜索方式操作排名。使用这些方法的手机壳、贴膜、香薰机等类产品成为重灾区,在2017年春节期间,已经有买家因为这个理由被移除销售权。而从2016年中我们的客户爆增至今,刚好6个月左右,这是魔咒,对于黑科技而言似乎是谁也抵抗不了的命运。

总结

从春节前就开始看到陆续想走捷径而事与愿违的卖家沮丧的表现,想必春节也过得很挣扎。想告诉大家不必再指望使用这种方法获得订单了,还是好好做亚马逊,遵循其规则吧。

请教下,亚马逊上成人用品类目要如何运营,增加流量

亚马逊嘿,栀子 回复了问题 • 7 人关注 • 4 个回复 • 10703 次浏览 • 2017-09-14 17:47 • 来自相关话题

Facebook暂停中国区工具类应用广告,跨境电商卖家要注意什么?

账号せい 发表了文章 • 1 个评论 • 5759 次浏览 • 2017-02-10 10:55 • 来自相关话题

 近日,有消息指出,Facebook“暂停所有中国区工具类应用广告”。

Facebook对此的邮件解释表示:因为欺骗用户,违规了Facebook投放广告政策要求,“暂停所有中国区工具类应用广告”。

信用和用户体验一直都是Facebook社区优先级重视的东西,任何一个可能威胁到这两点的,Facebook都会发出信号调查你的账号或者终止账户,这是因为你打破了Facebook对你的信任。

我们知道通常Facebook广告违规都是警告提示,严重的就是停用账户,类似于下面这种:






这次Facebook丝毫不客气停用所有工具类应用广告,想必是大力打击这类作假事情,而在这前几天,Facebook为了加强审查虚假和误导性新闻的传播,清除数百个假新闻网站的网络。可见,对于违规行为是没有幸运可说。

下面图片来自于一位不幸运的用户收到Facebook的邮件:






虽然暂停某类广告现象比较少见,但在广告账号中,经常有账号被封锁现象出现。Facebook账号被锁定,或者说是限制功能的行为分为:部分的功能限制,一部分的功能永久限制,账号锁定,永久性的封锁账号。无论是哪个,对于账号都是重要的损伤。

如今Facebook已经是跨境电商最大的流量来源之一,作为跨境电商推广的重要渠道之一,投放Facebook广告可带来数量可观的访客,对销量提升有巨大作用。因此,为了避免再次出现违规的情况,我们必须规范好自身的账户,不去触碰Facebook的禁区。

那么,哪些广告操作行为容易导致Facebook封号?

1.为任何类型的相关网站制作广告;

2.尝试在网上赚钱,在家工作,电子邮件收集,列表建设,投资或金融相关页面喜欢;

3.使用您从fiverr或其他网站购买的Facebook广告优惠券;

4.创建一个新的Facebook帐户,并立即用它做广告;

5.在首次制作广告的短时间内,使用两个或多个单独的帐户来为名称页或网站制作广告。

听起来有点费劲,换个通俗的角度想,Facebook广告账号被封主要有几个原因造成:

1.IP登陆不规律。在国内通过一些特殊方式,比如使用VPN,代理之类的,这个时候就存在在每次登陆Facebook的IP不相同。这个时候Facebook会认为你的账户有异常,就会封掉你的账户。

2.违反Facebook政策。

3.支付信息与注册信息不一致,要投放Facebook广告,必须要绑定信用卡或者用PayPal支付,那么只要你绑定的信用卡的card holder名字跟你注册Facebook注册时候的名字不一致的话,一般账户都过不了审核。

4.新注册的Facebook账户一上来就直接投放广告。

顾小北此前在一篇文章中介绍,现在大多数中国企业还是采用粗放的方式,在平台上发垃圾信息,做spm动作,频繁的到处发同一个消息,用同一张图片、同一个链接,这些行为都容易被封锁。另外,投机取巧搞一些类仿牌,这个也必须封,在一个就是素材涉嫌仿冒,有些字,有些图片是FB能检测到的,需要大家非常谨慎。

5.Facebook广告用户反馈。

自从Facebook引入相关性分数和用户“关闭广告”的功能之后之后,他们非常重视用户的反馈。






虽然相关性分数可能会影响总体展示次数,但负面反馈可能会导致帐户随时关闭,广告一定要注意用户体验最佳。包括CEO 马克·扎克伯格在内的 Facebook 高管曾担心地表示,过多的广告内容,或许会造成用户流失,包含有欺骗性质内容的广告,更会造成不好的用户体验。

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如何维护账户健康:

1.新注册的Facebook账户不要直接就用来投放广告,要完善一下账户信息,至少要把账户养一段时间。如果养新账户比较麻烦,可以通过Facebook在中国的代理商或者到香港购买账户。

2.保证登陆Facebook的IP要有规律性,不能保证一直用同一个IP登陆Facebook,但也要保证这个IP是在一个范围内的,不要跳跃性太大。

3.如果是想投放的Facebook账号,在注册的时候就要注意跟自己的信用卡信息要保持一致,而且你的信用卡一般来说要没有欠款违约之类的记录。

4.身份真实,保持信息真实性,也为了后续一旦被封号,容易通过证件找回账号。

而如果您需要创建新帐户或拥有可以使用的帐户,请计划确保该新帐户的结算信息与您要使用的帐户相匹配。在最低限度,您给 Facebook的帐单邮政编码应该与您的信用卡上的相匹配。理想情况下,你的名字和生日也应该匹配。如果你使用他人的帐户,你可以在要用于Facebook广告的帐户中向他们提供额外的信用卡。

如果不小心封号,禁用的Facebook广告帐户如何解决?

1.如果你的账户被封,可以选择点击 Contact Facebook,填写表格,Facebook会联系你的;

2.如果你的信用卡名字跟账号名字不一样,解释为什么不一样;

3.如果你的登陆IP非常混乱,解释为什么混乱;

4.如果你经常违反Facebook广告政策,承认错误并保证以后不会再犯。 查看全部

0.jpg

 近日,有消息指出,Facebook“暂停所有中国区工具类应用广告”。

Facebook对此的邮件解释表示:因为欺骗用户,违规了Facebook投放广告政策要求,“暂停所有中国区工具类应用广告”。

信用和用户体验一直都是Facebook社区优先级重视的东西,任何一个可能威胁到这两点的,Facebook都会发出信号调查你的账号或者终止账户,这是因为你打破了Facebook对你的信任。

我们知道通常Facebook广告违规都是警告提示,严重的就是停用账户,类似于下面这种:

1.png


这次Facebook丝毫不客气停用所有工具类应用广告,想必是大力打击这类作假事情,而在这前几天,Facebook为了加强审查虚假和误导性新闻的传播,清除数百个假新闻网站的网络。可见,对于违规行为是没有幸运可说。

下面图片来自于一位不幸运的用户收到Facebook的邮件:

2.png


虽然暂停某类广告现象比较少见,但在广告账号中,经常有账号被封锁现象出现。Facebook账号被锁定,或者说是限制功能的行为分为:部分的功能限制,一部分的功能永久限制,账号锁定,永久性的封锁账号。无论是哪个,对于账号都是重要的损伤。

如今Facebook已经是跨境电商最大的流量来源之一,作为跨境电商推广的重要渠道之一,投放Facebook广告可带来数量可观的访客,对销量提升有巨大作用。因此,为了避免再次出现违规的情况,我们必须规范好自身的账户,不去触碰Facebook的禁区。

那么,哪些广告操作行为容易导致Facebook封号?

