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联社11月6日电,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下跌1.5%至7.2082,创8月5日以来新低,日内下跌超1000点。
图片来源:财联社
随着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波动,尤其是在人民币贬值时,跨境电商卖家在美销售产品的收益和成本结构均发生了明显变化。
可以说,人民币下跌既带来机遇,也增加了运营复杂性。
人民币贬值使得中国卖家的产品在美国市场上增加价格优势。因为贬值后,同样的销售价格能够带来更多的人民币收入。特别在价格敏感度高的消费品市场,如服装、鞋类、家居用品等领域,跨境卖家可将这一汇率差价部分让利,增强产品竞争力。这种策略能直接吸引更多价格敏感的美国消费者,推动销量增长。
部分跨境电商业务需要从国外进口原材料或关键零部件,这些支出通常以美元结算。人民币贬值将导致此类进口成本增加,影响产品的整体生产成本。比如鞋类产品可能涉及海外采购鞋底原料等,当原材料价格上涨时,卖家的利润空间就会被进一步压缩。因此,各位卖家在享受销售端优势的同时,也要考虑上游供应链的成本压力,控制好产品成本。
国际物流费用普遍以美元结算,人民币贬值也意味着卖家在跨境物流上的支出增多,这对大件商品或对物流时效要求高的订单影响尤为明显。在此情况下,建议卖家选择能提供多渠道的物流服务供应商,合理布局物流仓储和分发,从而降低物流费用上涨的压力。
汇率波动会影响企业的结算收益,因此卖家可以考虑通过选择远期外汇合约等方式,对冲汇率风险,以锁定未来一段时间的汇率水平,降低外汇波动的影响。
利用海外仓将产品提前存储在销售市场是应对汇率变动的有效方法,尤其是在没有大规模自动化物流的情况下,海外仓不仅可以加快订单的交付速度,还能减少物流费用上升带来的影响。
退货通常意味着额外的物流支出,这会大大增加卖家的运营成本。建议卖家应确保产品描述、尺码表等售前信息准确,以降低因商品不符或客户预期达不到导致的退货。
(来源:Wild)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