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收藏,可在 我的资料库 中查看
关注作者
您可能还需要

新鲜过后,跨境电商问实体店要流量

“跨境电商”4个字,做起来似乎比说难了太多。如何才能留住被低价吸引而来的流量,也成为面对的一大难题。

新鲜过后,跨境电商问实体店要流量

在经历了3个月前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及调整行邮税政策,继而“新政暂缓实施”等一系列政策变动后,跨境电商领域由风生水起开始逐渐降温。

虽然仍有不少商业资本持续跟进跨境电商这一新生的商业模式,但细观本土市场后也不难发现,为避免“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不少线上项目纷纷开始寻求各种形式的落地。继曾轰动一时的金霞跨境保税体验中心后,友阿海外购直购体验中心、胡萝卜村等跨境完税购物店纷纷落地。

“跨境电商”4个字,做起来似乎比说难了太多。如何才能留住被低价吸引而来的流量,也成为面对的一大难题。

现象

跨境完税购物中心成最红衍生品

虽然是早上10点正式营业,但记者7月7日9点50分左右来到金霞跨境保税体验中心时,门外的休息椅上就已经坐了不少等待的市民。一位带着女儿前来的女士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购买了炒菜锅、牙膏、牙刷以及零食等商品离去,消费金额500余元。

“虽然客流不像刚开业时候那么集中,但是每天早上一开门还是会有一些市民前来选购商品。”韩国馆内一名营业员说。记者在该体验中心韩国馆逗留的20分钟时间内,共计有约20名顾客在内选购商品。

作为长沙最早的跨境完税型购物中心,金霞保税体验中心开业至今已有半年。而在位于友阿百货的友阿海外购进口商品直购体验中心,市场接受度也挺不错。7日的中午时分,记者见到也有不少顾客在店内选购商品。

据友阿海外购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开业当天,该体验中心销售额便突破5万元,而在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内,由于配合海外购线上跨境平台推出不少O2O促销活动,平均每日也能实现近3万元的销售额。

7月9日,位于德思勤的胡萝卜村也已开业。据其开业资料宣传介绍,店内同步销售上万种进口完税商品,销售品类包括母婴用品、个护彩妆、营养保健等多个品类。

在这些购物中心内,如韩国乐天果味饮料、可莱丝针剂面膜等在市场上已广为接受的商品几乎家家都有,而价格也出奇的一致,均为饮料每听5元或每盒面膜120元,这与平台们线上同一商品的销售价格,有一定差距。

业内人士认为,这种进口完税的购物中心,事实上为跨境电商的线下衍生品,而跨境电商从最初的只在实体店设立“光看不能买”的体验店到现在开始试水尝试“付款提货”,事实上是从主攻线上客流到注重线下客流,分散投资风险的一种选择。

趋势

“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作为“跨境电商”出身的跨境直购体验中心们,除了大小不一的线下实体经营门店外,线上的跨境电商购物平台似乎成为标配。

金霞跨境保税体验中心澳新馆的入口处,摆放着一个立体电子屏,为体验中心运营方嘉德集团设置的跨境电商体验屏,而在一旁的易拉宝上,则清楚地标注着跨境保税体验区购物流程。在友阿海外购的直购体验中心内,同样随处可见海外购线上平台二维码。

在郡城跨境商品直购体验中心,除线下所售完税,现场购买后可直接带走的商品外,也同时有线上销售的保税商品,消费者可通过扫码下单,或者登录网购平台,进行选购下单。

用线下商品的体验为线上平台引流,似乎已成为跨境体验中心的一大特点。“我是在一次逛街的时候通过线下体验店知道线上平台的,现在都已经是忠实用户了。”网购达人胡小姐说,通过友阿海外购位于友阿春天的体验店,她第一次听说了友阿海外购跨境电商平台,尝试购买后“一发不可收拾”,几乎每天都想去看看,半个月时间内已经下了七八单。

友阿海外购负责人、友阿云商副总经理许勇波表示,开设直购中心的初衷是因为在尝试开设数家体验店后,有很多实体顾客反馈称购物后不能现场提货很不方便,希望能够增加提货功能,所以就做了这方面的尝试。不过,他也表示,“将一般贸易的现货和跨境的体验结合在一起,市场推广效果非常不错,超出了预期。”

疑问

体验中心就是进口超市?