1.为任何类型的相关网站制作广告;

2.尝试在网上赚钱,在家工作,电子邮件收集,列表建设,投资或金融相关页面喜欢;

3.使用您从fiverr或其他网站购买的Facebook广告优惠券;

4.创建一个新的Facebook帐户,并立即用它做广告;

5.在首次制作广告的短时间内,使用两个或多个单独的帐户来为名称页或网站制作广告。

听起来有点费劲,换个通俗的角度想,Facebook广告账号被封主要有几个原因造成:

1.IP登陆不规律。在国内通过一些特殊方式,比如使用VPN,代理之类的,这个时候就存在在每次登陆Facebook的IP不相同。这个时候Facebook会认为你的账户有异常,就会封掉你的账户。

2.违反Facebook政策。

3.支付信息与注册信息不一致,要投放Facebook广告,必须要绑定信用卡或者用PayPal支付,那么只要你绑定的信用卡的card holder名字跟你注册Facebook注册时候的名字不一致的话,一般账户都过不了审核。

4.新注册的Facebook账户一上来就直接投放广告。

顾小北此前在一篇文章中介绍,现在大多数中国企业还是采用粗放的方式,在平台上发垃圾信息,做spm动作,频繁的到处发同一个消息,用同一张图片、同一个链接,这些行为都容易被封锁。另外,投机取巧搞一些类仿牌,这个也必须封,在一个就是素材涉嫌仿冒,有些字,有些图片是FB能检测到的,需要大家非常谨慎。

5.Facebook广告用户反馈。

自从Facebook引入相关性分数和用户“关闭广告”的功能之后之后,他们非常重视用户的反馈。

3.png


虽然相关性分数可能会影响总体展示次数,但负面反馈可能会导致帐户随时关闭,广告一定要注意用户体验最佳。包括CEO 马克·扎克伯格在内的 Facebook 高管曾担心地表示,过多的广告内容,或许会造成用户流失,包含有欺骗性质内容的广告,更会造成不好的用户体验。

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如何维护账户健康:

1.新注册的Facebook账户不要直接就用来投放广告,要完善一下账户信息,至少要把账户养一段时间。如果养新账户比较麻烦,可以通过Facebook在中国的代理商或者到香港购买账户。

2.保证登陆Facebook的IP要有规律性,不能保证一直用同一个IP登陆Facebook,但也要保证这个IP是在一个范围内的,不要跳跃性太大。

3.如果是想投放的Facebook账号,在注册的时候就要注意跟自己的信用卡信息要保持一致,而且你的信用卡一般来说要没有欠款违约之类的记录。

4.身份真实,保持信息真实性,也为了后续一旦被封号,容易通过证件找回账号。

而如果您需要创建新帐户或拥有可以使用的帐户,请计划确保该新帐户的结算信息与您要使用的帐户相匹配。在最低限度,您给 Facebook的帐单邮政编码应该与您的信用卡上的相匹配。理想情况下,你的名字和生日也应该匹配。如果你使用他人的帐户,你可以在要用于Facebook广告的帐户中向他们提供额外的信用卡。

如果不小心封号,禁用的Facebook广告帐户如何解决?

1.如果你的账户被封,可以选择点击 Contact Facebook,填写表格,Facebook会联系你的;

2.如果你的信用卡名字跟账号名字不一样,解释为什么不一样;

3.如果你的登陆IP非常混乱,解释为什么混乱;

4.如果你经常违反Facebook广告政策,承认错误并保证以后不会再犯。

亚马逊feedback和review有哪些删除方法?

亚马逊茶几 回复了问题 • 5 人关注 • 3 个回复 • 17013 次浏览 • 2017-08-23 11:07 • 来自相关话题

10分钟理解电商行业的运营框架和体系-用户运营篇

运营实操红糖居士 发表了文章 • 1 个评论 • 21140 次浏览 • 2017-02-09 18:28 • 来自相关话题

从2012年迈入电商行业,至今已有近五个年头。五年时间不算很长,但在变幻莫测的互联网行业里却能经历很多。从跨境出口电商,国内电商,再到跨境进口电商;线上、线下、平台、自营都接触过;管过商家,谈过融资,带过产品,做过规划; 在春节长假期间,就我所经历的和理解的电商运营基本框架和体系做一些梳理和总结,既是沉淀,也是分享。

互联网行业的三驾马车

互联网行业讲三驾马车:产品 + 技术 + 运营。

产品是找准用户需求,定战略,定方向,从0到1 。以前,一个好的产品,从设计到制造到营销,最终的成败往往来自多方面的原因。决定一家公司的生死或是如董小姐那样的强势Sales, 或是如Jack Welch那样的并购大师财务专家。但是互联网来了,时间和空间都被无限放大,只要有一个好的产品,单枪匹马也能独步天下。因此产品经理的重要性立即凸显,例如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的CEO本身就是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

技术实现产品的所有细节。10到15年前,在大规模协作的IT时代里,一个程序员就是一块砖。随着老印的崛起以及离岸外包业务的繁荣,技术和审计惺惺相惜,惨受在乙方被剥削剩余价值。但是互联网来了,同产品一样,技术一夜之间也咸鱼翻身。如今在电商行业里,有两个现象:一是技术岗待遇比业务岗高;二是技术人员一般占近一半的人员编制,且市场上需求总是供小于求。

运营,很不幸,互联网来与不来,TA都在那里。说得好听点,运营是实现从1到100的过程;说得通俗点,运营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关于运营的定义,很多书上有很多不同的定义,最后觉得之前在路骋商学院听课时,其创始人老路对运营的定义最为精炼:即所有一切帮助产品推广、使用、认知,让产品活得更好、更久的工作都可以称之为运营。

电商的运营岗位非常细分,有这些:

产品运营

类目运营

内容运营

用户运营

活动运营

商品运营

商家运营

流量运营

数据运营

新媒体运营

。。。。

讲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有点头晕。稍等一下,长风君的习惯是,无论为了理解或记住一些知识或概念,喜欢先建立一套体系框架,然后再把内容往里填。于是就把上述的各种运营岗位按照前端和后端,需求端和供给端,构成了一个框架体系,放入四象限里。如图:






这样一看,是不是就清楚许多了。

关于电商运营,这里主要会讲用户运营,活动运营、内容运营、类目运营和商家运营。这五类运营构成了电商运营的绝大多数。上篇关于用户运营;中篇关于活动运营和内容运营;下篇是类目运营和商家运营。

用户运营

基本定义:负责用户的维护,通过运营手段达成用户的留存、活跃、付费等运营目标。

用户运营是运营的根本,但在电商公司,往往用户运营岗的人却很少。也许是因为用户思维是互联网基本思维,因此没必要单独去设用户运营的岗。但是屁股决定脑袋,这样反而淡化了用户运营的功能。如果对公司里的运营人员做一个访谈,关于内容、活动、类目、商家等运营工作大部分人都能说出个道道,因为这些都是日常工作在做的。相反能说出用户运营主要工作和重点的人寥寥。

谈到用户运营,首先要讲一个模型:

AARRR模型






关于AARRR模型,长风君这里做了一个总结,列出在不同阶段应该考量的结果和行为指标,以及关注的焦点: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出现两个偏差:

第一个偏差:运营手段多集中在Acquisition(获取)、Revenue(变现)和 Referral (推荐)这三个步骤上。这也难怪, 从电商的基本公式 GMV = 流量 * 转化率 * 客单价 * 复购次数,后三者都和Revenue(变现)相关;流量的考核点在渠道和成本,和Acquisition(获取) 相关;同时因为流量成本的获取高昂,社交电商的概念强化,Referral (推荐)也变相更多从利益刺激的角度出发,成为Acquisition(获取) 的一个手段。

第二个偏差:运营重点多投入在丰富商品以及价格优势这两个维度上,却忽略了不同用户所看重的价值是不一样的。例如选择的时间成本,商品的稀缺和独特,物流和售后服务等等。

解决第一个偏差,就需要专职的用户运营人员不断对用户行为和产品体验做监测,对产品功能和运营手段进行纠偏。同时也需要产品和运营人员本身就要对自己的产品热爱,并且是忠实用户。这样产品的激活比例才会变高,留存也会增加。老罗曾经有一句话,叫用90后治90后,引申开来就是你的客户是什么人群,你就应该招什么样的员工。只有这样,才能做出你的目标客户需要的产品并且运营好。同时也达到Referral (推荐)的目的 ,即发自内心的热爱进行分享。如果是利益驱动,那只能叫传销。长风君曾经工作过的蘑菇街,内部就有这样一个指标,即看前台收的快递包裹来自平台的比例。因为蘑菇街运营人员中80%以上都是妹子,本身就是蘑菇街的用户群。这样自己员工买自己平台的东西越多,说明平台运营得越好。

解决第二个偏差,就需要讲到下面一个主题,叫用户画像。

用户画像

用户画像就是通过各种数据勾勒出用户的轮廓,目的是更好地对相似的用户进行分类,从而分层运营。基于过去参加的项目作总结,构筑用户画像时需要三类数据:

第一类数据叫静态数据:这类数据类似我们上学工作需要填的履历表,性别,年龄,地区,收入等等。回答了“你是谁 (Who are you?)?”这个问题。

第二类数据叫动态数据:这类数据依赖平台自行抓取用户的行为习惯,例如浏览行为,消费行为,参与互动行为等等。回答了“你在干吗(What are you doing?) ?”这个问题。






第一类数据和第二类数据一般很容易获得,关键在于数据的精确性。很多分析也就停留在这两类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上。但是长风君认为恰恰是第三类数据才是最为关键和有价值的,姑且把它叫做关系数据,例如你来自哪里?有哪些业余爱好?参与了什么社团?社交关系?等等,这些问题回答了"你属于哪类人(Who do you belong to?) “这个问题。

