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收藏,可在 我的资料库 中查看
关注作者
您可能还需要
独立站
DTC品牌进阶训练营
立即报名
加入社群
独立站近期活动
直播
2025跨境出海者高峰论坛
立即报名
加入社群
近期直播
查看更多
卖家社群
跨境同行交流平台
查看更多
亚马逊社群
招商政策、运营进阶资料、业绩增长交流>
TikTok社群
招商政策、运营进阶资料、业绩增长交流>
独立站社群
招商政策、运营进阶资料、业绩增长交流>
Ozon社群
招商政策、运营进阶资料、业绩增长交流>
Shopee社群
招商政策、运营进阶资料、业绩增长交流>
沃尔玛社群
招商政策、运营进阶资料、业绩增长交流>
跨境同行资源
立即扩充
本地跨境资源
查看更多
深圳卖家社群
同城跨境资源交流,本地活动抢先知>
广州卖家社群
同城跨境资源交流,本地活动抢先知>
杭州卖家社群
同城跨境资源交流,本地活动抢先知>
宁波卖家社群
同城跨境资源交流,本地活动抢先知>
福建卖家社群
同城跨境资源交流,本地活动抢先知>
成都卖家社群
同城跨境资源交流,本地活动抢先知>
跨境同行资源
立即扩充
精品系列活动
查看更多
平台招商活动
平台活动综合社群,get主流平台活动方向>
运营增长活动
多城巡回式分享交流,直连官方解决疑难>
品类系列活动
选品、爆品交流分享,还能参加探厂计划直链源头>
亚马逊系列活动
亚马逊平台动向直击,入门进阶一手扶持>
独立站系列活动
独立站长期布局策略,全面解析新增长路径>
美客多系列活动
多场次、多品类,市场解读&美客多平台政策>
跨境同行资源
立即扩充
雨果X产业带系列
查看更多
时尚品类社群
选品技巧、品类指南、探厂品类源头工厂>
服装内睡社群
选品技巧、品类指南、探厂品类源头工厂>
大件家居社群
选品技巧、品类指南、探厂品类源头工厂>
美妆个护社群
选品技巧、品类指南、探厂品类源头工厂>
家电品类社群
选品技巧、品类指南、探厂品类源头工厂>
其他品类社群
选品技巧、品类指南、探厂品类源头工厂>
跨境同行资源
立即扩充

马斯克“硬”刚微软,是商标战还是商战?你看好谁?

一场看似戏谑的商标申请,究竟是恩怨纠葛还是实力宣战?马斯克的 “巨硬”能否撼动“微软”?

近日,特斯拉与SpaceX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为其旗下人工智能公司 X.AI 向美国专利商标局提交了“macrohard”商标申请此消息一经公开,便引起业内广泛关注与热议。原因在于,该商标名无论是发音还是意思都与微软“Microsoft”十分相似。

马斯克“硬”刚微软,是商标战还是商战?你看好谁?

图片来源:USPTO


“Macrohard”由两个词组成:“Macro”宏观、大规模,“Hard”硬件、硬核。组合起来翻译成中文,有宏观硬核之意,简单概括就是“巨硬”、“宏硬”。不少人认为马斯克此举是在碰瓷微软,因为这一贯符合他喜欢“恶作剧”的行事风格,且从马斯克与盖茨两人过往嫌隙来看,更像是在借此内涵比尔盖茨。同时,也有观点认为这实际上是马斯克在人工智能领域向微软OpenAI发起的一次正式宣战。

这一命名并非偶然早在今年7月,马斯克就曾通过社交媒体有所暗示,其新公司名称与 “宏观挑战”(macro challenge)和“难题”(hard problem)相关。当有用户评论猜测名称为 “Macrohard” 时,他以眨眼表情回应。

马斯克“硬”刚微软,是商标战还是商战?你看好谁?图片来源:美国某社交平台


1.马斯克注册“Macrohard”商标是否构成侵权

目前,根据USPTO官网显示,“Macrohard”商标申请状态为“已受理,尚未分配审查员”,未来数月将进入关键审查阶段。商标申请文件来看,MacroHard专注人工智能与平台开发,虽暂未公布MacroHard是否为独立公司,但有观点认为其有可能成为多代理AI系统的旗舰品牌。那么,“Macrohard”这个商标名是否会触碰知识产权红线呢?

从法律角度看,“Macrohard” 与 “Microsoft”的相似性可能构成商标侵权。根据美国商标法规定,若两个商标在商业使用中易导致消费者混淆,商标局可能驳回申请或引发异议程序。

马斯克“硬”刚微软,是商标战还是商战?你看好谁?图片来源:USPTO

马斯克旗下 X.AI 公司的申请策略却极具巧思,“macrohard”采用标准字符格式(不涉及特定字体或颜色),虽然与“Microsoft”读音相近,但拼写与类别不同,加上风格明显偏向戏谑,并未直接复制微软的标识或图形,在法律上仍处于一个模糊但可作的空间。且有关法律专家称,若微软以驰名商标提出反对异议,需证明“Macrohard”会削弱 “Microsoft”的显著性,但 X.AI 可辩称该名称是对行业术语的合理使用。因此,虽然“Macrohard”注册风险不算高,但也不能说完全稳妥。


2.美国律法商标侵权认定标准:

商标侵权是指在商品和/或服务上未经授权地使用商标或服务标记,以一种可能导致对商品和/或服务来源产生混淆、欺骗或错误的方式。在美国商标法中,商标侵权认定依据大致如下:

(1)权利人商标是否具有可保护性。即:该注册商标状态合法有效,并由权利人所拥有,同时权利人拥有该商标在商业使用中的专有权。

(2)被告行为是否具有混淆可能性。美国判例法提供了细化的判定标准,认定侵权时应根据具体情形进行考虑,包括:

·争议商标与原告商标的相似程度;

·原告商标的显著性程度;

·原告与被告形成竞争关系的可能性;

·是否存在证据证明实际造成混淆;

·被告的主观意图;

·相关消费者的识别能力等。

3.遇到商标侵权纠纷如何应对?

随着跨境电商规模的不断扩张,相关知识产权侵权风险也随之攀升。近年来,美国海关针对跨境卖家的临时禁令(TRO)数量持续走高,不少商家因商标纠纷面临账号冻结、货物被扣等危机。面对潜在的商标侵权风险,斯通布里小编建议各位卖家:

-及时注册商标进行保护:

在目标市场及时注册核心商标,定期关注及核查商标状态;一旦发现近似商标申请或侵权使用,立即启动异议或无效宣告程序,将风险扼杀在萌芽阶段。

-若商标被恶意抢注

及时通过法律手段维权,委托专业律师团队(如斯通布里)发起侵权诉讼

-若不慎侵权他人商标

如有收到侵权指控(如 TRO 禁令、律师函),立即停止被控侵权行为,梳理侵权事实(如商标相似度、使用场景),并尽快联系专业律师团队(如斯通布里)分析案情:

若确属侵权,可通过律师与对方协商和解,如支付合理许可费、下架侵权商品等;

若存在争议(如商标不构成近似、属于合理使用),可积极应诉抗辩,减少自身损失。

跨境商标纠纷涉及多国法律规则(如美国商标法的 “先用权” 原则、欧盟的 “商标共存”制度),专业律师的介入能大幅提升维权成功率。

(来源:苏苏说知识产权)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

分享到:

--
评论
最新 热门 资讯 资料 专题 果园 标签 百科 搜索

收藏

--

--

分享
苏苏说知识产权
分享不易,关注获取更多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