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6月26日,国家税务总局正式发布2025年第15号公告《关于互联网平台企业报送涉税信息有关事项的公告》。
对于在美国经营业务的出海卖家而言,15号公告无疑是进一步提高了卖家们的合规成本。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公告内要求境外互联网平台企业也要报送中国主体卖家的信息了!
15号公告要求境外互联网平台企业向中国税务机关报送卖家的身份信息和收入数据。
具体执行机制包括:
• 境内有运营主体:由持有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的企业(如亚马逊中国)直接报送。
• 境内无运营主体:需指定境内代理人履行报送义务,例如通过招商团队所属公司或第三方服务机构。
• 首次报送时间:2025年10月1日至31日,此后按季度报送。
平台报送的数据,将会和卖家公司自行申报的数据进行比对,如果差异显著则很有可能触发税务稽查。
而15号公告的发布,也意味着国家税务总局对于跨境电商的税务监管,正式进入「数据穿透」时代。
目前看来,税务总局15号公告的设计逻辑,和美国国税局IRS要求各支付平台和电商平台提交1099-K表,有着高度的相似性——
数据报送的强制性
两者均将平台数据作为税收征管的核心依据,通过第三方信息交叉验证纳税人申报数据。
豁免条款的灵活性与针对性:
1099-K对个人交易和小额交易不做要求,而15号公告也允许境外平台对单个境内购买方季度交易净额≤5,000元的交易暂不报送。
平台责任的明确性和刚性约束
IRS规定,若平台未按规定报送数据,会按改正时间来收取罚款:
30天内改正:每份$60;年度上限$683,000;
逾30天但不晚于8月1日改正:每份$130;年度上限$2,049,000;
8月1日后才改正或完全未报:每份$340;年度上限$4,098,500;
故意无视该项要求的,每份表格至少至少$680,且无年度上限;
由于1099-K是一式三份,如果平台故意未向收款人送达,会按照上述梯度来对平台进行处罚,且该项处罚是独立于「未向IRS申报」的另一笔罚款。
而15号公告则明确规定未报送数据的平台,将面临最高50万元的罚款,境外平台需通过境内代理人履行义务,代理人未合规将被追责。
15号文的规定直接覆盖了亚马逊、eBay、速卖通、Temu、TikTok Shop等主流跨境平台,这些平台内的中国卖家,未来可能会面临更高的合规要求:
中国方面:15号文带来的「交叉验证」,以往无税号、境内外都不报税的灰色做法将会无处遁形;
美国方面:尤其是在美国有办公室、员工、仓库的卖家,很可能会面临更高的合规要求。
但从各国对于全球税务监管的进一步加强,以及CRS机制下的信息交换和税务局罚款来看,无论身处何地,合规都已经不再是所谓的「成本」,而是「必选项」。
封面来源/图虫创意
(来源:艾凡咨询公众号)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