只有以上三个维度的交叉定位,定位出来的用户才是更加精确的,才能针对其细化运营行为。因此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很多互联网创业公司先是定位一批种子用户,这些种子用户就是属于第三类,共同的属性和爱好。在种子用户稳固的基础上,再通过不断画同心圆的方式将产品受众以及影响的范围不断扩大,即电商运营中常见的扩品类和扩人群的方法。不可避免的是随着品类和人群的扩充,电商平台容易进入自我迷失的风险。至于这个矛盾怎么解决,将来有机会再另外探讨。

用户运营的重点工作

构建用户画像是基础,回到前面的AARRR模型上来,一般来说,用户运营的重点工作有三类:

建立用户成长激励体系

现在几乎所有电商平台都有自己的一套用户的成长激励体系;大平台如淘宝的7个等级会员俱乐部成长体系,京东的从普通到钻石共5级会员,垂直平台如网易严选的4级生活家会员体系,小红书的各种暑等级等, 无非就是对用户的各种行为进行奖励,如登录,购物,确认收货,评论,分享都可以获取积分。但根据笔者观察,似乎大多数用户并不太在意线上消费时的获得的积分和等级,相反线下的积分和等级更会被认可。究其原因,也许是在线下,用户会自我强化对于自身身份的认识,获得的服务体验和尊贵感能够形成一种比 (xuan)较(fu)。 因此有线下运营能力的全渠道电商,在这一点上是有发力的空间。

召回流失用户

这点也非常直观,每天我们手机上收到的各种妈妈叫你回家吃饭的短信,PUSH,接到的陌生电话,邮箱里的广告邮件等等。召回的核心关键还是在于内容,在促销活动已经满天飞的常态下,单纯降价促销的信息基本已经提不起消费者的兴趣了。这时候,更加精准的消息、新的功能、新的内容、小游戏、善意的恶搞等反而会增加用户的关注。例如笔者曾经印象比较深的一些召回手段有,京东上你关注的某某商品到货了、网易严选的专属购物券、宜家的线下活动预告、微信里网易考拉推送的红包消息等等。

提升转化率

从方法论的角度上来说,转化率的提升无外乎三步:分解步骤,区分权重,逐个优化。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是比较难的,因为运营工作里很多因素相互干扰,优化了A,结果B被影响了。例如为了提升客单价,结果老用户流失了;为了提升点击率,结果搜索排名却降低了;等等。解决的方法只能像配眼镜一样,验光师在调镜片度数,不断循环往复,找出最佳的平衡点,也许两个500度的镜片看到的精确度要好于一个600度,一个400度。

用户运营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模型,叫做:

RFM模型:

RFM模型是通过三个维度:R(Recency)- 最近一次消费; F(Frequency)- 消费的频率;M(Monetary)- 消费的金额,对用户进行分级的手段,进而反馈客户的价值。






看到上面这个立方体,你是不是又有点晕。99%的人看了之后是记不住的,记住了也不知道能干啥。于是长风君盯着这个模型看了十分钟,琢磨出两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根据RFM维度,先定义每个维度的强弱属性,即:

R(Recency)- 最近一次消费。

很久没有消费了,定义“挽留 ” -> 最近有消费,定义“保持 ”;

F(Frequency)- 消费的频率:

消费频率低,定义“ 发展” -> 消费频率高,定义“ 价值” ;

M(Monetary)- 消费的金额:

消费金额低,定义“ 一般” -> 消费金额高,定义“ 重要”;

第二个原则:从运营的重要性上,M > F > R, 即舍得花钱才是真爱!因此按照这个优先级顺序把用户做分级排序。例如:

A 客户(高消费,高频,最近也有消费)就是“重要+价值+保持”客户;

B 客户 (高消费,低频,好久没有光顾) 是“重要+发展+挽留”客户;

C 客户 ( 低消费,高频,最近也有消费行为)是“一般+价值+保持”客户。

运营优先级是A> B> C。另外在每个维度上还可以进一步细分刻度,调整运营行为。但运营行为是反过来的,即先要解决R(来光顾),其次做F(增加频次),最后达到M(增加消费金额)。

RFM模型在纯粹的线上运营里很少提到。但长风君最近在做全渠道电商,以及和同行O2O打交道时,这个概念是被反复提及的。另外一层原因也是随着流量越来越贵,与其拉新,不如做好现有的客户,于是精细化的会员管理开始发展。例如除了RFM模型外,传统的会员生命周期理论也开始和互联网的用户留存概念相结合。

用户社群:

最后花一点时间提下用户社群。在互联网的世界里,产品和用户的互动大多是在虚拟空间里,在不同的时空维度上。但是一个好的产品并不仅仅是靠其自身的力量去和用户互动,而应该建立一个生态圈,用户之间能够进行互动和传播。 同时随着线下的发展,用户之间的互动,用户和产品的互动,并不仅仅在网上社区,留言,评论这个层面,更多的会发生在线下。例如粉丝见面,新品首发,学习分享等形式。通过这种形式,消灭八分之一秒的距离,重构信任关系,也是将来中国社会的最大红利。 因此在可预见的将来,一个优秀的用户运营人员,不仅需要具备线上的用户运营能力,也需要能够运营线下社群运营的能力。

以上是关于用户运营的框架体系的总结 查看全部
从2012年迈入电商行业,至今已有近五个年头。五年时间不算很长,但在变幻莫测的互联网行业里却能经历很多。从跨境出口电商,国内电商,再到跨境进口电商;线上、线下、平台、自营都接触过;管过商家,谈过融资,带过产品,做过规划; 在春节长假期间,就我所经历的和理解的电商运营基本框架和体系做一些梳理和总结,既是沉淀,也是分享。

互联网行业的三驾马车

互联网行业讲三驾马车:产品 + 技术 + 运营。

产品是找准用户需求,定战略,定方向,从0到1 。以前,一个好的产品,从设计到制造到营销,最终的成败往往来自多方面的原因。决定一家公司的生死或是如董小姐那样的强势Sales, 或是如Jack Welch那样的并购大师财务专家。但是互联网来了,时间和空间都被无限放大,只要有一个好的产品,单枪匹马也能独步天下。因此产品经理的重要性立即凸显,例如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的CEO本身就是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

技术实现产品的所有细节。10到15年前,在大规模协作的IT时代里,一个程序员就是一块砖。随着老印的崛起以及离岸外包业务的繁荣,技术和审计惺惺相惜,惨受在乙方被剥削剩余价值。但是互联网来了,同产品一样,技术一夜之间也咸鱼翻身。如今在电商行业里,有两个现象:一是技术岗待遇比业务岗高;二是技术人员一般占近一半的人员编制,且市场上需求总是供小于求。

运营,很不幸,互联网来与不来,TA都在那里。说得好听点,运营是实现从1到100的过程;说得通俗点,运营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关于运营的定义,很多书上有很多不同的定义,最后觉得之前在路骋商学院听课时,其创始人老路对运营的定义最为精炼:即所有一切帮助产品推广、使用、认知,让产品活得更好、更久的工作都可以称之为运营。

电商的运营岗位非常细分,有这些:

产品运营

类目运营

内容运营

用户运营

活动运营

商品运营

商家运营

流量运营

数据运营

新媒体运营

。。。。

讲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有点头晕。稍等一下,长风君的习惯是,无论为了理解或记住一些知识或概念,喜欢先建立一套体系框架,然后再把内容往里填。于是就把上述的各种运营岗位按照前端和后端,需求端和供给端,构成了一个框架体系,放入四象限里。如图:

1.jpg


这样一看,是不是就清楚许多了。

关于电商运营,这里主要会讲用户运营,活动运营、内容运营、类目运营和商家运营。这五类运营构成了电商运营的绝大多数。上篇关于用户运营;中篇关于活动运营和内容运营;下篇是类目运营和商家运营。

用户运营

基本定义:负责用户的维护,通过运营手段达成用户的留存、活跃、付费等运营目标。

用户运营是运营的根本,但在电商公司,往往用户运营岗的人却很少。也许是因为用户思维是互联网基本思维,因此没必要单独去设用户运营的岗。但是屁股决定脑袋,这样反而淡化了用户运营的功能。如果对公司里的运营人员做一个访谈,关于内容、活动、类目、商家等运营工作大部分人都能说出个道道,因为这些都是日常工作在做的。相反能说出用户运营主要工作和重点的人寥寥。

谈到用户运营,首先要讲一个模型:

AARRR模型

2.jpg


关于AARRR模型,长风君这里做了一个总结,列出在不同阶段应该考量的结果和行为指标,以及关注的焦点:

3.jpg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出现两个偏差:

