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前三季度,各大跨境电商平台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展现出了强大的活力与韧性。据海关总署初步测算,2025 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约 1.32 万亿元,同比增长 5.7%,成为推动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生力军。
在这一过程中,亚马逊、TEMU、SHEIN、TikTok Shop、Shopee、Lazada等纷纷发力,通过拓展新站点、调整广告策略、加强合规管理、推动模式创新等举措,积极应对市场挑战,寻求新的增长机遇。
【2月28日-3月1日,2026雨果跨境全球平台资源大会将在深圳盛大开启,现场汇集50+电商平台、官方经理坐镇指导,点此报名,一键获取全平台运营策略与海外品类商机】
01、 亚马逊
1、爱尔兰站点开放,全球版图再扩张
2025年,亚马逊爱尔兰站点(Amazon.ie)正式向中国卖家开放,标志着亚马逊向中国卖家开放的国际站点总数达到20个。此举进一步拓宽了中国卖家的市场覆盖范围,尤其为有意布局欧洲市场的卖家提供了新的机遇。
爱尔兰作为欧盟成员国,其站点可直接辐射英国及欧盟消费者,帮助卖家规避部分跨境贸易壁垒,同时依托亚马逊成熟的物流和广告体系,助力卖家实现本地化运营。这一动作也反映出亚马逊持续深化全球化战略,积极挖掘新兴市场潜力的决心。
2、停止谷歌广告投放,站内竞争加剧
自7月23日起,亚马逊在美国、英国和德国等核心市场停止投放谷歌购物广告,导致卖家自然流量有所减少。这一变化迫使卖家更加依赖站内广告(如SP广告、DSP投放),进而推高了广告竞价和预算成本。然而,由于流量入口收窄,广告转化率反而呈现下降趋势。
此举可能是亚马逊为了强化自身广告生态的闭环性,减少对第三方流量平台的依赖,但同时也在短期内增加了卖家的运营成本和竞争压力。
3、与Netflix合作,拓展视频广告场景
9月,亚马逊广告与Netflix宣布达成合作,从2025年第四季度起,亚马逊DSP广告主可直接向Netflix的广告库存投放广告,覆盖美国、英国、法国等11个国家。这一合作为品牌提供了更丰富的视频广告投放渠道,尤其适合希望通过高曝光内容触达消费者的广告主。这也表明亚马逊正在积极扩展其广告业务的边界,通过跨平台合作提升广告产品的多样性和竞争力。
4、大规模“扫号”行动,合规要求再收紧
9月初,亚马逊启动了新一轮大规模账号审核行动,重点打击违反《商业解决方案协议》、商品安全问题(如含电池产品、儿童玩具)、Listing违规翻新、数据异常、违规合并变体及账号关联等行为。这一行动反映出亚马逊对平台合规性的持续高压态度,提醒卖家必须严格遵守规则,避免短期行为,注重长期稳健运营。
5、亚马逊MCF配送服务扩展至SHEIN、Shopify和沃尔玛
9月下旬,亚马逊宣布其亚马逊多渠道配送服务(MCF)将扩展覆盖范围,向SHEIN、Shopify和沃尔玛平台的商家开放服务。据了解,此前MCF服务已助力eBay、Etsy、Temu和TikTok Shop等其他销售渠道的商家实现配送。得益于和亚马逊物流(FBA)共享库存池,MCF服务能够赋能卖家简化配送流程,通过现有物流渠道增加销售额,并迅速在新的平台开展业务。这大幅降低了企业在其入驻的各个平台都需要单独布局履约能力所耗费的时间和成本投入,为商家提供了更快捷的解决方案。
02、 TEMU
1、限制开店数量,向精细化与POP模式过渡
1月1日起,TEMU严格执行新规,限制一个公司主体下最多开设2个店铺(全托管和半托管各1个),旨在遏制“店群模式”,推动卖家向精细化运营转变。这一政策也被视为为后续推出自运营模式(POP模式)做铺垫。
其实早在2024年11月,就有消息称TEMU将开放POP模式,允许卖家自主选品、定价和发货,平台仅收取佣金。2025年1月11日,半托管业务上线广告投流功能,进一步为POP模式的正式推出奠定基础。
2、美国市场降价应对关税冲击