据金霞跨境保税体验中心营业员介绍,店内均为从海关处完税后的商品,因此可以直接付款提货。而在友阿海外购的货架上,商品标签也均注明“完税”。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均销售的是海关进口的完税商品,但德思勤胡萝卜村则干脆打出了“全球精品进口超市”的招牌,直面不少消费者一直以来的疑虑——从海关完税后入境销售的商品,不就是通常意义上的进口商品么?和跨境电商还有何关系?

对此,许勇波解释,虽然跨境直购体验中心内有一些通过一般贸易渠道进口的商品,但是品类上和渠道上也不同于进口超市,“一是直购中心内的商品都是从各大保税区或自由贸易区的一手进口商采购的,相比分销渠道货品进价更低,相应地零售价也要便宜不少;二是商品品种种类更丰富。”

如他所言,在这些跨境直购中心内,一些商品包装上直接印着中文说明,而有一些则为后期贴上去的标识。“有的商品已经在国内市场上市流通,所以有相应的中文包装,而有的是目前只在采购地流通,并没有在国内市场上市的,就需要我们在上架时贴上标签。”金霞保税体验中心韩国店导购说。

难题

政策总有波动,人才面临缺口

在对本土跨境电商行业的采访中,记者发现,令不少该行业从业者头疼的是,近段时间以来国家政策的不断波动。

“为了应对国家行邮税的调整,我们调整了库存,对后台进行了二次开发,储备了一系列的促销活动应对可能到来的冲击。”一位行业人士说,不过,这项政策在试行了一小段时间后,又被国家“暂缓执行”了。

她透露,业内对此次新规的暂缓执行有个昵称,叫“缓刑”,新规虽然暂缓实行,但是因为经历过这么一次波动,让大家开始变得十分谨慎。同时,一部分消费者并不知晓最新的政策变动,造成了流量的流失,“一些人开始把鸡蛋放进不同的篮子,比如线下实体直营,比如海外直邮等。”

此外,跨境电商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政策红利推动的迅猛增长期后,开始进入行业冷静阶段,人才的招聘也成为难题。多名跨境电商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自己的平台在运营过程中遭遇到运营、商务、技术等多方人才流失的困境。

上述业内人士毫不避讳地说,为了能够选择到最有竞争力的商品,需要聘请精通相关国家文化和语言的商务人员,然而这部分人才比较抢手,所以公司的商务部门成了流水线,“现在韩国商品比较热,为了弥补人才空缺,我们甚至在大学里招了一些韩国留学生来做暑期工。”

他表示,由于行业新兴且变化较快,基础教育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储备,所以只能是摸索着过河,边用边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思考

线上、线下真有流量之争吗?

互联网电子商务发展到现在,给予了消费者太多在实体时代不可能完成的体验,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便利和丰富。然而,对传统百货而言,最开始的判断是“灭顶之灾”。

不过,在经历了马云、王健林的唇枪舌战、国家政策的多方变动等一系列事件后,双方开始变得不那么水火不容,甚至有人开始率先就究竟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展开讨论,认为线上、线下商业事实上可以共存共荣。

只要是商业,就需要健康可持续的盈利模式才能最终实现长久发展,无论是号称低成本保持低价格的线上渠道,还是长久以来传统的线下门店,都需要理性回归商业本质,确保合理的利润空间。

而在跨境电商的推动下,实体店与电子商务开始出现实质性的融合,基于同一销售目的的销售形式成为相互辅助。线上、线下真的有流量之争吗?在跨境电商玩起实体购,在阿里积极牵手苏宁之后,行业继续向前推进,答案的出现可能颠覆人们最初的判断。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网立场!

相关标签:

分享到:

--
评论
最新 热门 资讯 资料 专题 服务 果园 百科 搜索

收藏

--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