第一个偏差:运营手段多集中在Acquisition(获取)、Revenue(变现)和 Referral (推荐)这三个步骤上。这也难怪, 从电商的基本公式 GMV = 流量 * 转化率 * 客单价 * 复购次数,后三者都和Revenue(变现)相关;流量的考核点在渠道和成本,和Acquisition(获取) 相关;同时因为流量成本的获取高昂,社交电商的概念强化,Referral (推荐)也变相更多从利益刺激的角度出发,成为Acquisition(获取) 的一个手段。

第二个偏差:运营重点多投入在丰富商品以及价格优势这两个维度上,却忽略了不同用户所看重的价值是不一样的。例如选择的时间成本,商品的稀缺和独特,物流和售后服务等等。

解决第一个偏差,就需要专职的用户运营人员不断对用户行为和产品体验做监测,对产品功能和运营手段进行纠偏。同时也需要产品和运营人员本身就要对自己的产品热爱,并且是忠实用户。这样产品的激活比例才会变高,留存也会增加。老罗曾经有一句话,叫用90后治90后,引申开来就是你的客户是什么人群,你就应该招什么样的员工。只有这样,才能做出你的目标客户需要的产品并且运营好。同时也达到Referral (推荐)的目的 ,即发自内心的热爱进行分享。如果是利益驱动,那只能叫传销。长风君曾经工作过的蘑菇街,内部就有这样一个指标,即看前台收的快递包裹来自平台的比例。因为蘑菇街运营人员中80%以上都是妹子,本身就是蘑菇街的用户群。这样自己员工买自己平台的东西越多,说明平台运营得越好。

解决第二个偏差,就需要讲到下面一个主题,叫用户画像。

用户画像

用户画像就是通过各种数据勾勒出用户的轮廓,目的是更好地对相似的用户进行分类,从而分层运营。基于过去参加的项目作总结,构筑用户画像时需要三类数据:

第一类数据叫静态数据:这类数据类似我们上学工作需要填的履历表,性别,年龄,地区,收入等等。回答了“你是谁 (Who are you?)?”这个问题。

第二类数据叫动态数据:这类数据依赖平台自行抓取用户的行为习惯,例如浏览行为,消费行为,参与互动行为等等。回答了“你在干吗(What are you doing?) ?”这个问题。

4.png


第一类数据和第二类数据一般很容易获得,关键在于数据的精确性。很多分析也就停留在这两类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上。但是长风君认为恰恰是第三类数据才是最为关键和有价值的,姑且把它叫做关系数据,例如你来自哪里?有哪些业余爱好?参与了什么社团?社交关系?等等,这些问题回答了"你属于哪类人(Who do you belong to?) “这个问题。

只有以上三个维度的交叉定位,定位出来的用户才是更加精确的,才能针对其细化运营行为。因此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很多互联网创业公司先是定位一批种子用户,这些种子用户就是属于第三类,共同的属性和爱好。在种子用户稳固的基础上,再通过不断画同心圆的方式将产品受众以及影响的范围不断扩大,即电商运营中常见的扩品类和扩人群的方法。不可避免的是随着品类和人群的扩充,电商平台容易进入自我迷失的风险。至于这个矛盾怎么解决,将来有机会再另外探讨。

用户运营的重点工作

构建用户画像是基础,回到前面的AARRR模型上来,一般来说,用户运营的重点工作有三类:

建立用户成长激励体系

现在几乎所有电商平台都有自己的一套用户的成长激励体系;大平台如淘宝的7个等级会员俱乐部成长体系,京东的从普通到钻石共5级会员,垂直平台如网易严选的4级生活家会员体系,小红书的各种暑等级等, 无非就是对用户的各种行为进行奖励,如登录,购物,确认收货,评论,分享都可以获取积分。但根据笔者观察,似乎大多数用户并不太在意线上消费时的获得的积分和等级,相反线下的积分和等级更会被认可。究其原因,也许是在线下,用户会自我强化对于自身身份的认识,获得的服务体验和尊贵感能够形成一种比 (xuan)较(fu)。 因此有线下运营能力的全渠道电商,在这一点上是有发力的空间。

召回流失用户

这点也非常直观,每天我们手机上收到的各种妈妈叫你回家吃饭的短信,PUSH,接到的陌生电话,邮箱里的广告邮件等等。召回的核心关键还是在于内容,在促销活动已经满天飞的常态下,单纯降价促销的信息基本已经提不起消费者的兴趣了。这时候,更加精准的消息、新的功能、新的内容、小游戏、善意的恶搞等反而会增加用户的关注。例如笔者曾经印象比较深的一些召回手段有,京东上你关注的某某商品到货了、网易严选的专属购物券、宜家的线下活动预告、微信里网易考拉推送的红包消息等等。

提升转化率

从方法论的角度上来说,转化率的提升无外乎三步:分解步骤,区分权重,逐个优化。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是比较难的,因为运营工作里很多因素相互干扰,优化了A,结果B被影响了。例如为了提升客单价,结果老用户流失了;为了提升点击率,结果搜索排名却降低了;等等。解决的方法只能像配眼镜一样,验光师在调镜片度数,不断循环往复,找出最佳的平衡点,也许两个500度的镜片看到的精确度要好于一个600度,一个400度。

用户运营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模型,叫做:

RFM模型:

RFM模型是通过三个维度:R(Recency)- 最近一次消费; F(Frequency)- 消费的频率;M(Monetary)- 消费的金额,对用户进行分级的手段,进而反馈客户的价值。

5.png


看到上面这个立方体,你是不是又有点晕。99%的人看了之后是记不住的,记住了也不知道能干啥。于是长风君盯着这个模型看了十分钟,琢磨出两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根据RFM维度,先定义每个维度的强弱属性,即:

R(Recency)- 最近一次消费。

很久没有消费了,定义“挽留 ” -> 最近有消费,定义“保持 ”;

F(Frequency)- 消费的频率:

消费频率低,定义“ 发展” -> 消费频率高,定义“ 价值” ;

M(Monetary)- 消费的金额:

消费金额低,定义“ 一般” -> 消费金额高,定义“ 重要”;

第二个原则:从运营的重要性上,M > F > R, 即舍得花钱才是真爱!因此按照这个优先级顺序把用户做分级排序。例如:

A 客户(高消费,高频,最近也有消费)就是“重要+价值+保持”客户;

B 客户 (高消费,低频,好久没有光顾) 是“重要+发展+挽留”客户;

C 客户 ( 低消费,高频,最近也有消费行为)是“一般+价值+保持”客户。

运营优先级是A> B> C。另外在每个维度上还可以进一步细分刻度,调整运营行为。但运营行为是反过来的,即先要解决R(来光顾),其次做F(增加频次),最后达到M(增加消费金额)。

RFM模型在纯粹的线上运营里很少提到。但长风君最近在做全渠道电商,以及和同行O2O打交道时,这个概念是被反复提及的。另外一层原因也是随着流量越来越贵,与其拉新,不如做好现有的客户,于是精细化的会员管理开始发展。例如除了RFM模型外,传统的会员生命周期理论也开始和互联网的用户留存概念相结合。

用户社群:

最后花一点时间提下用户社群。在互联网的世界里,产品和用户的互动大多是在虚拟空间里,在不同的时空维度上。但是一个好的产品并不仅仅是靠其自身的力量去和用户互动,而应该建立一个生态圈,用户之间能够进行互动和传播。 同时随着线下的发展,用户之间的互动,用户和产品的互动,并不仅仅在网上社区,留言,评论这个层面,更多的会发生在线下。例如粉丝见面,新品首发,学习分享等形式。通过这种形式,消灭八分之一秒的距离,重构信任关系,也是将来中国社会的最大红利。 因此在可预见的将来,一个优秀的用户运营人员,不仅需要具备线上的用户运营能力,也需要能够运营线下社群运营的能力。

以上是关于用户运营的框架体系的总结

店铺图片从供应商拿的图,现在被投诉盗图,我应该怎么办?

速卖通锤子大队队长 回复了问题 • 5 人关注 • 2 个回复 • 7324 次浏览 • 2017-07-21 15:42 • 来自相关话题

Lazada产品可以克隆复制到其他站点吗?怎么克隆?

lazada大学新用户1704255208 回复了问题 • 6 人关注 • 4 个回复 • 21000 次浏览 • 2017-04-25 15:54 • 来自相关话题

如何解决?!亚马逊Generic&unknown侵权在传达什么消息,是有意为之?

