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收藏,可在 我的资料库 中查看
关注作者
您可能还需要
独立站
独立站实战训练营
立即报名
加入社群
独立站近期活动
雨课
亚马逊官方讲堂
雨课官网
企业内训
亚马逊卖家孵化营近期活动
更多场次
卖家社群
跨境同行交流平台
查看更多
亚马逊社群
招商政策、运营进阶资料、业绩增长交流>
TikTok社群
招商政策、运营进阶资料、业绩增长交流>
独立站社群
招商政策、运营进阶资料、业绩增长交流>
Ozon社群
招商政策、运营进阶资料、业绩增长交流>
Shopee社群
招商政策、运营进阶资料、业绩增长交流>
沃尔玛社群
招商政策、运营进阶资料、业绩增长交流>
跨境同行资源
立即扩充
本地跨境资源
查看更多
深圳卖家社群
同城跨境资源交流,本地活动抢先知>
广州卖家社群
同城跨境资源交流,本地活动抢先知>
杭州卖家社群
同城跨境资源交流,本地活动抢先知>
宁波卖家社群
同城跨境资源交流,本地活动抢先知>
福建卖家社群
同城跨境资源交流,本地活动抢先知>
成都卖家社群
同城跨境资源交流,本地活动抢先知>
跨境同行资源
立即扩充
精品系列活动
查看更多
平台招商活动
平台活动综合社群,get主流平台活动方向>
运营增长活动
多城巡回式分享交流,直连官方解决疑难>
品类系列活动
选品、爆品交流分享,还能参加探厂计划直链源头>
亚马逊系列活动
亚马逊平台动向直击,入门进阶一手扶持>
独立站系列活动
独立站长期布局策略,全面解析新增长路径>
美客多系列活动
多场次、多品类,市场解读&美客多平台政策>
跨境同行资源
立即扩充
雨果X产业带系列
查看更多
时尚品类社群
选品技巧、品类指南、探厂品类源头工厂>
服装内睡社群
选品技巧、品类指南、探厂品类源头工厂>
大件家居社群
选品技巧、品类指南、探厂品类源头工厂>
美妆个护社群
选品技巧、品类指南、探厂品类源头工厂>
家电品类社群
选品技巧、品类指南、探厂品类源头工厂>
其他品类社群
选品技巧、品类指南、探厂品类源头工厂>
跨境同行资源
立即扩充

亚马逊新“明细账单”工具上线,卖家却直呼:看得懂,但负担依旧重!

看得见的扣费,看不见的减负。

01|账单透明化?新工具能看账但解不了忧

近日,亚马逊推出一款名为“费用说明器(Fee Explainer)”的新功能,意图提升平台费用结构的透明度。这一功能被嵌入到卖家的“付款仪表板”中的交易详情页面中,只需点击具体费用金额,系统就能展示每项费用的构成与说明。

据悉,该工具覆盖了多个费用项目,包括但不限于:订阅服务费、平台推广佣金、成交服务费(固定与可变)、退货处理费、高退货率附加费、移除及销毁费用等。

不过,卖家对该工具的实际效果反应不一。有用户指出,在查看某笔交易中被列为“其他退款扣费”的四项费用时,金额虽显示清楚,但页面并未说明这些扣费的具体依据,信息仍显模糊。

此外,当前版本的“费用预览报告”仅提供估算数据,受汇率、促销活动等因素影响,实际费用仍可能波动。因此,尽管亚马逊承诺将于今年晚些时候扩展该工具的功能,但就目前而言,它在协助卖家掌控成本方面,效果有限。

02|工具虽新,压力更甚:卖家苦于成本连连上扬

多数卖家认为,与其说“费用说明器”能解决实际问题,不如说它只是让扣款过程“看起来”更清晰而已。真正困扰卖家的,是持续上涨的运营支出,而非看不懂的账单。

近期正式执行的FBA超龄库存管理新规,更是成为压垮中小卖家的又一座“大山”。新规将库存的超龄界定从365天骤降至181天,意味着库存在仓库中刚过半年,就可能面临额外收费。

此外,系统清点周期也从每季度一次变为每月15日例行收费,大大增加了库存管控的频率。对于SKU种类繁多或库存周转较慢的品类(如家居用品、电器等),此举无疑进一步推高了整体运营成本。

更令人担忧的是,库存积压不仅带来额外费用,还可能挤占仓储空间,影响新品补货效率,甚至导致现金流吃紧。有卖家透露,由于此前忽视了超龄库存问题,曾在某月因附加费损失近数万美元,直接冲击了利润表现。

对于依赖季节性销售的卖家而言,181天的库存上限几乎打乱了原本的备货节奏。要么冒着缺货风险减少库存,要么承担高额超期费用——无论如何选择,都是艰难的取舍。

03|卖家积极自救,呼吁政策更多弹性空间

为了适应新规,不少卖家紧急调整运营策略。有的选择减少单次补货量、提高补货频次,却因此承担了更高的物流成本;有的则在即将临期前打折促销、组合清货,哪怕利润大幅下滑也不得不为之。

但这类短期促销也伴随着新的隐患——商品排名与推荐权重可能受到波动,影响长期销售表现,变相加剧了运营不确定性。

因此,许多卖家呼吁亚马逊在强化库存管理的同时,考虑不同品类的实际情况,设立更具弹性的费用政策。例如,对于备货周期长、销量节奏慢的商品,适当延长判定周期或提供部分费用减免机制,或许更能在控制仓储效率与维护卖家生存之间取得平衡。

毕竟,若运营成本持续攀升,最终离场的或许不是差劲的商家,而是原本优质的卖家与好商品。这对平台与消费者,都是双输。

(来源:阿U)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

分享到:

--
评论
最新 热门 资讯 资料 专题 服务 果园 标签 百科 搜索
阿U
曝光
3.3w
粉丝
--
内容
66
向TA提问
雨果跨境顾问
工具服务顾问-Owen
雨果跨境官方顾问

收藏

--

--

分享
阿U
分享不易,关注获取更多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