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收藏,可在 我的资料库 中查看
关注作者
您可能还需要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疫情对外贸和跨境电商产生的影响

规模相当的企业合并、重组的抗风险能力会更强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疫情对外贸和跨境电商产生的影响

近日,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在一场“跨境电商发展直播论坛”上表示,疫情对外贸影响主要体现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抗击疫情狙击战告一段落,转向严防境外输入;

第二阶段:复工复产和经济修复阶段,恰好赶上海外疫情处于爆发期,交织在一起增添了很多困难;

第三阶段:发挥中国优势的阶段。由于中国前期对疫情有了很好地控制,所以现在处于一个相对主动或具有优势的发展阶段。特别是疫情冲击过后,海外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会出现短缺,此时正好是体现中国制造能力出口的时候。

具体的影响和商机:

一、对外贸的影响

1、合同违约现象较严重。原本应在2月底、3月初交付的合同执行和违约现象比较严重。受疫情影响,企业工厂未正常复工、开工率不足、大小企业复工率参差不齐导致备货不足、发货推迟,从而出现违约、索赔的现象。好在疫情被世界卫生组织定性为“公共卫生事件”里有一个条款,即在发生“战争”、“瘟疫”等类似天灾人祸时,企业合同执行受影响可以免责。据“贸促会”提供的一份数据显示,2月大概有3000多份关于人力不可抗力的合同证明,实际上也说明受影响的企业非常多。

2、发货问题转向物流问题。3月份之后,复工复产提上日程,在供货问题得到缓解,除个别领域,如湖北的汽车零部件供应会比较困难,但总体在向好发展。可与此同时,3月开始海外疫情开始爆发,企业面临的矛盾也从发货问题转向物流问题,由于航空码头的停摆、货物受限、物流不到位、仓储停摆会有一些反向的违约合同,即海外客户违约上升。

虽然现阶段企业复工复产进展较快,但是不均匀。比如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承担50%以上的出口,他们遇到的问题也比较大,除了用工问题还有信贷问题。因此,整体看起来,3月份的影响还是比较严重。

3、对价值链的冲击影响也比较严重。最初体现在国内参与国际的一些商品,比如手机、电脑、汽车零部件等原材料在国际占比较大,国际上的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生产厂家也较多,尤其是汽车零部件。但由于前期中国的反应比较快,在之后的复产过程中这些产品的供应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恢复。

但是随着海外疫情的蔓延,国外的生产和物流方面的停摆造成的损失比较大,这些交织在一起会出现价值链的调整。但是霍建国认为,中国的制造业竞争优势没有变化,不会出现中国制造业流出和外企回流的情况。另外,因为疫情造成的全球商品短缺,反倒是中国提供产品的一个重要的机会。

二、对电商的机会

1、生活必需品。疫情之后,全球的生产会遭到破坏和影响是必不可免的,现在来看欧美的制造业能力本来就受限,大部分依赖于进口。因此国外消费者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会出现缺口。从理论上讲,生活必需品价格弹性比较小,需求的变化对价格的影响比较小,具备一定的刚性。所以也是中国卖家的一个重要窗口。

2、转变模式。过去的跨境电商在海淘发挥的优势比较明显,但在新形势下,跨境电商要做调整:1)、过去集中做进口满足国内需求的进口电商部分,如果有渠道还可以维持,但也可以尝试做出口,形成新的竞争力;2)、过去的跨境电商更依赖中小市场,比如中东、非洲,现在要从发展中国家转向发达国家,比如欧美。

因为疫情过后,全球贸易会受到影响,甚至贸易投资可能会呈现负增长。所以对于中国卖家来说,因为中国在疫情早期应对当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在复产过程中抓生产的力度比较大,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正是能够把握出口的好时机。

三、企业如何应对

当海外消费被压抑后释放,中国企业如何捕获市场讯息,把握自身优势?

企业要做到三个方面:

1、熟悉海外疫情情况,不同国家的疫情程度和采取的措施不一样,需根据当地的疫情变化,加强与当地的联系;

2、关心经济发展变化,经济下降、就业下降市场需求就会受影响。所以要盯住客户,加强与他们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做好防范风险。

3、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供货能力或者市场结构上是否能够做到最优,或者不断提升改进。过去的竞争拼的是产品,现在产品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企业经营能力、拓展能力和沟通能力的综合比拼。

从内部来看,国内的一些企业可能会面临洗牌,比如兼并收购或者强强联合,关键取决于海外市场的空间有多大。但是强者兼并收购弱者的可能性会比较小,而规模相当的企业合并、重组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分享到:

--
评论
最新 热门 资讯 资料 专题 服务 果园 标签 百科 搜索

收藏

--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