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段时间,卖家应该都有感受到,亚马逊扫号越来越频繁了。
还没从上一次的视频验证和地址关联缓过来,新的扫号方式又来了。近日,亚马逊开始处理商品详情页的违规,重点聚焦在定价、折扣信息、不相关的关键词使用方面。不少卖家已收到亚马逊的警告邮件,被判定违规的店铺甚至直接停用。
亚马逊在邮件上称:根据亚马逊商业解决方案协议第3条规定,您的账户已被停用。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亚马逊卖家不得在产品详情页面上更新违反我们政策的信息,例如定价和折扣信息不相关的关键词或引用其他产品的声明。
图片来源:亚马逊
小匠也看到了很多卖家“中招”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刚处理完陌生关联,又来商品详情页违规停用,真的一天天不让人歇息。”
“中招了,现在没有明确的申诉方向。”
“公司很多号收到这个,都挂了……”
结合近两天观察与卖家反馈,本轮被扫的listing大多有这些特点:
1、文案关键词与产品不符
比如不同类目的产品A和B,A去蹭了B品类的关键词,但其实品类和功能都是不相关的。
2、关键词堆砌
文案过度堆叠属性词、同义词、重复词。这可能跟“两段式标题”新规有关,因为“两段式标题”要求主标题和副标题聚焦listing关键信息和产品功能,因此系统可能对标题结构和关键词密度更敏感,所以这也可能是触发扫号原因。
3、敏感词或者促销关键词的使用
另外,还有一个是定价原因。据小匠了解,关于警告信提到的定价,是因为店铺历史有违规的宣传行为或者一些历史折扣没有清理,导致判定违规定价。但后者明显属于亚马逊系统的原因,推测可能是AI无差别扫号导致的,这种情况下的话可以先开Case问问客服。
遇到这种扫号该怎么申诉呢?有大卖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卖家可以作为参考:
1、首先自查链接文案是否存在违规关键词、不相关的词、竞品品牌词,以及最近的价格变动是否幅度很大
2、若发现有违规关键词等情况,替换或者移除,确保文案内容产品真实匹配
3、提交证明材料:提供修改后的截图、提交采购发票、品牌授权书等合规证明
4、提交申诉计划,明确后续如何避免同类违规,定周期检查等,提供具体执行方案,显示出整改决心
亚马逊此次扫号,也可能是为了优化买家体验,提高搜索精准度,打击低质量流量链接(铺货卖家)和虚假引流。换句话说,平台正在用更严格的算法和审核机制,筛掉不精准、违规的Listing,从而让买家在搜索时更快找到他们真正想要的产品。
小匠在此也提醒各位卖家,这次扫号的商品详情页面违规,可能是很多卖家第一次遇到。所以今后在编辑Listing时,一定要遵守亚马逊的规则:
在平台风控越来越严格的今天,卖家只有合规运营,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来源:董海温)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