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收藏,可在 我的资料库 中查看
关注作者
您可能还需要

“品牌出海”是否会成为误区?

文章介绍了安克的“品牌三步走战略”

“品牌出海”是否会成为误区?

前言

近两年来,“品牌出海”一词被反复提及。主要原因有三点:

1.Anker等标杆企业的上市,让卖家们看到了品牌的魅力;

2.亚马逊今年的封号潮,让卖家们意识依靠单一平台,风险系数高;

3.行业内卷,价格战不断,唯有品牌,能够享受溢价。

我并不是质疑“品牌出海”的正确性,而是担心它是否具备普适性?

我是偏向于跨境电商卖家走精品模式。

然而,

精品模式 ≠ 品牌

精品,是聚焦产品;

品牌,是要争夺消费者的心智,抢占高地。

这两者的战略目标不同,对应的打法自然不同,所需要的投入更是相差不止一个级别。

伴随着“品牌出海”的火热,“独立站”的话题也是甚嚣尘上。

同样的,

独立站 ≠  品牌

独立站是属于“流量游戏”,并非适合每个卖家,尤其是中小卖家

,不建议重心放在独立站,因为对于独立站的打造,100w的投入也许只是入门级···独立站可以去兼顾,不可作为主战场。

一、什么是品牌?

“品牌出海”——这里的“品牌”,到底是指传统意义上的品牌?还是“亚马逊品牌”?

品牌 ≠ 商标

随着半年前亚马逊封店潮的出现,我相信越来越多的人提出的“品牌出海”,并不仅仅是指在亚马逊平台备案的品牌,而是指能够在多平台多渠道销售并被消费者认可的品牌。

“品牌代表一种形象。”——大卫·奥格威

“品牌的力量存在于消费者心中。”——凯文·凯勒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品牌的打造,是需要时间的打磨,需要金钱的投入,让消费者在长期的消费过程中,建立起对该产品或服务的信任,能够占领消费者心智。

比如ANKER,当消费者想要购买充电宝时,他们脑海中会跳出的是ANKER的品牌名,他们便会直接在亚马逊上搜“ANKER”,而不是搜“充电器”。

当客户购买产品,在网站上直接搜你的商标时,你的商标才真正成为了品牌。

这是一个长线生意。

2021 Google×凯度BrandZ《中国全球化品牌50强》报告中的前20强名单如下:

“品牌出海”是否会成为误区?

“品牌出海”是否会成为误区?

图片来源:Google×凯度BrandZ《中国全球化品牌50强》报告

中国出海品牌前20强,跨境电商有两个标杆企业入榜,分别是:

1.拥有极强供应链能力的SHEIN

2.研发实力突出的ANKER

PS:2021年ANKER上半年财报显示,本期营销费用投入14.5亿元RMB,线上营收35.05亿元RMB,线下营收18.43亿元RMB。营销费用率=营销费用/营业收入=27.11% 

品牌的维系,是需要有营销费用不断的投入。

二、品牌出海,颠倒了因果关系?

品牌,可以为商家带来销量与溢价。

商家都希望能有属于自己的品牌。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

“品牌出海”是否会成为误区?

(图片来源:姜太公的剑)

ANKER的品牌路线也是一步步走过来,阳萌介绍ANKER发展的三阶段:

第一步:渠道品牌,寻找合适的产品在亚马逊销售;

第二步:改良产品,开始加大研发投入,打造品牌;

第三步:成为领导品牌,打造全球性的品牌。

“亚马逊可以说是打造全球品牌的最佳渠道”——阳萌

渠道品牌,说直白一点,就是选品,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在亚马逊上研究产品,阳萌团队最终找到了充电器在中等价位的蓝海市场。