亚马逊哈柒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0379 次浏览 • 2017-02-09 16:37 • 来自相关话题

 这几天微信圈里一直刷着“Generic”被注册商标,帐号受限的问题,并且有向亚马逊申诉没有成功的情况。这个事,我只能说是“乌龙事件”。乌龙分析三大原因:

1.Generic 目前美国/欧盟/加拿大并没有任何商标权,无论单独国家去申请还是通过各种手段去申请,最终都是dead。即无效商标,无效商标即没有商标权,不能作为商标权去引证的条件。之前也有朋友有类似的情况,最后把无效商标截图给平台,也有通过的。至于平台是“机器筛选”还是因为受理商标先备案的原因以致于这次的事件,怎样都好,我们也要理解平台客服并不是个个都是知识产权律师团队。还是要抱以认真的态度去解释此事件为上。例如美国这两个无效商标。






2.Generi不能注册商标引证的法条:

以上两件申请,同样的商标,不同的商品项目,但审查员引证了相同的商标法驳回上述商标申请:第一条驳回理由:REFUSAL OF REGISTRATION: FAILURE TO FUNCTION

不具有区分商品来源的商标功能

Registration is refused because the applied-for mark does not function as a trademark to indicate the source of applicant’s goods and to identify and distinguish them from others. Trademark Act Sections 1, 2, and 45, 15 U.S.C. §§1051-1052, 1127; see In re Phoseon Tech., Inc., 103 USPQ2d 1822, 1827-28 (TTAB 2012); In re Remington Prods., Inc., 3 USPQ2d 1714, 1715 (TTAB 1987); TMEP §§904.07(b); 1202 et seq.

该申请商标不具有区分商品来源的功能,因此被驳回。 商标法第1,2,45章,第二条驳回理由:REFUSAL OF REGISTRATION: DESCRIPTIVENESS—Section 2(e)(1)






Registration is refused because the applied-for mark merely describes a characteristic of applicant’s goods and/or services. Trademark Act Section 2(e)(1), 15 U.S.C. §1052(e)(1); see TMEP §§1209.01(b), 1209.03 et seq.

该申请商标只描述了申请人产品或服务的特征,因此被驳回。 商标法第2章

因此,GENERIC在美国不管申请在哪些类别项目上面都是没有显著性的,都会以商标不能区分产品来源被驳回。

3,保险起见,我们同一时间也与美国欧洲的律师取得了联系,得到的答复是:






美国律师认为GENERIC在美国并不是一个注册商标,所以应该不是这个商标的问题,是否是因为亚马逊更改了政策或者说是对方投诉的其实是LISTING侵权,而不是商标侵权?因为美国律师认为GENERIC商标侵权在法律上来说是不成立的。

欧盟律师答复:同样在欧盟的知识产权官方数据库中,通过搜索GENERIC有73个商标跳出来显示含有GENERIC,但所有注册成功并且有效的商标都是含GENERIC的组合商标,例如下面这个就是GENERIC加图形注册成功。

------------------------------------------------我是分割线-----------------------------------------------






既然无关乎商标的原因,究竟为何会引来大规模封店,一位行业大神表示,根据他所建维权群的反馈来看,从前天下午到今天,加群人数特别多,他判断亚马逊已经开始了第三轮清洗。

对Generic事件的发展,大神梳理出了大概脉络。以美国站为例,第一轮清洗发生在大年二十七-二十八,这一轮清洗的基本都是不超过6个月的个人卖家账号,本轮清理数量较多。小编了解到的第一位发帖求助涉事卖家,发帖时间正是1月24号——大年二十七;

第二轮发生时间在2月1号-4号,这一批清理的是账号表现比较好,包括全球开店和销量较高的一些大号。然后就是2月6号开始的第三轮清洗。据大神统计,这轮被封账号数量非常多。因为2月4号之前维权群有500多人,但从2月6号到2.7号下午群成员又增加了300多,事态已经非常严重,多个卖家急于寻找申诉办法,行业热门网站一度被挤到崩溃。

-----------------------------------------------我是分割线------------------------------------------------






事态严重,无论你是否因GENERIC或unknown中招,小助手给大家支点小招,另附申诉邮件模板,仅供参考!!!

有卖家 销售的产品都是没有品牌的,在标题,描述,品牌都写的是“GENERIC”已经恢复销售权直接发邮件到pq-review@amazon.com(没有提供任何发票,收据,授权证明),不是通过后台直接申诉的,也不要开case,开case全是转发的,亚马逊基本不会回复你们的(情况是在发邮件之前是删除了所有的generic的产品)

邮件内容如下:

Hello, thank you for your reply.First of all,the three products are generic(no brand!),or the brand(s) is not registered in the local market selling to, for example North America and Europe, my listings (title, brand and description) as “generic”. absolutely compatible products,you can get it from their title, brand, and product description.What we sale are generic,If you insist!Please let me know which brand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hese products involved.

At present, I have checked all the stock of goods, other goods do not have any problems. Look forward to your reply more information, let me check and solve,and provide relevant information. thank you very much 查看全部
0.jpg

 这几天微信圈里一直刷着“Generic”被注册商标,帐号受限的问题,并且有向亚马逊申诉没有成功的情况。这个事,我只能说是“乌龙事件”。乌龙分析三大原因:

1.Generic 目前美国/欧盟/加拿大并没有任何商标权,无论单独国家去申请还是通过各种手段去申请,最终都是dead。即无效商标,无效商标即没有商标权,不能作为商标权去引证的条件。之前也有朋友有类似的情况,最后把无效商标截图给平台,也有通过的。至于平台是“机器筛选”还是因为受理商标先备案的原因以致于这次的事件,怎样都好,我们也要理解平台客服并不是个个都是知识产权律师团队。还是要抱以认真的态度去解释此事件为上。例如美国这两个无效商标。

1.jpg


2.Generi不能注册商标引证的法条:

以上两件申请,同样的商标,不同的商品项目,但审查员引证了相同的商标法驳回上述商标申请:第一条驳回理由:REFUSAL OF REGISTRATION: FAILURE TO FUNCTION

不具有区分商品来源的商标功能

Registration is refused because the applied-for mark does not function as a trademark to indicate the source of applicant’s goods and to identify and distinguish them from others. Trademark Act Sections 1, 2, and 45, 15 U.S.C. §§1051-1052, 1127; see In re Phoseon Tech., Inc., 103 USPQ2d 1822, 1827-28 (TTAB 2012); In re Remington Prods., Inc., 3 USPQ2d 1714, 1715 (TTAB 1987); TMEP §§904.07(b); 1202 et seq.

该申请商标不具有区分商品来源的功能,因此被驳回。 商标法第1,2,45章,第二条驳回理由:REFUSAL OF REGISTRATION: DESCRIPTIVENESS—Section 2(e)(1)

2.jpg


Registration is refused because the applied-for mark merely describes a characteristic of applicant’s goods and/or services. Trademark Act Section 2(e)(1), 15 U.S.C. §1052(e)(1); see TMEP §§1209.01(b), 1209.03 et seq.

该申请商标只描述了申请人产品或服务的特征,因此被驳回。 商标法第2章

因此,GENERIC在美国不管申请在哪些类别项目上面都是没有显著性的,都会以商标不能区分产品来源被驳回。

3,保险起见,我们同一时间也与美国欧洲的律师取得了联系,得到的答复是:

3.jpg


美国律师认为GENERIC在美国并不是一个注册商标,所以应该不是这个商标的问题,是否是因为亚马逊更改了政策或者说是对方投诉的其实是LISTING侵权,而不是商标侵权?因为美国律师认为GENERIC商标侵权在法律上来说是不成立的。

欧盟律师答复:同样在欧盟的知识产权官方数据库中,通过搜索GENERIC有73个商标跳出来显示含有GENERIC,但所有注册成功并且有效的商标都是含GENERIC的组合商标,例如下面这个就是GENERIC加图形注册成功。

------------------------------------------------我是分割线-----------------------------------------------

00.jpg


既然无关乎商标的原因,究竟为何会引来大规模封店,一位行业大神表示,根据他所建维权群的反馈来看,从前天下午到今天,加群人数特别多,他判断亚马逊已经开始了第三轮清洗。

对Generic事件的发展,大神梳理出了大概脉络。以美国站为例,第一轮清洗发生在大年二十七-二十八,这一轮清洗的基本都是不超过6个月的个人卖家账号,本轮清理数量较多。小编了解到的第一位发帖求助涉事卖家,发帖时间正是1月24号——大年二十七;

第二轮发生时间在2月1号-4号,这一批清理的是账号表现比较好,包括全球开店和销量较高的一些大号。然后就是2月6号开始的第三轮清洗。据大神统计,这轮被封账号数量非常多。因为2月4号之前维权群有500多人,但从2月6号到2.7号下午群成员又增加了300多,事态已经非常严重,多个卖家急于寻找申诉办法,行业热门网站一度被挤到崩溃。

-----------------------------------------------我是分割线------------------------------------------------

5.jpg


事态严重,无论你是否因GENERIC或unknown中招,小助手给大家支点小招,另附申诉邮件模板,仅供参考!!!

