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跨境出口情报局
作者:局座
自从亚马逊公布了其2025年Prime Day的时间(2025 年 7 月 8 日至 11 日),其竞争对手也都在前后时间开始展开大促,整个7月陷入了大促竞赛。
【活动推荐:转化新策略从“词”到“人”亚马逊品牌推广广告流量,可点击报名参与亚马逊广告卖家增长峰会-厦门站】
TikTok Shop 是夏季促销季的最新竞争者,将于 7 月 7 日至 19 日举办“Deals for You Days”(特惠日),比亚马逊开始得早,持续时间更长。
沃尔玛将“沃尔玛特卖”活动从去年的四天延长至六天(7 月 8 日至 13 日)。
Target的“Circle Week”(循环周)活动从 7 月 6 日至 12 日。
百思买则从 7 月 7 日至 13 日恢复了“七月黑色星期五”。这并非巧合——这是围绕亚马逊设定日期的战略协调。
日期相似,但不同零售商的策略有所不同。
亚马逊将 Prime Day 活动限制在其 2 亿多付费会员范围内,这既创造了独家性,也限制了覆盖范围。
Target 和沃尔玛则采取了相反的做法,让所有顾客都能参与活动,同时为付费会员提供提前参与的机会。这种包容性策略旨在吸引那些原本可能为了参加 Prime 活动而特意加入的廉价购物者。
与此同时,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正在悄然重塑参与度。
据报道,一些此前依赖中国制造商品的第三方卖家正在退出Prime Day,理由是关税上调导致定价缺乏灵活性。这为拥有美国国内供应链的零售商创造了机会——尤其是沃尔玛,它声称其2/3的采购商品都在美国制造——以填补亚马逊平台可能遇到的困境。
竞争激烈的局面反映出 Prime Day 已成为年中零售季的开端。Prime Day 最初是亚马逊的生日庆典,如今已演变成持续一周的促销狂欢,为整个行业带来了数十亿美元的销售额。亚马逊仍然占据着最大的市场份额,但这些相互竞争的活动已经创造了一个非官方的“夏季购物周”。
时间上的协调延伸到了品类聚焦。多家零售商正在大力推广返校购物,其中Target 通过教师折扣和维持2024年学校产品价格,在这方面表现最为积极。这种战略重点使零售商能够与亚马逊更广泛的“万货商店”策略区分开来,同时充分利用季节性购物模式。
扩张也揭示了会员制商务的局限性。虽然亚马逊的Prime独家服务推动了订阅量,但竞争对手却从向所有客户开放优惠中获益。当经济压力促使人们比价而非追求便利时,这种准入策略就变得更加重要。
各地的 Prime Day 不仅仅是与亚马逊竞争,更是在争夺亚马逊打造的那个压缩购物窗口。结果,7 月成为了除假日季外零售业最集中的月份,所有主要零售商都被迫参与其中,否则就有可能在消费者准备消费的时期失去市场份额。
这种协调体现了零售业对亚马逊在日程安排上的主导地位的适应,但也表明业界认识到,与亚马逊的时机对抗不如利用其时机有效。通过在 Prime Day 前后组织竞争性活动,零售商正试图将亚马逊的专属会员活动转变为一个全行业的销售季,从而出现多个赢家。
封面/图虫创意
(来源:雨果网的朋友们)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雨果跨境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