4月,美国T86关税政策结束导致TEMU商品价格上涨,销量连续数月下滑,6月跌幅超30%,7-8月继续下降逾10%。为应对这一局面,TEMU于9月在美国市场发起大规模降价活动,部分畅销品价格较4月底降低18%以上,个别产品降幅超60%。
3、欧洲市场增长迅猛,广告投放力度加大
自2023年4月进入欧盟以来,TEMU仅一年时间月活用户就达到9370万。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TEMU自2025年4月起进一步加大在欧洲市场的投入,4-5月广告投放量同比上涨12倍。8月,在亚马逊停止谷歌广告投放后,TEMU迅速抢占其市场份额,成为谷歌广告平台上的重要投放主体,显示出其欧洲扩张的强烈意图。
03、SHEIN
1、拉美市场爆发式增长,本地化供应链成效显著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SHEIN在拉美市场GMV同比增长217%,巴西市场单日订单峰值突破300万单。这一成绩得益于其“柔性供应链+本地制造”模式,由圣保罗决策中心主导,将新品开发周期压缩至5天,物流时效提升至48小时达。SHEIN通过深度本地化运营,有效解决了跨境物流成本高、时效慢的痛点,增强了在新兴市场的竞争力。
2、全球多地布局运营中心,双模式驱动增长
8月,SHEIN在尼日利亚拉各斯建立西非运营中心,进一步加强非洲市场布局。在印尼市场,SHEIN采用“平台+自营”双轮驱动模式,与当地电商巨头Tokopedia合作共建时尚生态圈,使其市场份额在半年内从7%跃升至19%。这一策略体现了SHEIN通过本地合作与供应链赋能,加速全球化扩张的步伐。
04、速卖通
1、推进海外本地化,认证仓助力流量提升
5月,速卖通接入10余家头部海外仓服务商成为“认证仓”,覆盖美、西、法、德、英、波兰等市场。加入认证仓的商品可获得“LOCAL+”标签,享受本地专属频道流量,并陆续开放德国等欧洲市场的本地商家入驻。在618大促期间,巴西海外仓销售额环比增长430%,消费电子、电脑办公、户外运动类目增长最为显著。这表明速卖通正通过本地化运营提升履约效率和用户体验。
2、推出“AI全站推”,广告投放迈向智能化
9月,速卖通正式推出“AI全站推”广告工具,依托AI大模型能力,将传统单点广告升级为覆盖搜索、推荐等全场景的智能投放系统。该工具可实现广告自动出价、人群定向与效果优化,帮助卖家提升投放效率和ROI。这也是速卖通在电商广告智能化方向的重要尝试,符合行业技术驱动的趋势。
05、 Lazada
1、首次实现盈利,迎来重要里程碑
7月,Lazada宣布首次实现盈利,标志着其经过多年投入后终于进入良性发展阶段。这一成果得益于其持续优化成本结构、提升物流效率、加强本地化运营等多方面努力,也为阿里巴巴海外电商战略注入了信心。
2、与天猫全面打通,一键出海东南亚
9月,Lazada与天猫全面打通,上线“一键轻出海”功能,邀请天猫商家直接进入东南亚市场。商家可通过AI翻译同步商品信息,快速开设LazMall店铺。蕉下、babycare、飞利浦等品牌已首批入驻。此举显著降低了品牌出海的门槛,体现了阿里巴巴生态内资源协同的战略意图。
06、Shopee
1、 巴西市场登顶,低价策略显效
根据Sea Limited 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Shopee成为巴西市场订单量第一的电商平台。其成功主要依托低价策略和本地化运营,2024年在巴西销售额达600亿雷亚尔(约103亿美元),约为亚马逊收入的2倍、美客多的40%。这表明Shopee在拉美市场已形成较强的用户黏性和规模效应。
2、推出“轻出海”计划,降低跨境门槛
9月,Shopee联合主流跨境ERP服务商推出“轻出海”计划,帮助卖家通过ERP系统一键开通多个海外站点,实现商品同步、订单统一管理。该计划不收取佣金和保证金,旨在通过低门槛、高效率的方式吸引更多中小卖家入驻,进一步扩展其跨境业务网络。
封面来源/图虫创意
(来源:雨果跨境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