有卖家 销售的产品都是没有品牌的,在标题,描述,品牌都写的是“GENERIC”已经恢复销售权直接发邮件到pq-review@amazon.com(没有提供任何发票,收据,授权证明),不是通过后台直接申诉的,也不要开case,开case全是转发的,亚马逊基本不会回复你们的(情况是在发邮件之前是删除了所有的generic的产品)

邮件内容如下:


Hello, thank you for your reply.First of all,the three products are generic(no brand!),or the brand(s) is not registered in the local market selling to, for example North America and Europe, my listings (title, brand and description) as “generic”. absolutely compatible products,you can get it from their title, brand, and product description.What we sale are generic,If you insist!Please let me know which brand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hese products involved.

At present, I have checked all the stock of goods, other goods do not have any problems. Look forward to your reply more information, let me check and solve,and provide relevant information. thank you very much


跨境卖家“节后综合症”——物流爆仓之破解方法

跨境出口物流小熊爱乱跑 发表了文章 • 2 个评论 • 7448 次浏览 • 2017-02-09 16:02 • 来自相关话题

库存与采购断货的问题,还有一个更令我们跨境卖家头疼的事情,那就是物流爆仓妥投慢与轮番涨价。物流爆仓与涨价的问题,不仅会直接影响卖家的账号安全,更会牵扯到资金回流周期,成本与利润控制。

跨境电商行业的国内外物流公司多达200余家,我们卖家要根据不同的市场与产品性质来选择最具性价比的物流渠道,加上春节过后不少物流爆仓和涨价,这更是令不少卖家愈发苦恼。

如何应对跨境电商节后爆仓综合症,选择妥投周期最快捷的物流渠道?
如何在不影响送货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有效控制物流成本?
如何高效准确的选择最具性价比的物流渠道?


近几年,每年到了跨境电商的旺季,物流都是大家最为头疼的问题。原因很简单:旺季来临大家生意都会变得更好,但整个物流体系的运力在一定阶段之内都是固定的,所以一定会出现爆仓的情况。

针对春节过后物流爆仓难题,小编给大家的解决思路基本上有三个:解决发货模式问题;解决物流路径问题;依托大数据和软件服务商高效便捷的选择最具性价比的物流渠道。

1、 海外仓是解决物流爆仓问题的关键
一提到海外仓,很多中小卖家肯定会说,海外仓压力太大,不是我这样的小卖家做的。但是物流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就必须得做海外仓,这是关键。如果做了海外仓,货物首先避开了头程的一些问题,使得整个运输再堵也不会影响到妥投时效。

中小跨境卖家初期投入海外仓,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因为海外仓的投放最大的问题就是压货压款,所以对海外仓货物的投放是一个不断迭代的过程,切记不可以将大部分的货,甚至是全部的货全都投到海外仓。

2)选择投放到海外仓的货,主要选择具有稳定销售的产品,或者是稳定高转化率产品,一般备货期建议控制在20天到一个月。

2、 优化物流头程路径是解决物流爆仓的妙招
根据跨境电商企业在全国的分布来看,南方城市的跨境企业比例占到整个行业的80%以上,特别是华南地区。所以,每到旺季物流爆仓的时候,南方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

华南地区不少有经验的大卖家,在北方城市也会建立分公司和仓储部门,以应对旺季和春节后爆仓之际的发货压力和爆仓压力。

3、精准高效选择物流渠道,控制物流成本
跨境电商行业内已经有不少成熟的ERP软件,便于我们提高发货效率的同时,也帮我们整合了行业内的物流渠道资源。 查看全部
0.jpg


库存与采购断货的问题,还有一个更令我们跨境卖家头疼的事情,那就是物流爆仓妥投慢与轮番涨价。物流爆仓与涨价的问题,不仅会直接影响卖家的账号安全,更会牵扯到资金回流周期,成本与利润控制。

跨境电商行业的国内外物流公司多达200余家,我们卖家要根据不同的市场与产品性质来选择最具性价比的物流渠道,加上春节过后不少物流爆仓和涨价,这更是令不少卖家愈发苦恼。


如何应对跨境电商节后爆仓综合症,选择妥投周期最快捷的物流渠道?
如何在不影响送货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有效控制物流成本?
如何高效准确的选择最具性价比的物流渠道?



近几年,每年到了跨境电商的旺季,物流都是大家最为头疼的问题。原因很简单:旺季来临大家生意都会变得更好,但整个物流体系的运力在一定阶段之内都是固定的,所以一定会出现爆仓的情况。

针对春节过后物流爆仓难题,小编给大家的解决思路基本上有三个:解决发货模式问题;解决物流路径问题;依托大数据和软件服务商高效便捷的选择最具性价比的物流渠道。

1、 海外仓是解决物流爆仓问题的关键
一提到海外仓,很多中小卖家肯定会说,海外仓压力太大,不是我这样的小卖家做的。但是物流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就必须得做海外仓,这是关键。如果做了海外仓,货物首先避开了头程的一些问题,使得整个运输再堵也不会影响到妥投时效。

中小跨境卖家初期投入海外仓,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因为海外仓的投放最大的问题就是压货压款,所以对海外仓货物的投放是一个不断迭代的过程,切记不可以将大部分的货,甚至是全部的货全都投到海外仓。

2)选择投放到海外仓的货,主要选择具有稳定销售的产品,或者是稳定高转化率产品,一般备货期建议控制在20天到一个月。

2、 优化物流头程路径是解决物流爆仓的妙招
根据跨境电商企业在全国的分布来看,南方城市的跨境企业比例占到整个行业的80%以上,特别是华南地区。所以,每到旺季物流爆仓的时候,南方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

华南地区不少有经验的大卖家,在北方城市也会建立分公司和仓储部门,以应对旺季和春节后爆仓之际的发货压力和爆仓压力。

3、精准高效选择物流渠道,控制物流成本
跨境电商行业内已经有不少成熟的ERP软件,便于我们提高发货效率的同时,也帮我们整合了行业内的物流渠道资源。

让你受伤不止亚马逊后台崩溃? FBA费用不核对损失更大……

FBA一澄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3643 次浏览 • 2017-02-09 11:31 • 来自相关话题

关注跨境电商的我的朋友圈在2月7日下午又被亚马逊刷屏——因为大批中国卖家过年回来了,导致后台崩溃了…于是,一个上班的下午做亚马逊的很多人的工作无法进行就在刷屏了…然而,导致亚马逊在一开工就备受关注的事情并不止于此——

本来对于一个做过并关注过亚马逊平台三四年的人来说,对于此类事情早已习以为常了。但是看完相关媒体的报道内容之后,还是觉得有必要跟大家再唠叨唠叨下!

一是因为之前也碰到过后台数据偶有不对的状况,但这样普遍的现象还是很少见的。二是看到有人提到跟以前费用明细报告对比去核对的方法,但没有告知大家FBA费用也会随着时间调整的。

那么到底该怎么核对FBA费用呢?

首先,要知道FBA会产生哪些费用。记得之前有朋友核算产品利润时,对于FBA费用都没有弄清楚,很多人只算了FBA物流费用而忽视了仓储等费用。





(图1)

在此再普及下,以美国站为例,在库存管理里的产品列表中点击“费用预览”的内容(图1)即可查看销售佣金和FBA物流费用明细,并且在底部还有说明这只是“预计费用”,且不包括仓储和可选服务的费用。

当然仓储等其他费用也没有在订单中体现,而是按月统一收取。所以FBA的物流费用明细可以通过产品列表中的“费用预览”内容(图1)与数据报告的付款订单“交易详情”内容(图2)进行初步对比核对。但是仓储等费用在此处则无法体现。





(图2)

然后,我们来看看整体的FBA费用该如何查看。

方法一:点击(图1)的蓝色字体“亚马逊物流费用报告”即可进入(图3)下载费用报告的页面;

方法二:导航菜单“数据报告--付款--费用预览”,同时我们在左侧菜单栏可以看到下载月度仓储费、长期储存费用以及赔偿等费用数据报告的查看方式。





(图3)

如果你经常查看分析这些数据,你会很容易发现其变化,如果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你也能发现,但是具体的核对标准在哪里呢?目前,点击(图1)提示中的蓝色字体“亚马逊物流费用变更”即可进入查看FBA收费标准页面;平时,我们直接在帮助页面的搜索栏搜索“FBA费用”也可找到该页面(图4)。





(图4)

不同类型/尺寸的产品在同一年度的不同时期的物流和仓储费用标准都是不同的,特别是旺季的仓储费用更平时差别很大(如图5),另外不同年度又会有一定的调整。





(图5)

因此,提醒各位新老卖家一定要多看看帮助页面,特别是此页面关系着销售利润核算和你的备货时间等重要事情。

最后,如果经核对发现FBA费用、库存等后台数据有出入,及时联系亚马逊卖家支持即可。目前针对于亚马逊平台,有问题在后台开case一直都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查看全部
0.jpg


关注跨境电商的我的朋友圈在2月7日下午又被亚马逊刷屏——因为大批中国卖家过年回来了,导致后台崩溃了…于是,一个上班的下午做亚马逊的很多人的工作无法进行就在刷屏了…然而,导致亚马逊在一开工就备受关注的事情并不止于此——

本来对于一个做过并关注过亚马逊平台三四年的人来说,对于此类事情早已习以为常了。但是看完相关媒体的报道内容之后,还是觉得有必要跟大家再唠叨唠叨下!