树立好口碑首先靠的是好产品,其次也需要好的营销、销售、服务等,很多方面融合起来,给消费者一个良好的整体体验,品牌的后劲会更大。”——阳萌

2012年,安克改良升级能够同时兼容苹果与安卓的充电器成为爆款。阳萌团队通过在芯片上设计了一个通信协议,解决了当时苹果与安卓充电器之间互不兼容的问题。

要做领导品牌,在产品上一定要有最新、最独特的东西。”——阳萌

追求品牌,前提是深耕供应链,打造有品质的产品,倾听消费者的声音,不断改善精进。

三、寻找当下最优解,而非终极解

兵力优势原则是基本原则。无论何时都应该首先尽力做到这一点

。”——卡尔·冯·克劳塞维茨

商场如战场

作为跨境电商卖家,也要搞清楚自己在哪些地方是拥有“兵力优势”?即要找出自己核心竞争力。而不是一听“品牌出海”,就直奔打响品牌的战术去了。

大卖家呼吁“品牌出海”,是没问题的,因为他们从供应链到运营体系已经完善,只要精细化、合规化管理,一步步打造,还是可以快速扶持起一批电商品牌。

若大家都是走同一条路,中小卖家永远是追不上大卖的脚步。

“品牌出海”是否会成为误区?

(图片来源:姜太公的剑)

所在层级不同,经营策略不同

对于大卖家而言,重心更多是打防御战,阻击后来者。

大卖最常见的防御战——自我跟卖。

同时,积极布局多渠道,最好能够从线上品牌,延续到线下,成为真正被认可的品牌。

对于中卖家而言,在确保自己利基市场的情况下,重心依然是积极扩张市场份额。

我曾看过一个卖家经营的品类,亚马逊TOP10中,他占了7位。这已经算是牢牢把控住了自己的利基市场,他们后续的重心就是延续品类,复制打法。

对于小卖家而言,就是需要尽快寻找到自己的利基市场,站稳脚跟,再谋大业。

兰切斯特·作战法则:

1.远距离作战:战斗力=武器性能 * 兵力数,即E=mv

2.近距离作战:战斗力=武器性能 * 兵力数的平方,即E=mv2

跨境电商卖家战斗力,可以借鉴兰切斯特法则。

E= 供应链能力 * 运营力 * 资金 * 1/品类竞争度 

(1/品类竞争度:相当于系数)

分享两个案例

1)床垫工贸型企业,2年时间就有资格加入亚马逊VC,营收破2亿元。

品类竞争度:⭐️⭐️

供应链能力:⭐️⭐️⭐️⭐️⭐️

运营力:⭐️⭐️⭐️

资金:⭐️⭐️⭐️⭐️

【品类竞争度低】床垫竞争相对较小,美国对于中国出口的床垫是反倾销。

【供应链能力强】工厂直销,利润空间大,承担得起反倾销税。

【运营一般】运营人员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运营经验一般(因为工厂找不到好的运营人才)不过,负责人干过天猫,在他眼里做跨境电商,纯属降维打击

【资金实力雄厚】老板负责战略与战术,运营负责砸钱烧广告,必须在规定时间烧完广告预算。

2)玩具独立站卖家,2年单量翻6倍,营收过亿。

品类竞争度:⭐️⭐️

供应链能力:⭐️⭐️⭐️

运营力:⭐️⭐️⭐️⭐️⭐️

资金:⭐️⭐️⭐️

【品类竞争度:低】他们售卖的玩具大多数是有IP授权的,品类竞争度低;

【供应链能力,一般】3年前是外包国内仓帮忙发货,去年在东莞租下一个仓库,安排10人左右的仓库人员,自己员工管理发货。

【运营能力突出,尤其是引流】老板3人=中国老板*1 +美国人*2

中国老板负责采购、物流发货、运营客服管理,美国2个搭档在于社交推广引流。当地人,价值观、理念、生活习惯相似,优势很大。

【资金实力,越来越充裕】当初是比较紧张,现在是相对充裕。

一家是做亚马逊的工贸型卖家,

一家是做独立站的贸易型卖家。

两者各有千秋,

唯一的相同点在于,

都是围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开展业务。

一家是以资金优势,带动运营力的提升;

一家是以运营力优势,获得资金实力的提升。

总之,“品牌出海”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而当下更重要是找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结合市场的客户需求,找准定位,建立优势,厚积薄发。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2022即将来临,预祝各位卖家,能够找准自己的方向,披荆斩棘,多赚外汇回国。

赠言:

低价,是市场最有效的敲门砖。

利润,才是企业长存的根基。

(来源:姜太公的剑)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

分享到:

--
评论
最新 热门 资讯 资料 专题 服务 果园 标签

收藏

--

--

分享
姜太公的剑
分享不易,关注获取更多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