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收藏,可在 我的资料库 中查看
关注作者
您可能还需要
独立站
DTC品牌研讨会
立即报名
加入社群
独立站近期活动
雨课
亚马逊全链路陪跑服务
雨课官网
陪跑孵化
亚马逊卖家孵化营近期活动
更多场次

美国拟对华关税实行分级征税!跨境卖家如何应对关税重压?

特朗普拟对华关税实行分级征税!

央视网消息,据外媒 23 日报道,特朗普政府正酝酿多套对华关税调整方案。

其中一套拟将关税降至 50%-65%,另一套 “分级方案” 则计划将中国商品分为:非安全威胁和战略意义这两类,前一类商品要被征收35%的关税,后一类商品关税税率起码得 100% 

白宫随即还表态,称特朗普对华关税立场 “未软化”。

这种所谓的"分级征税"套路,本质上是谈判桌上的老套路 — 先以 245%的“天价”施压,再抛出“打折方案”营造“让步”假象,实则试图通过极限施压争取谈判主动权。就像咱们去买东西时商家先开高价,见你要走再“忍痛降价”,看似妥协,实则瞄准预设目标。



复盘关税大战:看美方如何一步步 “抬价”?


2 月 1 日: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取消800美元以下包裹免税政策(T86清关),引发美国海关、物流系统混乱,美国邮政(USPS)一度暂停接收中国包裹后恢复。2 月7日,白宫宣布新政策暂缓实施,中国包裹暂免关税直至系统就绪;


3月3日: 以 “芬太尼问题”为由,额外关税从10%提至20%,部分商品综合税率超 40;


4月2日:特朗普签署“对等关税”行政令,对中国输美商品实施34%关税,并宣布自5月2日起终止中国内地及香港输美800美元小额包裹免税待遇并征收关税;


4月8日:“对等关税”税率从34%提至84%;


4月9日:叠加20%旧关税,总税率达104%;同日宣布加征 125%关税,总税率飙升至145%,中国被排除在 90 天豁免名单外;


4月15日:以“232 调查”为名威胁加征最高245%关税;


4月16日:正式实施245%关税,创国际贸易单边关税纪录,冲击半导体等高技术产业。


所谓“降价”,或许只是回到最初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传闻的 50%-65%关税,与4月2日“对等关税”阶段的税率(10%+10%+34%=54%)高度重合。这暗示美方或许从未放弃初始目标,只是通过“先扬后抑”的策略,试图让中方接受本就预设的关税水平。


对于美国发动的关税战,中方的态度很明确,“我们不愿打,也不怕打”,“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如果美方真的想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就应该停止威胁讹诈,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同中方对话。一边说要同中方达成协议,一边不断搞极限施压,这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也是行不通的。



02

亚马逊等美电商平台

商品集体涨价!



在关税飙到145%+T86将被取消的政策冲击下,电商平台掀起涨价风。据美国媒体4月25日报道,美国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上不少商家已经开始提高商品的售价。根据一家价格分析机构提供的数据,自4月9日以来,美国亚马逊网站上近1000种商品的价格出现明显上涨,涵盖服装、家居用品、电子产品和玩具等多个类别,平均涨价幅度接近30%。包括Temu、希音等多个跨境电商平台均已发布公告称,由于“近期全球贸易规则及关税变动”导致运营成本上升,将从4月25日开始实施价格调整。



03

跨境电商卖家如何应对?



最近很多的卖家朋友会问我们,美国关税政策复杂多变,眼下这样的局势,关税有没有什么可以规划的空间,可以让企业既合规又降低成本?


实话实说:关税是政治博弈的产物,不是普通企业能靠“税务筹划”左右的。眼下最现实的选择,是冷静观望政策走向。


那对于美国市场当下的局势,咱们的卖家朋友应该怎么应对呢?

以目前的局势,如果要节省成本,你就不可能合规,而如果你要合规,就必然会增加成本。这个时候,企业需要做出取舍。



不合规的操作

美国拟对华关税实行分级征税!跨境卖家如何应对关税重压?

                                            图片来源:跨境财税合规课堂







1、双清包税、低报货值


双清包税、通过报低货值来降低关税,低货值报价属于游走在灰色边缘,关税战一开,美国海关的查柜频率已经大幅提升,双清包税、低报货值,一旦查获即面临罚款(货值2-5 倍),货物没收,企业列入“黑名单”影响后续清关等风险。

如上图所示,有卖家低申报暴雷,被美国海关追缴200万关税!


2、第三国转口贸易


美国正酝酿《反强迫劳动法案》修正案,重点打击借道东南亚等地区的转口贸易行为。当前越南、墨西哥等中转地的原产地审查日趋严格,仅换标签、简单组装或分拆订单等操作已无法满足 “实质性变更” 要求,相关商品大概率仍会被美国海关认定为 “中国制造”,面临反规避关税(最高达 275%);其次,成本未必更低,转口要多付物流费、代理费,加上东南亚人工成本上涨,综合成本可能比直邮还高,万一被查还要承担退运损失。



合规操作


1、调整产品定价


全面核算关税、物流、采购、运营等各项成本,明确成本增加的具体金额,你希望预留的利润,为产品涨价提供依据。


2、多元化市场布局


鸡蛋不能放同一个篮子里,减少对美国单一市场的依赖,积极开拓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如欧洲、亚洲、南美洲等。通过多元化市场布局,可以降低因美国关税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例如,SHEIN 开启了欧洲五国站点;Temu 推出 “千亿扶持计划”,鼓励商家们去新市场开疆拓土。


3、改变原产地


把部分供应链搬到东南亚 / 墨西哥:比如中国设计图纸,越南工厂生产,确保“原材料采购 + 加工制造”在当地完成 60% 以上;


保留完整证据链:保留当地采购发票、生产车间视频、员工社保记录、原产地证书(Form D 等),应对美国海关「逆向追溯」核查;


优先选“关税友好国”:墨西哥(USMCA 协定)>泰国(东盟 - 美国关税优惠)>越南(需符合 CPTPP 原产地规则)。


真转移,不是假贴标,满足美国“实质性变更”的要求。

未来,美国市场还是可以做的,但卖家在产品定价时,一定要将税的成本(国内、国际)考虑在内,在合规与盈利间找到平衡。毕竟合规才能长远发展。


关注“跨境电商财税课堂”,学习更多跨境电商财税合规干货!

(来源:跨境电商财税课堂)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

分享到:

--
评论
最新 热门 资讯 资料 专题 服务 果园 标签 百科 搜索

收藏

--

--

分享
跨境电商财税课堂
分享不易,关注获取更多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