一是因为之前也碰到过后台数据偶有不对的状况,但这样普遍的现象还是很少见的。二是看到有人提到跟以前费用明细报告对比去核对的方法,但没有告知大家FBA费用也会随着时间调整的。

那么到底该怎么核对FBA费用呢?

首先,要知道FBA会产生哪些费用。记得之前有朋友核算产品利润时,对于FBA费用都没有弄清楚,很多人只算了FBA物流费用而忽视了仓储等费用。

2.png

(图1)

在此再普及下,以美国站为例,在库存管理里的产品列表中点击“费用预览”的内容(图1)即可查看销售佣金和FBA物流费用明细,并且在底部还有说明这只是“预计费用”,且不包括仓储和可选服务的费用。

当然仓储等其他费用也没有在订单中体现,而是按月统一收取。所以FBA的物流费用明细可以通过产品列表中的“费用预览”内容(图1)与数据报告的付款订单“交易详情”内容(图2)进行初步对比核对。但是仓储等费用在此处则无法体现。

3.png

(图2)

然后,我们来看看整体的FBA费用该如何查看。

方法一:点击(图1)的蓝色字体“亚马逊物流费用报告”即可进入(图3)下载费用报告的页面;

方法二:导航菜单“数据报告--付款--费用预览”,同时我们在左侧菜单栏可以看到下载月度仓储费、长期储存费用以及赔偿等费用数据报告的查看方式。

4.png

(图3)

如果你经常查看分析这些数据,你会很容易发现其变化,如果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你也能发现,但是具体的核对标准在哪里呢?目前,点击(图1)提示中的蓝色字体“亚马逊物流费用变更”即可进入查看FBA收费标准页面;平时,我们直接在帮助页面的搜索栏搜索“FBA费用”也可找到该页面(图4)。

5.jpg

(图4)

不同类型/尺寸的产品在同一年度的不同时期的物流和仓储费用标准都是不同的,特别是旺季的仓储费用更平时差别很大(如图5),另外不同年度又会有一定的调整。

6.png

(图5)

因此,提醒各位新老卖家一定要多看看帮助页面,特别是此页面关系着销售利润核算和你的备货时间等重要事情。

最后,如果经核对发现FBA费用、库存等后台数据有出入,及时联系亚马逊卖家支持即可。目前针对于亚马逊平台,有问题在后台开case一直都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亚马逊SEO中Search Term的两种策略和写法

亚马逊khuntoria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10721 次浏览 • 2017-02-09 10:52 • 来自相关话题

 很多做Amazon Seller的同学会问关于一个亚马逊SEO的问题,Search Term里面的关键词到底应该怎么填,填写好会有什么作用?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基础的问题,对搜索引擎优化有一些知识的同学都会了解一些。但是,结合Amazon的A9的算法来说又会与在搜索引擎上填写keywords tag有一些不同,下面就结合具体的案例来说说Amazon Search Term到底该怎么填写?

问题一:如何填写Search Term才是正确的?

观点一,很多人说search term应该每行只填写一个关键词,并且不与title中的主关键词重复,如下图:






观点二:还有很多人说,应该每行填写多个关键词,并且用英文半角逗号分开,如下图:






结论:可以说,两种说法都是对的!也可以说两种说法都是错的!

说这两种说法都是对的是因为,我知道这两种写法说的都是标准的写法,是被亚马逊A9搜索引擎能够正确读取的。来看几种错误的写法:

以分号,或者中文逗号等其它标点符号,都不会被A9正确读取,从而被认为是乱码,进而导致整个关键词不能被读取

不用英文半角逗号分隔,只用空格分隔,这样会导致A9把多个用空格分隔的关键词读取为一个关键词!

所以说以上两种说法都对是针对A9的正确读取来说的,以上无论是一行一个还是一行多个并用英文半角逗号分隔都是能起到被A9正确读取关键词,进而扩大被搜索到的范围和排名的作用的。






说两种写法都是错的,是因为对于一个ASIN,需要根据不同的竞争程度在两种写法当中挑选合适的一种,甚至可以混合使用。没有经过竞争判断的随便填写,往往意义不大。






那么既然竞争判断这么重要,那么该如何做竞争调查?又该如何根据竞争程度选择哪种填写方式?竞争程度又为什么会影响Search Team填写的方式和效果?

其实,竞争调查并不难,基本上看“搜索到的竞争对手数量”然后靠自己的“常识判断”就够了。

我自己的标准通常是,当搜索出来的产品数量不超过5页(也就是最多90个)的时候选用每行多个词或词组的写法。如果发现超过5页以上的同类产品,就采用每行一个关键词的写法。这个标准可以根据你的市场经验和产品了解程度自行判断!






竞争程度影响Search Team填写方式和效果,当一个客户搜索一个关键词时,A9根据关键词的相关性展示搜索结果平排名,因此搜索词和你填写的关键词存在三种情况:

完全匹配(即搜索词与你填写的关键词完全一致)

词组匹配(即这个关键词的部分一致)

模糊匹配(即这个关键词中只有少部分匹配)

如下图:






完全匹配权重最高

词组匹配权重中等

模糊匹配权重最低

因此,在5个search term中每行只填写如一个单词或者词组,容易在搜索中形成完全匹配从而获得较高权重排名和流量,尤其在竞争激烈时,能够抓住精准流量。






每行多词并用逗号分开的写法,实际上在amazon看来,你的逗号会被自动忽略,所以如果你填写了多个关键词,实际上这多个关键词会被合并成为一个,因而容易形成模糊匹配和词组匹配,从而抓住泛流量






希望大家至此已经能够比较清楚的了解和使用这两种写法了,最后,总结一下:

Search Term完美写法=竞争调查+以上两种基本写法

Search Term只是静态信息质量中很小的一个点,这个点即使做到了完美,作用也是有限的!但是,确实不的不做的,不做的话会直接影响你的PPC以及后续的营销出单。
 
注:文章转载至网络,我也不知道谁的,好文章看到了就顺手分享一下。 查看全部

0.jpg

 很多做Amazon Seller的同学会问关于一个亚马逊SEO的问题,Search Term里面的关键词到底应该怎么填,填写好会有什么作用?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基础的问题,对搜索引擎优化有一些知识的同学都会了解一些。但是,结合Amazon的A9的算法来说又会与在搜索引擎上填写keywords tag有一些不同,下面就结合具体的案例来说说Amazon Search Term到底该怎么填写?

问题一:如何填写Search Term才是正确的?

观点一,很多人说search term应该每行只填写一个关键词,并且不与title中的主关键词重复,如下图:

1.png


观点二:还有很多人说,应该每行填写多个关键词,并且用英文半角逗号分开,如下图:

2.png


结论:可以说,两种说法都是对的!也可以说两种说法都是错的!

说这两种说法都是对的是因为,我知道这两种写法说的都是标准的写法,是被亚马逊A9搜索引擎能够正确读取的。来看几种错误的写法:

以分号,或者中文逗号等其它标点符号,都不会被A9正确读取,从而被认为是乱码,进而导致整个关键词不能被读取

不用英文半角逗号分隔,只用空格分隔,这样会导致A9把多个用空格分隔的关键词读取为一个关键词!

所以说以上两种说法都对是针对A9的正确读取来说的,以上无论是一行一个还是一行多个并用英文半角逗号分隔都是能起到被A9正确读取关键词,进而扩大被搜索到的范围和排名的作用的。

3.jpg


说两种写法都是错的,是因为对于一个ASIN,需要根据不同的竞争程度在两种写法当中挑选合适的一种,甚至可以混合使用。没有经过竞争判断的随便填写,往往意义不大。

4.jpg


那么既然竞争判断这么重要,那么该如何做竞争调查?又该如何根据竞争程度选择哪种填写方式?竞争程度又为什么会影响Search Team填写的方式和效果?

其实,竞争调查并不难,基本上看“搜索到的竞争对手数量”然后靠自己的“常识判断”就够了。

我自己的标准通常是,当搜索出来的产品数量不超过5页(也就是最多90个)的时候选用每行多个词或词组的写法。如果发现超过5页以上的同类产品,就采用每行一个关键词的写法。这个标准可以根据你的市场经验和产品了解程度自行判断!

