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驻B2B网站的第八年,我挺不住了。”
曾经,August也在B2B网站上尝到了甜头,多发产品,多覆盖关键词,总有一些流量漏下来。近两年,流量大幅滑坡,询盘单价越来越高,大把钱扔进去,一点水花都没有。
白月光,变成了盘中的鸡肋,食之无味。
为什么做外贸,B2B网站公域流量靠不住了?
外贸B2B网站的运营模式,注定了大部分的供应商,成为“垫脚石”。
B2B网站上的客户从哪来?
一方面,B2B网站汇集了大量供应商后,形成集群效应,吸引客户上门。另一方面,也通过在Google、社媒、Bing等渠道投放外部广告引流。
整个过程,就是从汪洋大海中,引来一批鱼苗,建立了池塘。
图片来源:摄图网(已授权)
但是流量就这么多,想钓鱼的人却越来越多,B2B网站该如何分配呢?
自然是谁付钱越多,谁的钓竿便离鱼群越近些。
同样的客户资源,不同的方式一遍遍收割。会员年费、企业认证费、高端会员等级费、品牌展示费、广告推广费、公共询盘费……
网站就像是“流量的二道贩子”。你费尽心机钓上来的鱼(询盘),早被它过了一道手,加价售卖。
● 不花钱、纯运营,流量打包,向付费商家倾斜,难有询盘。
● 想砸钱,然而鱼塘流量有限,所谓的提高等级,抢的是同行的流量。你的同行,会不会更舍得下血本?
● 哪怕运营得不错,一旦停止续费,询盘戛然而止。并且,B2B网站运营规则是网站自己设立的,经验与全球市场拓客并不相通,极易形成路径依赖。
图片来源:摄图网(已授权)
更可悲的是,近几年人多鱼少,存量市场,严重内卷。B2B网站年费越来越高,内部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你的获客方式单一,就算在这方寸之塘里争得头破血流,占了鳌头。殊不知,外面才是真正的汪洋大海。
按照常理来说,我交了租金、服务费,买了设备,钓上来的鱼就该进自己的肚里。
但B2B网站的核心商业模式是“中心化、赚取流量差价”,其生存依赖于“让客户留在网站。
① 一对多比价,去个性标签化
“永远不要主动向你的客户推送B2B网站”,这是一些老外贸人忠告。
客户进入B2B网站,能在几分钟内找到几十甚至上百个同类供应商,一对多询盘,供应商的 “可替代性” 被放大。
B2B网站也不希望客户被绑定,不停地推荐别的供应商。这就导致了企业的“个性化”标签被抹去,客户记住的只是网站名字。
图片来源:摄图网(已授权)
② 禁止站外引流,客户资源绑定网站
“那么高的获客成本,凭什么最后客户还不能是自己的?”
B2B网站一般禁止站外引流,美名其曰保障交易安全,但实际是为了减少私域转化途径,将客户留在公域平台。
沉没成本困住了无数外贸人——想要退店,相当于放弃前期运营的所有心血。
③ 网站制定规则,商业数据透明
“规则不断变化,不学习新规则就没得玩。”
采购商在B2B网站,意味着,外贸人的命脉掌握在别人手中。规则越来越复杂,运营难度越来越高,方案越来越大,商家等级越来越分明,流量漏斗式向下分配,中小供应商越发艰难。
更重要的是,客户都在公域,当网站掌握了大量的客户信息后,商家自己开发的客户可能就成了网站客户。
图片来源:摄图网(已授权)
这几年客户新增乏力,供应商饱和,为了寻找新的增长点,B2B网站也拼了:
优质客户减少,小B买家、C端买家充数;想法设法吸引内贸企业入局,扩大供应商数量。
僧多粥少,饵料再大,设备再高级,再如何内卷,也无济于事。
如何打破僵局?只有从源头入手——破除路径依赖,通过私域独立扎、社媒营销等方式实现品牌出海,积累自己的私域流量。
为什么说外贸的未来是品牌出海?
技术的发展消解了出海门槛,是在小小的鱼塘里和同行继续拼杀?还是直接去大海里自己撒网捕鱼?
私域流量比公域流量好在哪?
● 公域的客户是网站的,私域的客户是自己的;
● 公域是“流量贩卖”,私域是“流量积累”;
● 公域拼“价格”,私域做“品牌”;
● 公域看网站脸色,私域自己说了算。
私域流量是客户主动上门,避开一对多比价,询盘来源更广泛,精准度更高,质量更好,客户忠诚度更高。同时,由于运营成果可积累沉淀,营销边际效应增强,成本大大降低。
图片来源:摄图网(已授权)
2025年,B2B公域流量已死。外贸的未来,在品牌出海,企业的未来,要把握在自己手中。
(来源:外贸百事通)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