5.jpg


竞争程度影响Search Team填写方式和效果,当一个客户搜索一个关键词时,A9根据关键词的相关性展示搜索结果平排名,因此搜索词和你填写的关键词存在三种情况:

完全匹配(即搜索词与你填写的关键词完全一致)

词组匹配(即这个关键词的部分一致)

模糊匹配(即这个关键词中只有少部分匹配)

如下图:

6.jpg


完全匹配权重最高

词组匹配权重中等

模糊匹配权重最低

因此,在5个search term中每行只填写如一个单词或者词组,容易在搜索中形成完全匹配从而获得较高权重排名和流量,尤其在竞争激烈时,能够抓住精准流量。

7.jpg


每行多词并用逗号分开的写法,实际上在amazon看来,你的逗号会被自动忽略,所以如果你填写了多个关键词,实际上这多个关键词会被合并成为一个,因而容易形成模糊匹配和词组匹配,从而抓住泛流量

8.jpg


希望大家至此已经能够比较清楚的了解和使用这两种写法了,最后,总结一下:

Search Term完美写法=竞争调查+以上两种基本写法

Search Term只是静态信息质量中很小的一个点,这个点即使做到了完美,作用也是有限的!但是,确实不的不做的,不做的话会直接影响你的PPC以及后续的营销出单。
 
注:文章转载至网络,我也不知道谁的,好文章看到了就顺手分享一下。

亚马逊运营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照着做你也能出单!

亚马逊七爷 发表了文章 • 1 个评论 • 13621 次浏览 • 2017-02-09 10:03 • 来自相关话题

 最近有卖家反馈,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卖家的业绩从每天零星一二单到现在稳定的日出五十单左右,虽然不是什么大的业绩,但通过亚马逊平台的运营解决了温饱问题,也就没了后顾之忧,能够长长的舒一口气,后面运营的心境就会变得更好,更自信,相对来说,发展就会更容易。卖家感激的说,听话照做太重要了。

卖家说听话照做,而我呢,可能更多的和他说的无非是重复讲了很多遍的东西。关于亚马逊的运营,我已经在很多次的文章中写到过,我在辅导这个卖家的过程中,也同样是从这几方面给他建议和引导的。

那么具体我都和他讲了哪些呢?

一、选品

选品在给卖家的辅导中,我尤其强调了选品的重要性。对于亚马逊运营来说,选品是重中之重的事情,所有的技巧最终都是要回归到产品层面的竞争,好的产品意味着市场容量大,竞争小,利润空间大,匆匆忙忙选一款产品,面临的可能是失败,失败带来损失,带来后续资金的匮乏,同时也丧失了信心越来越心浮气躁。在选品上,我给卖家的建议就是,一定要精挑细选,多维度的对自己挑选的产品进行评估,只有在前期选品中投入精力更大,在后期操作起来才能够更容易。

我是这么说的,卖家也是这么做的,经过多方挑选,最终确定的也只有几款产品,而实际上是,他的几款产品也恰恰达到了刚需品这样一个标准,客单价不高,但客户需求稳定,产品品质稳定,如此下来,销量上升也是必然的了。

二、优化

如果说优质的产品属于内在本质的美的话,那么完美的优化则属于外在的展现和吸引了。

在产品优化上,我给卖家了很多的建议,从标题、图片、关键词、五行特性和产品描述,一点都没有放松,产品页面的每个细节,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最终的转化,所以,一点都不容马虎,我这么说,卖家也这么做,至少,最终展示的结果,我是比较满意的,虽然说不上出彩,至少没有硬伤。

三、价格

有了完美的产品详情页面,就能够卖得很好了吗?还远远不够。

一个新的Listing,面对众多早已在前期积累了很多销量和Review的Listing,凭什么你能够凸显出来?此时,价格也往往会成为一个特别敏感的因素。对于价格,我给出的建议是,产品刚上线时,以低价取胜。忘掉你预期的利润率,做横向比较,你的价格需要比竞争对手更低!我不是鼓励大家打价格战,而是,你为了生存为了发展,你必须制订有效的策略。

卖家根据我的建议,产品定价相对偏低,但也有个基本的利润率。有竞争力的价格,确保了他的产品在上线后很快就有了订单,旗开得胜。

四、FBA发货

虽然FBA发货可能会造成库存的积压,但这有何妨呢?我们总不能因噎废食。

我给卖家的建议是,从一开始就全部采用FBA发货,避免因为零星几个自发货订单,给账户多增加了一个自发货订单的考核指标。也许很多卖家觉得,对于一个小卖家来说,采用FBA发货很难,可是,如果你不采用FBA发货会怎样呢?更难!

卖家很听话,所有的产品采用了FBA发货,如此下来,为了确保产品能够卖出,卖家在选品上更用心,在优化上更细致,再加上有竞争力的价格和FBA发货,如此一来,一个完满的圆就基本形成了。

卖家没有投入太多的广告,但也确保了每天订单的稳定增长,其实,运营有时候真的有点说不清楚,看似都是很简单的道理,有些人做到了,取得了成绩,有些人觉得太简单而不屑于去做,于是一直忙碌在找干货的路上。 查看全部

0.jpg

 最近有卖家反馈,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卖家的业绩从每天零星一二单到现在稳定的日出五十单左右,虽然不是什么大的业绩,但通过亚马逊平台的运营解决了温饱问题,也就没了后顾之忧,能够长长的舒一口气,后面运营的心境就会变得更好,更自信,相对来说,发展就会更容易。卖家感激的说,听话照做太重要了。

卖家说听话照做,而我呢,可能更多的和他说的无非是重复讲了很多遍的东西。关于亚马逊的运营,我已经在很多次的文章中写到过,我在辅导这个卖家的过程中,也同样是从这几方面给他建议和引导的。

那么具体我都和他讲了哪些呢?

一、选品

选品在给卖家的辅导中,我尤其强调了选品的重要性。对于亚马逊运营来说,选品是重中之重的事情,所有的技巧最终都是要回归到产品层面的竞争,好的产品意味着市场容量大,竞争小,利润空间大,匆匆忙忙选一款产品,面临的可能是失败,失败带来损失,带来后续资金的匮乏,同时也丧失了信心越来越心浮气躁。在选品上,我给卖家的建议就是,一定要精挑细选,多维度的对自己挑选的产品进行评估,只有在前期选品中投入精力更大,在后期操作起来才能够更容易。

我是这么说的,卖家也是这么做的,经过多方挑选,最终确定的也只有几款产品,而实际上是,他的几款产品也恰恰达到了刚需品这样一个标准,客单价不高,但客户需求稳定,产品品质稳定,如此下来,销量上升也是必然的了。

二、优化

如果说优质的产品属于内在本质的美的话,那么完美的优化则属于外在的展现和吸引了。

在产品优化上,我给卖家了很多的建议,从标题、图片、关键词、五行特性和产品描述,一点都没有放松,产品页面的每个细节,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最终的转化,所以,一点都不容马虎,我这么说,卖家也这么做,至少,最终展示的结果,我是比较满意的,虽然说不上出彩,至少没有硬伤。

三、价格

有了完美的产品详情页面,就能够卖得很好了吗?还远远不够。

一个新的Listing,面对众多早已在前期积累了很多销量和Review的Listing,凭什么你能够凸显出来?此时,价格也往往会成为一个特别敏感的因素。对于价格,我给出的建议是,产品刚上线时,以低价取胜。忘掉你预期的利润率,做横向比较,你的价格需要比竞争对手更低!我不是鼓励大家打价格战,而是,你为了生存为了发展,你必须制订有效的策略。

卖家根据我的建议,产品定价相对偏低,但也有个基本的利润率。有竞争力的价格,确保了他的产品在上线后很快就有了订单,旗开得胜。

四、FBA发货

虽然FBA发货可能会造成库存的积压,但这有何妨呢?我们总不能因噎废食。

我给卖家的建议是,从一开始就全部采用FBA发货,避免因为零星几个自发货订单,给账户多增加了一个自发货订单的考核指标。也许很多卖家觉得,对于一个小卖家来说,采用FBA发货很难,可是,如果你不采用FBA发货会怎样呢?更难!

卖家很听话,所有的产品采用了FBA发货,如此下来,为了确保产品能够卖出,卖家在选品上更用心,在优化上更细致,再加上有竞争力的价格和FBA发货,如此一来,一个完满的圆就基本形成了。

卖家没有投入太多的广告,但也确保了每天订单的稳定增长,其实,运营有时候真的有点说不清楚,看似都是很简单的道理,有些人做到了,取得了成绩,有些人觉得太简单而不屑于去做,于是一直忙碌在找干货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